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軍
【摘 要】為了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教師要關注平時的作業設置。本文主要從高中政治作業的不同類型,高中政治作業的應用以及高中政治作業的評價三個方面進行了探究,以期讓教師能夠更好地進行作業設置,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政治;作業;設計;應用;評價;實踐
2014年4月我校政治科組開展了高中政治作業的設計、應用和評價的研究,在學生作業的設計、應用和評價方面初步取得成效,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大幅提高,優秀作業不斷涌現,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成績都有較大幅度提升。完善作業的設計、應用和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我們教育的不懈追求。《高中政治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來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奠定學生終身發展的思想政治素質。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一種有效形式,它會促進學生進一步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探索,讓學生能夠通過作業把自己的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從而使教師可以調整教學內容,優化課堂結構,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為此,教師要關注自己教學的每一教學環節,作業設計也不容忽視。
一、高中政治作業的不同類型
1.根據多元智能表現進行劃分
教師給學生設置的政治作業的形式是非常多樣的,教師要善于對作業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劃分,從而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到作業的形式和類型,從而給學生布置出更多適合學生學習的作業,讓學生能夠在作業的探究中增加政治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積極性。
首先高中政治作業根據學生的語言、自我認識、社會實踐、人際等智能的多元表現,可以劃分為:表述型、探究型、體會型、操作型、調查型等類型。高一學生剛剛接觸政治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多運用表述型、探究型的作業,促進學生大膽地進行表達和探究,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從而促進學生政治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的形成。例如當學生理解影響商品價格變化的因素,并理解了價格變動的知識以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探究:“貨真價實、物美價廉、物以稀為貴”含義是什么?通過對于所學知識的分析,學生會深入地進行探究,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些詞語的含義。
對于高二的學生,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教師可以多運用體會型的作用形式,使學生能夠形成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對于高三的學生,他們基本掌握了政治學習方法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模式,教師可以從實踐能力上多去培養學生,給學生提供一些操作型、調查型的作業,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例如學習了《投資理財的選擇》后,學生理解了銀行存貸行為,知道了不同的投資行為,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制定一項家庭投資或貸款投資經營的方案。這是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進行動手操作的一種作業,會讓學生參與到作業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根據不同階段智能特征劃分
在高中階段,高一、高二、高三學生的智能是不同的,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對于學習方法的掌握也是不一樣的,教師在給學生設置作業的時候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對癥下藥。學生通過教師的作業會感覺到教師就是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設計的,會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更認真地進行作業的寫作。
根據高中不同階段學生的智能特征可以把作業分為:探究型作業、實踐性作業、綜合性作業。高一年級學生剛剛接著政治理論知識,對于理論掌握的還不多,教師在作業設計方面應該注重多給學生布置探究型作業;高二年級學生應注重實踐性作業,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實踐中,通過實踐來學習和認識政治理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高三年級應注重綜合性作業,學生通過高一、高二的學習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對于政治理論知識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積累,教師需要給學生多布置一些綜合性的作業來促進學生把這些分散的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讓學生能夠在總結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政治知識框架。
3.根據不同學生智能差異劃分
學生也是千差萬別的,教師在布置政治作業時要看到學生的差異和不同,結合不同的學生給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根據學生智能的差異可以把作業劃分為:個性化作業、彈性作業、層次化作業、開放化作業。
學生具有不同的能力和潛能,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和能力來布置作業。高一的學生思維非常活躍,想象力也是異常的豐富,在設計作業時可以多給學生布置一些具有個性化的作業。比如學習了有關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內容后,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設計一個手抄報的作業,使學生能夠在設計過程中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個性和能力。
對于高二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具有彈性的作業,要求學生必須要完成自己所學習的內容,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究和思考,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潛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來進行探究和思考。
高三的學生已經具有了很強的學習能力,在他們的大腦中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政治問題分析的模式,當然也有一些學生并沒有很強的能力。教師針對學生的特點可以給學生多設計一些層次化作業和開放化作業,使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學習層次來進行作業的選擇,促進教師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二、高中政治作業的應用
1.豐富多彩的作業形式,激發政治興趣
對于高一的學生而言,教師要多用豐富的政治作業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是學生能夠感受到政治學習的樂趣和快樂,從而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探究中,成為學習的主體和課堂的主人。例如在學習《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后學生了解了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設計展板:用當前經濟建設中的實例和資料,展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學生作業的設計情況會讓教師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情況,從而讓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下一階段的教學,作出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的調整,實現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在作業中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教師通過對于作業的批改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根據學生的情況來進行教學的調整,促進教師在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下因材施教、科學施教。教師通過作業還可以發現學生對于知識是掌握了還是沒有學會,在哪些知識方面存在著欠缺。教師了解后,就可以遵循作業設計原則與規律給學生設計出恰當的作業,使學生能夠通過作業把學習情況告訴教師,從而促進教師的有的放矢,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
2.設計符合認知作業,實現高效課堂
教師通過不斷對于高中政治作業的研究會使高中思想政治課作業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發展需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符合學生個性發展需要。教師要根據高一、高二、高三學生的不同情況來設計作業,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寫作業的快樂和樂趣。教師設計科學的作業,會促進學生快樂學政治,以積極地狀態投入到課堂學習過程中,從而實現高效學政治,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學科思維健康發展。
3.形成作業科學體系,靈活用于教學
教師對于作業的研究會讓教師更加了解作業的類型和作業科學設置的方法,從而在教學中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業設置科學體系,讓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出更科學、更符合學生實際的作業,并且針對高中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和作業設置。高中三個年級的作業應該是一套完整的作業體系,從而在教學中可以得到科學合理的應用。教師在大腦中形成了科學的認識就會把自己的理解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從而給學生設計出學生喜歡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能夠通過作業感受到政治學習的樂趣和快樂。例如高一年級的全體學生都應該有作業,而且是針對學生的基礎來進行復習和鞏固的;高二年級的文理科學生的作業應該是不同的,理科生主要是為了能夠達到會考要求就可以了,而文科生對于他們的要求要高一些,他們需要面對高考,要用更高的要求來指導學生;高三年級的文科學生因為有高考的壓力,教師需要根據考試要求尋求具有可操作性的應對策略,給學生提出有效的教學和作業指導策略,規范應考教學行為,減負增效。
三、高中政治作業的評價
1.作業評價有效功能
教師的有效評價會促進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教師的評價要客觀、真實、全面,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評價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找到明確的學習方向。學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有了明確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教師在評價作業時給學生寫上一句“你有獨特的邏輯思維能力。”“看你的作業,是一種享受”“你的思路真的很具有創新精神。”“你書寫的很工整,看你的作業心情真好”等等,會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在寫作業中表現出最好的自己。
2.作業評價科學原則
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學生的作業評價是促進學生政治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提高的一項有效方法和手段。教師要注重作業評價的科學原則,關注作業評價的針對性、客觀性、科學性、教育性、啟發性、鼓勵性,使學生能夠在教師作業的引導下產生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學習了《收入與分配》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評議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特大型建設項目,或者是評議影響公眾日常生活的公共設施。這屬于一個開放性的作業,學生可以從中挑選出一項,或者是某一個方面來進行評議。例如有的學生評價了文化廣場的利用方面,很多人會利用這個場所在這里跳廣場舞或者是鍛煉等等,特別評價了廣場建設方面的信息和情況來進行分析。學生選擇的公共設施非常具體,評價的方面也很到位、全面。但是有的學生只是很籠統、很抽象地說出了公共設施這幾個詞來進行評議,沒有針對性,看起來很模糊。教師在對這樣不同的作業進行評價時要對寫的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于寫的不全面的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及時地改正。
3.如何進行作業評價
教師對于學生的作業評價要關注三個方面。首先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就是由教師獨立的評價變為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其次是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多角度評價學生,張揚學生個性,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最后是評價方式多元。用符號、等級、評語的多鐘方式來呈現評價,使作業批改更明確。
例如在教學中學習了《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學生明白了公民參與決策的民主形式,理解了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途徑和方式,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模擬一次聽證會的作業。在作業的評價過程中,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可以邀請其他同學科教師以及個別學生家長前來評價學生的作業展示情況。而且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表達,個性的展示,以及學生在展示過程中的表現以及知識表述情況等。教師不同的評價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能夠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學習目標。
教師在給學生批改作業時,尤其是書寫的作業要注重批改的符號、等級、評語。教師確定的符號、等級和評語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明確自己的作業書寫情況,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給學生的符號和等級會對評價高的學生起到一定的鼓勵作用,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對于評價低的學生會促進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知道自己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從而積極地進行探究和思考。教師的評語要以鼓勵為主,給學生帶來學習動力和學習主動性。
總之,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形式和類型應該是多樣的,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興趣和年齡特點和智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出有效的作業設計和作業形式,使學生能夠在作業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興趣,從而使學生樂學、愛學、善學。通過學生做作業以及教師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點撥,學生才能進而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學有所創,實現學生政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讓學生對于政治課堂流連忘返,提高政治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實驗)》
[2]陳忠杰.《問題與問題的解決——思想政治》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肖川.《教育的理念與信念》岳麓書社,2002年版
[4]胡興松.《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羅詠然.《轉化高中思想政治學困生的有效策略》.《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9年第7期P64
(作者單位:廣州市玉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