陳巖春
摘 要: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發展,給教育行業帶來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小學語文教育方面最為明顯,加上新課改的進行,導致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思維能力,從而發掘每位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學以致用的能力,真正達到培養學生運用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專業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對小學語文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要求及其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簡單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影響
小學語文這門學科是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加上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對語文的學習應該會輕松簡單許多,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需要教師正視這些問題并合理地解決問題,以達到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同時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準確了解這些要求之后,對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做出相應調整,從而更好地達到教育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小學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意義以及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要求
1.明確小學語文教育的目標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必須明確語文課堂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有明確目標的指導下,從一個個小的課堂目標入手,最終真正完成教學的大目標,帶著目標去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以前的教學目標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將課本知識準確及時地傳授給學生就算完成教學目標了,然而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教育的教學目標是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教會學生在掌握書本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目標的關鍵在于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和質量,真正實現新課改的最終目標。
2.重新認識小學語文教育的對象
準確定位小學語文教育的對象。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小學語文課程是學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礎課。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學對象毫無疑問是小學生,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小學生的心理動態,更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相應的教學方法,讓小學生在思想上重視語文課,讓小學生自身感受到語文的重要性,重新認識小學語文這門基礎課程,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確保新課改教學任務的完成。
3.重新設計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
小學語文教育,在教學內容上要突破傳統觀念,切勿照本宣科,一切以語文教材為準,這樣不僅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大大降低課堂效率。因此需要我們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重新設計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社會發展特點做相應改變,更加貼合學生實際生活,從而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真正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真正讓學生學到所需知識,讓學生及早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掌握學習能力的重要性,真正提高課堂效率。更要根據社會時代的發展要求,將國家大事與教學課堂緊密聯系,從而達到與時俱進。
4.完善語文教學的管理體系
無規矩,不成方圓,小學語文教學也是如此,只有在制定合理的管理體制下,才能真正完善小學語文教學管理。在清醒認識小學語文教學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之后,我們要采取相應的可行性措施加以改善,因此完善小學語文教育管理體系刻不容緩,需要教師正確認識小學生特殊年齡段,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方法的轉變,可以從多方面灌輸新課改的新目標,通過這些信息的搜集,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起來,真正理解和明白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教師在完善教育管理體系時,要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語文學習中,朝著語文教學目標前進,在真正接受新知識的基礎上完善自身文化素質和道德素養,并且自己也要起好帶頭作用,及時給自己充電,擴大自己文化專業課的學習面,以便更好地進行語文教學,以學生為主,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基礎水平不一
由于每位學生的生長環境和學習能力差異,造就了他們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各不相同,表現出來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興趣也會有區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制定出符合學生心理的教學方案來解決這些困難,對于一些個別的比較重要的問題,我們可以進行一對一輔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同時,學生也要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更是自己的義務,在遇到困難時多多與教師和同學溝通,及早解決問題,提高學習能力。
2.學校忽視語文教育重要性
由于語文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門簡單的學科,更是一門用處不大的學科,因此在學習上的重視度不夠高,常常忽略語文教學,這個觀念嚴重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其實不然,語文在我們生活中的運用是很多的,如與人交流時進行的語言表達和寫作時對中心思想的表述。這些都需要很強的語文功底,如以后出來工作的文案職位,就是一個語文水平要求很高的崗位,需要有一定的文采和技巧,表達出自己的主要思想和觀念。因此,需要家長和小學生重視語文教育,首先,學校要引進一批高素質的語文教師團隊,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教師可以家訪,提高家長對語文重要性的認識,真正達到新課改的目標。
3.選擇教材不貼合生活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教師在講課時,完全按照書本原文進行講解,沒有很好地聯系實際,沒有將課本知識融入實際生活中,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我們在選擇教材時一定要注意貼合學生生活,更加貼近生活,在課堂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更要符合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多選用一些實用性很強的、學生喜歡的可以反映當今時代發展特點的語文教材,以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新課改中,小學語文教育要想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自己應先具有創新意識,必須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的成果、新的理論,并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創造性地運用。以真正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目標,通過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結合貼近生活的教材內容,向學生傳達新課改的首要目標,真正教會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從而為小學生將來發展打下基礎。同時,也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結合教學材料,使教學內容更加貼合生活,貼近實際,做到在生活中教學,在教學中生活,真正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為社會培養合格型人才。新課改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必將推動語文教學改革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舜華.對小學語文教育專業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建議[J].基礎教育研究,2010(04).
[2]楊細丹.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3).
[3]羅劍寵.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4]李建新.關于小學語文教育專業課程的改革措施的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