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娟
摘 要:在新課標課程中明確規定了小學教學中應重視的部分,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質內涵。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向學生傳授學習技能和基礎知識外,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樂觀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學習態度,從而為培養社會需要的全面性人才打下良好基礎。語文這一學科不僅僅作為小學最基礎的啟蒙教育,也是向學生傳播我國傳統優良品德的最好途徑,以下就小學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展開簡要說明。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班主任 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7(c)-0168-02
我國歷史文明源遠流長,文化文明歷經千年傳承至今,先人為我們留下許多令人贊嘆的文化瑰寶。小學語文作為學生的啟蒙教育,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為引導學生學習我國文學知識和了解文明道德涵養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小學班主任,不僅僅肩負著引導學生學好文化知識的重要責任,更是作為學生優良道德品質形成的引導者,所以班主任要合理結合語文這門重要的學科,從而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行動力和效率。
1 充分利用語文課文,進行學生思想教育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偏小,還不具備完善的是非觀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教師就要通過語文教學中關于教育性課文學習時在課堂上幫助學生養成正確思考體系。比起初高中年紀的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未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將語文課這門具有明確教育意義的學科,作為幫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的輔助工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要培養學生養成遵守紀律、學習態度認真、思想品德端正的良好習慣,語文課具有重要意義。
1.1 利用課文朗讀和背誦提高學生思想教育的記憶
在小學語文的課程學習過程中,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占有重要地位。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偏小,思維系統發展還不夠完善,也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受到外界因素干擾程度也相當大,所以通過課文朗讀和背誦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印象,還能幫助學生通過朗讀和背誦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文章表達的思想教育意義。教師的引導作用不管再如何有效率,但還僅僅只是外界作用,因此就要通過課文講解配合宣傳班主任工作內容,讓教師的外部引導作用轉化為學生內部消化課堂內容,加大教育作用效率。
1.2 通過文字練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思想教育
所謂“好記憶不如爛筆頭”,書寫具有的作用不是朗讀和背誦及閱讀能代替的,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書寫也占有很重要的作用。配合語文教學中的文字教學,選用具有思想教育意義的段落和句子利用書寫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文字內容的理解和了解其表達的教育意義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工作主要就是進行學生的思想教育,因此只要學生的思想教育效率得到提高,班級管理工作就能很好完成。
1.3 通過學生課文感悟表達能幫助教師理解學生思想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表達能力和思想內容還是存在一定出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利用課堂提問方式,讓學生將閱讀課文后得到的感悟和思想進行表達,通常這一階段的學生氣表達內容都不摻加任何雜質,教師很容易能從學生所表達的內容得到其處于的思想感悟和思想水平[1]。若是班主任老師就是語文教師,那對班級管理直接就如如虎添翼,若班主任老師不是語文教師,那就需要班主任老師和語文教師溝通交流,充分了解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表現再制定出適合班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2 班主任管理工作通過語文課堂組織能得到促進
學生在課堂上營造的學習氛圍直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態,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語文作為自小便伴隨學生長大的一門學科比起其他學科也更貼近學生,更容易使學生心理狀態放松。班主任在利用語文課協助管理班級時,能將班主任在平時講的道理更加容易使學生理解。
2.1 利用分組學習幫助學生理解班主任日常的思想教育內容
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采用分組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分組學習,學生能更加直觀的讓學生感受到相互幫助、相互友愛以及合作樂趣。教師可選取趣味性較強具有教育意義的課文,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表演,這樣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中提高自信以及感受集體責任感[2]。通過分組課堂活動能將平時班主任偏向理論的思想教育通過實踐體會到其精華,從而能更好理解和應用于日常生活。
2.2 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走進學生內心世界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局限于課堂,就好比語文學習內容不單單只有書寫、背誦和理解,更是有合作、交流以及真實生活的反映。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深入了解學生內心世界從而協助班主任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對癥下藥”,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春游、秋游活動讓學生更好感受大自然,增加學生交流和見識,當活動結束后讓學生寫下關于自己所見所感的一篇游記。教師在郊游活動中要積極融入學生,主動和學生交流溝通,從而更好了解學生思想和情感[3]。通常在不拘于課堂形式的學生在郊游中的行為表現都是學生在自然生活中的表現,掌握這一方面對班主任老師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2.3 巧妙利用課堂小故事,讓學生在故事感悟中得到思想教育
教師可以布置一個命題,讓學生在課下以命題尋找這一主題的故事,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學生更好理解命題詞語所包含的的意思,還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其蘊含的教育意義,教師再在課堂上分組讓學生將命題故事進行講解, 再讓學生將自己所理解故事所蘊含思想意義表達,最后再由教師進行總結,思想教育效果自然能有效提高。如教師布置“謙讓”、“堅持”、“誠信”這些命題,通過教學活動,都能很好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思想品德,班主任老師所表達的東西則以這樣非常輕松又容易被學生采納的方式傳遞給了學生。
3 要樹立“每篇課文都是教育范例”的概念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離不開語文教師的協助,若能將語文課適當變為班會課,則能真正實現“教書育人” [4]。語文教師不要僅僅局限課本內容講解,而是要注意對課文內容有目的性的進行延伸,將要對學生所傳授的思想教育通過課文延伸能進行生動、使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表達,小學教材具有的特性本很容易延伸出思想教育內容,因此語文教師要好好抓住這一點,幫助班主任老師完成班級管理工作。通常只是單調的思想教育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教育效果不理想,若是以例子來啟發學生從而引發學生進行深刻思考,則能將思想品德教育更加滲入學生內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4 結語
語文作為我們中國人啟蒙教育的一門學科,擁有非常強大的作用,它不僅能向我們展現我們母語的偉大魅力,更是以國家文化傳媒的身份為教育提供重要作用。小學這一階段,對學生的性格養成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作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思想品德的重要角色,班主任教師責任重大,因此班主任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這一學科的萬能作用,和語文教師合力配合共同為學生打造理想成長環境,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以學生便于理解、感興趣、容易接受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讓學生養成良好性格,為成為社會完善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書.相得益彰共從容:班主任工作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8):17-17.
[2] 鄭小彥.從語文教學角度解決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D].鄭州:河南大學,2011.
[3] 曹艷.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1):179.
[4] 宗廣鳳.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J].教育界,2014(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