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贇
摘 要: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國家教學水平普遍提高,技校教學為我國社會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尤其是數控專業人才十分受社會的歡迎。但由于很多技校數控課程教學是從傳統的機械課程演變過來的,技校數控教學仍處于探索階段。本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數控課堂教學的改革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技校教學 數控教學 課程設置 模式改革
技校數控專業在培養數控專業學生的目標上注重學生對機械制造基本知識的掌握和相關技能的熟悉。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電腦技術,并且可以掌握數控的編程和機床的操作甚至是維修。對此身為一名技校學校的數控教師,筆者針對當前的課改情況,對目前技校數控課程和教學模式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技校數控課程設置方面
1.數控課程設置的情況
目前我國技校數控專業的課程和教材與傳統機械專業類似,或者是在傳統機械類教材的基礎上,添加了數控專業的知識還有程序的教學內容。技校學生在正式畢業之前需要取得國家數控機床專業中級證書。但在理論知識的講解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教學內容十分繁雜,缺乏系統性。
2.數控課程設置的改革
技校數控課程設置的改革首先要從專業課和基礎課說起,要模糊兩者的區別和概念,進行系統的綜合,增強教學的系統性。要遵守“寬基礎、活項目”的教學原則,解決學科知識應用不合理的現狀,并且使得教學課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和靈活性。
(1)運用理論課程進行有機的結合,實現綜合化教學。目前,技工學校普遍存在的矛盾有以下幾方面: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與廣泛的就業能力需求之間的矛盾,教學課程的單一性與未來社會需求全方位人才的矛盾,基礎知識的掌握與專業知識運用的矛盾,創新能力與遵循規矩的矛盾。以上這些矛盾可以通過綜合化教學的方法解決。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的時候要把實踐教學作為教學的核心,同時輔以基礎知識的灌輸,幫助學生全面吸收知識。
(2)將實踐課程細分為項目形式。將實踐課程細分為多個項目,是對課程結構的設計和修改。在數控的教學內容上注重的是,根據數控專業的相關內容或者是實際的應用情況改革當前的教學課程,讓教學更加貼近實際。實時更新教學內容、教材以及相關的設備,保證與實踐相結合,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與社會相脫離。
(3)課程設置人性化。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學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提出: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的發展情況以及學生的特長和愛好合理設置內容以及教學的科目,學生可以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的課程。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長選擇所學的科目,確立新的選課系統,增加人性化和彈性,實施學分制,建立項目化的課程要求,增加活動項目的設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二、數控教學模式方面
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從職業的特點和能力進行細致的分析,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能力為基礎,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既要有數控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還要有實踐的應用,讓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的教學環境中不斷地學習、成長,提高教學的質量,努力達成實用性人才培養目標。
1.理論與實踐相聯系,提高學生整體實力
沒有理論知識的學習,就不能更好地開展實踐的操作。數控知識的學習也同樣如此,學生必須要打好理論基礎才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然后在實踐操作中積累經驗并且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實地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親入一線進行操作,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專業興趣。
2.理論與實踐相聯系,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數控老師在講解數控程序設置、編寫的時候應該提前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讓學生一邊聽課,一邊動手練習繪畫。初學者要把圖樣和實際零件相比較,幫助理解,這樣不但能夠節省時間,而且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3.增加實地操作訓練,提高人才實用性
中職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實用型人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是進行實踐教學的關鍵因素。因此,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增加實踐訓練的規范性,嚴格管控每一個過程,按照實際的工作要求去要求學生,使學生通過與生產結合的實訓教學得到真正的提高。
總而言之,進行專業課程的整體調整,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提高中職數控教學水平的基本原則和主要途徑。這種方法的使用有助于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最終提高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汪小華.關于職教課程改革綜合化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學,2003(10).
[2]單嵩麟.高職數控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J].高等技術教學研究,2004(11).
[3]羅友蘭.數控人才培養現狀分析及改革思路[J].職教論壇,2004(5).
(作者單位: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