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蓮
摘 要: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以創設教學情境為中心,探索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創設初中英語“Go for it”課堂情境的教學策略,以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情境教學;教學策略;初中英語
所謂創設情境指的就是英語教師有目的地創設或者引入生動形象的具體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情境教學呢?
一、音樂渲染,創設情境
音樂是奇妙的,擁有非一般的力量,在課程正式開始之前的3到5分鐘時間里,老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學生熟悉的、愛聽的、語句相對簡單易聽懂的英語歌曲,不僅可以使學生通過聆聽音樂
受到音樂的熏陶,使身心得到放松,減輕內心對英語學習的緊張感,還可以將課前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讓學生早早就處于英語環境
之中,便于老師導入新課。例如,在教授英語現在進行時一課時,老師就可以在課前向學生播放歡快的《兩只老虎》,充分調動課堂活躍的氣氛,之后老師可以將《兩只老虎》改編成含有現在進行時時態的Are you sleeping,將原歌曲中的“兩只老虎”全部改成“Are you sleeping”,而曲調不變,這樣一來很容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出于對原歌的熟悉便會主動地唱起新歌,在正式上課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順其自然地導入新課,學生也會樂于聽講。
二、運用體態語言,創設形象的體態情境
英語教學側重于讓學生開口進行英語交際,而枯燥單調的交際并不會使學生積極參與,只有利用豐富、生動、富有變化的表情、手勢、動作,運用體態語言,創設形象的體態情境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快速地掌握課堂學習內容。而且學生可以通過對老師語氣、動作的模仿,使大腦思維得到快速運轉,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例如,在教fat,thin單詞時,老師可以用形象甚至夸張的肢體動為學生展示單詞的含義,也可以要求學生參與表演,生動形象的詞義解釋更易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三、利用實物、道具等創設生活情境
單純的課本知識難免枯燥乏味,將生活中的實例加入課堂教學之中,利用實物、道具等創設生活情境更易于學生接收和理解。例如,在學完初中一年級上Unit 3 This is my sister 之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畫一個自己家的Family Tree,并寫一段介紹自己家的家庭成員的小作文,不僅可以加強對課文知識的掌握,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書寫表達能力。
四、利用現代外語教學手段,創設直觀的交際情境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電教設備進行輔助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形象化,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應用交際能力。例如,在講解初中一年級Unit 2 Wheres my schoolbag?時,老師可以在課前先下載一段有關指認某東西的動畫或視頻,在課上利用電教設備播放出來,讓學生可以在實際的場景中直觀地了解指問東西具體位置對話的主要內容,還可以要求學生兩兩一組進行對話,
既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又使學生通過積極的表達掌握了指問東西具體位置的表達方式。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采取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并掌握英語知識,增強其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初中英語老師要積極探索并采取創設情境的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汪新凡.教學中“悟”的教學策略探索[J].株洲工學院學報, 201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