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琴
摘 要:新課改下,學生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學習教育狀況受到了很大的關注,尤其是小學時期。小學是學生步入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階段,在此時期,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更重要的還要關心學生的成長狀況。所以,尤其是小學班主任,一定不要忽視與學生間和諧關系的構建。就小學班主任如何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進行了探討,提出一些具體的和諧關系構建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生;構建;和諧關系
小學生在學習和健康成長的過程中都離不開班主任的關心、呵護,所以小學班主任作為陪伴學生時間最多的引導者來說,教學過程中的一言一行都會極有可能影響到學生將來的發展。小學生的依賴性較高,自控能力很弱,因此,小學班主任在成為學生啟蒙教師的同時,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念,努力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小學階段能夠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完善自身教學素質,樹立正確的師生觀
小學班主任不但要有完善的教學素質,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師生關系,自身教學素質的提高是開展下一步教學工作的前提。很多小學班主任都存在有對教學知識不關注的問題,認為小學教學就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所以就會忽視對自身教學素質的完善、教學方法的思考。其實,班主任教師對自身教學素質的完善,實質就是從側面樹立完整的班主任形象,教師在教學或者管理上都必須對自身嚴格要求,但也有不少教師在嚴格要求自己的時候也把這種態度強加于學生,導致班主任的角色在學生心目中成為“嚴師”,也不重視與學生間的溝通交流,這不僅會影響到教學的進展,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因此,班主任教師在教學中一定不可忽視師生觀念的樹立,要積極、主動地聽取學生想法,并尊重學生的意見,這樣才能為與學生間構建和諧關系打造基礎,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在學習中健康地成長。
二、深入了解學生個性化特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
班主任是和學生接觸時間最多的,所以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狀況都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在過去的教學中,班主任過多地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狀況,和學生間的溝通交流是少之又少,甚至是不怎么重視,以至于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發展不了解,和學生間產生隔閡等情況。小學班主任不僅是學生的啟蒙老師,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不僅要讓學生有好的成績,還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健康成長。所以,小學班主任一定要打破過去的教學思想,深入了解學生,多與學生溝通。小學生在思想和自我認識的過程中都不是很成熟,心智還不夠完善,所以對一些客觀事物的對錯分析能力較低,會常常犯錯誤,這時候教師不應直接對學生采取獎懲的教學手段,而要試著理解學生,關心學生的心理活動,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耐心地教導學生,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促進師生間和諧關系的發展。
三、多組織班級活動,構建和諧的班集體關系
為學生組織班集體活動也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一種有效方法,班級活動不但給師生情感接觸的空間,也加強了學生與學生間的凝聚力。打造完美的班集體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組織組織學生春游、看展覽、參加學校歌舞表演等活動。多數班主任教師會認為組織這些活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而且也給自己帶來一定的教學壓力,所以都會放棄和學生間構建和諧關系的這一重要措施,而把重點轉向壓迫學生學習上。
四、給學生展示的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學習、互相學習
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堂外,都要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習氛圍,讓學生有自我展示的平臺,找到學習的興趣,幫助師生關系進一步發展。班主任教師通過讓學生給全體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或成果,肯定學生的同時,鼓勵學生找到信心,幫助學生克服不足地方,發現學生的優點并及時表揚學生。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有效方法。小學生對一切事物都滿懷好奇心,希望得到鼓勵和夸獎,肯定自己努力的成果,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對其重視,不可磨滅學生的單純童心,多給予學生鼓勵的話語。
五、給學生足夠的關心,嚴格要求
學生在學習的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關心,班主任的關心、愛護是每一個學生所需求的,也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給予每一個學生關心的同時,也不要將學生過于放縱,尤其是處于五、六年級階段的學生,因為處于半成熟、半依賴的時期,所以都會表現出搗蛋、抵觸的心理,教師一定要采取該批評時嚴格批評、引導其改正錯誤的教學方法。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要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特別重視,而構建方法要從實際出發,科學地開展,才能夠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裴曉紅.試論小學班主任如何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J].課外語文,2015(08).
[2]李華麗.淺析如何構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