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穗云
[摘要]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然而社會上能提供的工作機會并沒有大幅度地增長,因此大學生就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學生畢業后能否順利就業,已成為家長、學校、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高校就業指導課的開設是為了給畢業生的就業提供必要的指引,然而,高校就業指導課普遍存在問題。本文以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為例,探討民辦高校就業指導課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民辦高校;就業指導;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5-0128-02
曾幾何時,大學生找工作時有著“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優越感,可如今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社會上能提供的工作機會并沒有大幅度地增長,導致了大學生就業受到了嚴峻考驗。此外,高校就業指導課存在的問題是影響大學生有效就業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為例,其就業指導課在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水平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探討解決這些問題并不斷完善就業指導課,有助于提高該校畢業生的就業率以及就業質量。
一、民辦高校就業指導課存在的問題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是國家教育部認可的民辦高校之一,其就業指導課存在的問題,大多都是民辦高校就業指導課的普遍性問題。
(一)課程安排缺乏有效性
大學生的就業理念、就業認識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該校的就業指導課只對大三的學生開設一個學期,其他學期根本沒有涉及這門課,也沒有與之相類似的課程。對于一個大三的學生來說,因為大一大二沒有這門課,離畢業找工作尚有一段時間,因此對這門課的認知程度并不高;此外,該課程的上課時間都是安排在晚上,學生很容易將這樣一門必修課誤當成是選修課,重視程度不夠高。此外,就業指導課程安排的課時很少,分單雙周上課,換言之,該校學生在四年的大學中就業指導課只上8節課。課時少,很多就業知識沒有系統講解,有些是蜻蜓點水,有些卻從未提及,這樣的課程安排并沒有多大的指引性、有效性。
(二)教學內容缺乏創新性
該校的就業指導課的參考課件的內容過于陳舊,很多知識點已被時代的發展遠遠拋離,授課老師沒有集體備課,只是按照自己的見解、自己的經驗去安排課堂的教學內容,因此導致教學的內容因師而異:有些側重于就業形勢的分析、有些側重于就業政策的列舉、有些側重于如何求職、如何投遞簡歷等,教學內容嚴重缺乏理論性、實用性、創新性等,導致未能達到指引學生對職業生涯系統地規劃的效果,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對自身就業的定位與選擇,也不利于大學生人生目標的設立。據個人了解,就業指導課應該是屬于一門綜合性課程,它涉及的領域是比較廣的,包括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教學的內容應該是多樣性的,但是在現實的操作中,該校的就業指導課的內容卻只是單純地等同于就業形勢以及就業政策的分析,難易做到與時俱進。
(三)教學方法比較單一
該校的就業指導課主要采用的是單一的傳統型“填鴨式”的灌輸方法,現狀以及理論的分析過多,缺乏對本校的特殊就業案例的分析,更缺乏必要的師生課堂互動、情景模擬等,這直接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在下面自娛自樂。由于該校教務處明令規定:上課期間,不能播放超過15分鐘的視頻。受這種特殊規定的影響,就業指導課難以借助相關的求職節目給予學生適當的案例分析,因為無論是“職來職往”還是“非你莫屬”這些求職視頻,單單播放一個求職者就不止15分鐘,更不要說還需要對比兩個以上求職者的情況,所以這種視頻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就直接在課堂上消失了。
(四)師資水平不夠專業
該校的就業指導課程主要是由專職輔導員以及學校的各部門的行政人員擔任,嚴重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絕大部分的專職輔導員以及行政人員根本未接觸過就業領域的工作,他們在校所修的專業跟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壓根沒有任何的關聯。換言之,該校的就業指導課完全是由外行人員授課,他們既不熟悉就業政策,也不了解用人單位的招聘情況,更把握不住社會人才需求的趨勢。有一些長期擔任就業指導課的老師雖然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但是依然缺乏一些系統的培訓,加之,該校的輔導員流動性較大,擔任就業指導課的很多都是新人職的教職員。這些因素直接導致就業指導課難以保障應有的效果。
二、改進民辦高校就業指導課的策略
(一)改變就業指導課的課程安排
就業指導課程應該列入到必修課程的行列中,給予必修課程應有的待遇,不能把該課程安排在晚上。學生經過一天的學習,身心疲憊,可能很難在晚上集中精力聽課。課程的時間安排直接影響到學生聽課的質量,所以就業指導課程應該盡量安排在白天上課。不但有助于提高上課的質量,而且讓學生感覺到這課程是應該重視。該課程不應該只是安排大三的時候上課,應該貫穿大學學習的全過程,只有經過四年系統的學習才能給畢業生找工作提供一定的引導。
(二)拓寬就業指導課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拓寬有賴于課時的增加,所以筆者認為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應該貫穿于大學整個過程,可以采取專題授課的方式,由淺入深地對各年級進行分步教學,不能僅局限于就業形勢以及就業政策的分析。比如:對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重點講述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讓他們規劃在校四年的短期目標、畢業后職業選擇的中期目標以及職業的長期目標,重點引導學生在校期間不但要專心學好本專業知識,涉及其他領域的常識性知識,更要提高自身為人處世的能力;對大學二年級的學生,重點分析一下現今社會就業形勢的變化以及探討一下社會上人才需求的類別,引領學生及早做好準備,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對大學三年級的學生,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定位,正確地認識自己,調節好就業的心態,避免到時走進“高不成低不就”的誤區;對大學四年級的畢業生,要講述就業的政策法規,教會學生設計個人簡歷,講述面試禮儀,提高面試技巧,引導學生正確的求職心態,此外,給予學生一定的創業知識指導。
(三)轉變就業指導課的教學方法
就業指導課是一門應用型課程,單純的就業形勢的列舉以及理論的分析,是遠遠達不到該課程的開設效果。筆者認為就業指導課的教學方法可以多樣性,以案例分析、師生互動、情景模擬為主,“填鴨式”的理論輸入為輔。比如:盡量用本校畢業生找工作的典型例子作為教學案例,與學生一起探討這些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哪些是值得借鑒,哪些是需要改進,通過對比分析,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到相應的知識,也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即使是理論的講解,授課老師也需要跟學生作必要的互動。此外,可以組織安排學生進行情景模擬:面試的情景模擬,簡歷書寫的展示會等,真正讓學生能夠達到“做中學”的課程效果。因學院教務處的規定,無法安排學生在課堂上觀看有針對性的視頻,授課老師可引導學生課后觀看指定的求職視頻,比如:職來職往、非你莫屬等等,布置相應的問題,每次課前讓學生對視頻里求職者的表現各抒己見。
(四)提高就業指導課的師資教學水平
就業指導課的授課教師最好是涉及過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專業的知識,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點。就業指導中心應該定期地組織所有的授課老師進行集體備課,讓授課水平高的老師輔助一下水平較低的老師,必要時組織一下集體聽課,讓教學經驗不足的老師從中學習,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互相聽課的過程其實是互相學習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學院如果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的話,可以組織就業指導課的授課教師進行校外學習,試圖汲取外校就業指導課的授課方法等。
三、結論
就業指導課不是一門理論課程,而是一門實用型課程,是畢業生就業前一次系統的就業指導。就業指導課在高校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它為畢業生今后的人生規劃起了無可比擬的作用。作為就業課的授課老師,要在教學中積極探討科學的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效果,讓就業指導課在民辦高校中真正發揮其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