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智
摘 要:近年來,在不斷推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進程時,要轉變數學化的傾向,逐漸走出誤區,使教學方法更加有效、評價方式也具有實效性,正確實施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結合多年從業經驗,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管理方面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供同業人員予以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管理;借鑒
作為學校最基本的教學單位的課堂,是學生能夠學習到知識的地方。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對每個環節的運作進行設計、決策、組織、監督等方面被稱為課堂教學管理。課堂教學管理的目標就是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確保教學任務順利地開展,不斷調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最終得以實踐應用。然而,目前的課堂教學管理都只是傾向于紀律方面的管理,忽略了對學生心理上的分析,因而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所以,課堂教學管理要具有科學性。
一、教學理念的人本性
人類演變的歷史進程,從知識到人。一直以來,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評價一個學生學習的好壞只是單純地以能否掌握知識或更好地運用知識為標準。教師大多數都傾向于這一標準,所以教師就會過分地強調知識的重要性。在過分強調一方的時候,勢必會忽略對另一些方面的重視程度。使得失去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并且知識論思想得不到正確的發展,從而使得社會價值觀變得扭曲。通過新課改不斷的推行,教師要更多地注意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或正確運用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學生數學創新性思維,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最終實現數學教學內容的優質化。
二、在管理指標上強調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管理指標上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強調基本原理,就是要強調知識的新生長點在哪里,是什么,為什么,等等。這是傳授學生學會遷移的重點。教師在設置教學方案的時候,要對教學任務進行詳細、科學的分析,采用設問法、反復提問并回答問題。對于新知識,教師要關注對語言文字及直觀材料結合在一起的語言描述信息。體現原有知識與新增知識之間的聯系,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為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難,與學生共同堅實地走下去。通過教師的不懈努力及其他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相信數學教學勢必會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曾會英.新課標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育人意識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