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體育教育,不是無關緊要的科目,恰恰相反,高等教育體系的體育教育,有其遠大的目標和深遠的意義。高等教育體系的學生將面臨很大壓力和挑戰,而高等教育體系中,體育教育有三個重要目標:使學生形成終生體育的意識;讓學生通過體育運動學到做人的道理;全面素質與綜合職業能力。為達成這三個目標,需要以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明確的教學方向指導下,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關鍵詞】終生體育意識;就業;創新;身心健康;興趣;體育素養
1目標
1.1形成終生體育意識
活到老,學到老,運動到老。很多老年人都有晨練的習慣,因為運動的生理作用明顯,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七個方面:①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②對呼吸系統的作用;③對運動系統的作用;④對消化系統的作用;⑤對神經系統的作用;⑥對體脂的作用;⑦對代償功能的作用。
可惜的是很多年輕人因為在校期間體育塑成不成功,以工作、學習繁忙沒有時間為由,忽視了體育運動的積極作用。能在年紀大的時候愛惜身體,參加有益的體育活動,這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能夠在青壯年時期就養成鍛煉的習慣不是更好嗎?
“體育與健康”提倡:學生能夠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學會學習體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終生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體驗鍛煉身體的樂趣,從而提高對體育的關心、意欲、態度和興趣,擁有健康的體魄。其中終生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非常值得體育教育者深思——體育教育如何通過把握學生的在校時間,改變學生一生的習慣甚至命運,滿足學校讓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
年青人欠缺的不是運動的時間,而是沒有養成鍛煉的習慣,不知道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方法。而高等教育體系的體育教育,是小學、中學體育教育的總結者,是學校體育教育的最后一棒,是學生終生運動的引路人。
1.2幫助學生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
學生自殺一直是高等學府最不愿意發生的事情,另一個嚴峻的事實是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并不占少數。剛剛進入大學學習的學生,突然沒有父母管束,進入一個看似相對自由,但處處充滿競爭的陌生環境會有很大的心理落差;而畢業生又處在由學生向社會人轉型的階段,在面對就業壓力和未來太多不確定因素時會感到惶恐,焦躁。在這樣的情況下,體育教育幫助學生形成完整健康人格的任務尤為重要。
體育運動不光能幫助學生強身健體,還有助于讓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心態;保持學生樂天開朗的精神面貌;賦予學生敢于競爭的運動氣質。重視體育運動,并不是要淡化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相反,加強大學生體育鍛煉正是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一種方式。
一個熱愛運動的人相對面對更少的精神困擾。想不出辦法的科學家,文思枯竭的作家,離開板凳,走出實驗室轉轉,往往能獲得更多靈感。生理上,大腦和身體共用一腔血液,呼吸更多新鮮空氣,新陳代謝加快,大腦供氧充足,思路也就清新起來。而在心理上,體育鍛煉可以讓人直觀感受達到體力極限時,克服種種不適,不斷戰勝自我的過程,促進學生形成頑強拼搏,不輕言失敗的品質。
1.3為不同職業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打基礎
一般會運動、愛運動的孩子,在畢業找工作時都占有更大優勢,并且更快進入工作狀態。因為首先體育運動最能讓人體會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讓人在逆境和極限的時候學會堅持;其次,健康的體魄更能適應高強度的工作節奏,提高睡眠質量,保證次日工作有充沛的精力;最后針對職業進行的體育鍛煉,可以有效減輕勞動對身體造成的損傷。
學生的品行素質,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的團隊精神,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的精神狀態,都是用人單位重點關注的對象。高等教育體系下體育教育如何有針對地關注這些方面,下文將一一論述。
2方法
2.1鼓勵與游戲為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們無論個人身體素質如何,在觀看體育賽事的時候總能全身心投入進去,大多數人天生都是對體育運動感興趣的。興趣來自生活體驗,大學生身心都趨于成熟,但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仍然十分必要。
人愿意做某件事只有兩種原因,一是逃避痛苦,一是追求快樂。對體育課而言,追求快樂往往比逃避痛苦有效。讓學生在體育課親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和滿足,而非痛苦,從而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并逐漸把教師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轉化為自覺自愿的運動習慣。同時,在體育教學中要特別培養學生在獨立鍛煉的能力。獨立鍛煉包括練習的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動作的自我糾正等方面。主動積極地參加鍛煉,是學生自主鍛煉的基礎。讓學生身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展,為學生的終生體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學生終生受益。
2.2提高學生體育素養
體育素養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對體育文化知識的了解;對游戲規則的堅持;比賽的風貌;接受勝利和失敗的態度;體育競技的心理素質等等。
有些學生,特別是女生,對體育節目不感興趣,也不愿意主動參加到體育活動中去,原因之一是看不懂體育賽事,不了解體育節目的魅力所在。體育教育與體育文化的傳播密切相關,體育運動有豐富燦爛的文化內涵,如奧林匹克的歷史,對奧運精神對全世界的意義;中國走上奧運會的曲折經歷;中國的乒乓外交;NBA籃球文化等等。體育課固然需要杜絕講得多,煉得少,但是必要的體育文化課也是必需的。
2.3激發學生創新精神
二十一世紀人才最貴,富有創新精神的綜合性人才最貴。創新精神在實驗室里可以培養,在畢業論文里可以體現,在未來工作過程中可以檢驗,但當前教育往往忽視,體育課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圣地。
體育課能在最短時間、用最直觀的方式檢驗一項創新的實用價值、趣味性、可操作性,而創造者也能及時對創新項目進行評估和修正。對于未來就業方面比較明確的學生,甚至可以引導他們運用勞動工具、以勞動的技術技巧為基礎,開發一套競技、表演項目。體育老師應該幫助他們將這些項目形成文字,成為他們創新精神的佐證,使他們在就業面試時將自己真實、全面地展示給用人單位。
2.4強化學生團隊意識
有兩種方式可以在未來競爭中獲勝,一是組建一支強悍的團隊,二是加入一支強悍的團隊。團隊力量正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個個體店老板面對家樂福的心情,充分詮釋了團隊力量。領導團隊的藝術,團隊的協作精神和找準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與作用,即使是團體競技比賽的要點,也是公司團隊協作的要點。
正因如此,體育老師需要幫助每一位學生分析總結他在團隊運動中的作用,指出他繼續改進的方向,促使他與隊友相互配合,無間合作,形成默契;同時,體育老師也需要幫助一支團隊形成他們特有的文化,促使團隊形成凝聚力。
3結語
體育教育在學生各個階段的教育過程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這是國家越來越強盛、教育體系越來越完善的表現。中國將涌現出更多優秀的企業家、工程師、學者、技術工人……當他們談到成功經驗時,體育教育的巨大作用會被越來越多地提及,因為在每個國家都將體育教育視為提高國民素質的基本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高等教育體系建立在小學、初中、高中各科老師日復一日辛勤付出的基礎上,擔負跑好最后一棒的艱巨任務。看清教學目標,不斷完善教學方法,而每一名體育教育者不斷探索和實踐的動力在于——成功的體育教育將改變孩子的一生。
參考文獻:
[1]《運動處方的作用》
[2]《職業學校如何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作者簡介:
王翔(1979.4~),男,漢族,四川成都人,本科學歷,四川商務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