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淑娟
摘要:在現代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是一種最應該倡導的教育教學模式,它以其直觀、多樣、有趣的形式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興趣的培養和良好英語學習習慣養成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前題,它有效地喚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英語課堂高效、省時。
關鍵詞:農村 小學英語 情境 興趣 ? 高效 省時
我們是農村小學,相對于城市學校來說,顯得閉塞而不夠開放,學生接觸事物的面相對來說狹窄,家長的文化素養參差不齊,他們很難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提供運用語言的良好環境,這對語言的學習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知道,興趣是影響課堂效果最有利的因素,如何在英語課堂中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一直以來是我們所有小學英語教師不斷嘗試和探究的一個主題,因此如何讓課堂生活化一些,讓學生快樂的走進課堂,在玩中學,在快樂、無壓力的情境中學,一直以來是我們追求的最理想的境界。何為情境,怎樣創設情境,我們在不斷地做著嘗試。我記得教育學家布魯姆曾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盡可能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從而達到語言學習最終目的——更好地服務于生活。正所謂學以致用。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會探索、會學習、會運用英語。
一、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可運用的教育資源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我們可以抓住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模仿周圍的人和事物的特點。運用周圍現有的環境資源進行教學,也可運用多媒體展示豐富多彩的動畫視頻,從中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引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初學英語,小學生能否對英語產生興趣,我們教師應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單一的課堂形式會讓學生感到乏味,因此,我們必須調動現有的各種資源,營造豐富多樣的課堂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到新鮮、輕松,最后達到學生喜歡英語課,喜歡學習英語的內心需要,最終他們會發現原來學英語是一件開心的事。在教身體器官的單詞時,我喜歡畫讓學生自己畫一畫他們喜歡的卡通形象,展示給大家并做介紹或播放一段小視頻,讓學生親自去指指他們的鼻子、嘴、眼睛、臉、身體等并大聲讀出來。這樣,學生會在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接受新知,從中他們還親近了他們喜歡的小卡通形象,這樣做,學習的效果將是事半功倍,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充滿愛和激情,真正地融入課堂教學中,特別是低年級,豐富的體態語言與面部表情是非常有必要的,你的熱情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教lets do部分時,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做相應的動作,熟練后,有節奏地一起做,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夸張的動作或朗讀的語調,學生會覺得特別有意思。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完成了教學任務,同時又鞏固了單詞的學習,效果特別好。有些單詞,如衣服類,水果類的等等,可以采用實物教學,讓學生親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然后進行guessing,感受實物的同時,學生也可以高頻率地讀出不同的單詞。課堂上,學生表現的積極熱情,整個猜詞的過程充滿了趣味性,同時有效的訓練了單詞的發音。教師還可以根據孩子好動的心理,結合游戲和兒歌教學,努力創設英語活動情境,動靜穿插,吸引年幼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會自主學習。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詞匯量的增加,表達的需要也變得強烈,因此,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我們合理有效運用part C部分,先以課本中story time的故事人物為原型,讓學生參與表演。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擺脫課本,編排課本劇,進行自由表演。我們學校的學生的課本劇作品就曾經在區級課本劇表演中獲得了成功,這些都緣于平時我們有效地表演訓練。另外,課前,我喜歡留給學生三至五分鐘的時間進行自由談論,可以選擇他們喜歡的話題,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也沒關系,有效的鞏固了學過的句型,效果非常好,學生的口語能力明顯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練說的機會,并鼓勵每一個學生參與教學每一環節,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二、增強競爭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
我抓住出去學習的機會,在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的同時,也感覺到優質的英語課堂并不僅僅以教師傳授給學生有效信息的多少來衡量,還要注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用語言做事的能力。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覺得可以采用豐富多彩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就有了內在的動力,從而轉化為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采取小組采取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務,各組之間進行比賽,學生都不甘落后,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共同切磋、進步。比如,平時的對話小配音,小組長帶頭,小組成員共同協作,配音做得惟妙惟肖,非常有趣,從中也訓練的學生的語感,增強了競爭的意識。墻上貼有各小組獲得的小貼人成果,每個小組都不甘落后,形成了一種非常上進的學習氛圍。
情境教學讓學生的學習充滿樂趣,它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和學習潛能。因此,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地創設輕松活潑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呈現新內容,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實現語言的感知、理解、內化、運用,并能因材施教,開發學生學習潛能,使其獲取成功的體驗。
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創設教學情境,下面我補充幾點創造情境的方法,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學習的情境源于生活
興趣其實質就是對所學知識產生一種熱愛之情,只有學生對此產生了感情,他們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去認真鉆研。因此,有趣的情境教學就顯得非常必要,教師應在教學過程適時創設良好有趣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創設簡單直觀的教學情境
一些詞匯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往往是通過具體的事例來顯現出來的,因此創設有效的直觀的發現情境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積極探索、總結,從而獲得規律性的知識。
三、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自覺地融入教師的思路,引發學生對新知學習的渴望,愿意去探索新的未知的知識。特別是新課的引入,用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四、創設類比情境
這種情境的創設可用于新舊知識的承接上,特別是規律性的總結。因為很多知識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類似之處,新知識是舊知識的升華,我們可以創設類比情境,讓學生主動去發現、總結。這樣的學習是將學生做為主體,教師起到的是導向性作用。這個過程,學生在學習掌握新知的同時,體現知識的發生與遷移過程,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增強他們發現的能力。
我們相信有實效的教學情境一定能夠讓課堂呈現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從而有效地調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讓我們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煥發特有的生機。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