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廷碩
【摘要】:國土規劃是從根本上支撐整個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國內對于相關資源的控制和發展使用,對國土規劃的具體實施上存在不小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將是影響整個國土規劃實施的重要阻礙。本文將從國土規劃的概述進行闡述,結合資料分析目前在國土規劃發展中遇到的資源環境問題,加以分析,然后針對性的提出如何改善這一問題。
【關鍵詞】:國土規劃 資源環境 現狀 改進措施
一、前言
國土規劃是國家戰略制定和實施的重要基礎,是在不影響國家經濟發展根本的大前提下,從國內各類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角度,合理配置各類資源的空間布局,使資源得到更加豐富的利用,從而為國家的戰略發展提供能量。但是國內目前有關于國土規劃的相關設計,總是在實施方面具有相當的困難。一方面原因在于國土規劃涉及的范圍非常廣,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在此過程中,各方面的因素將會成為影響國土規劃實施和發展的重要阻礙;另一方面,由于眾多的國家或社會因素,使得國土規劃的實施也陷入了困境。目前我國在國土規劃方面的現狀是國土規劃沒有得到妥善的保護和實踐,使得人們在獲得利益的同時極大的破壞了國內各方面資源的平衡,這樣的發展是以資源環境發展的不協調和過度開發利用得到的,這明顯不是我們進行國土規劃的初衷。本文將對國土規劃在實施中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然后針對性的提出改善意見。
二、國土規劃概述
國土規劃是以經濟發展為前提,對國家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進行合理分配和開發利用,通過對資源的調節,使得國內的人口、資源以及環境在發展中持續和諧相處,確立資源開發的方向、目標和步驟,對國土進行規劃開發,使國家得以規范合理的發展[1]。
三、國土規劃資源問題現狀
1、資源環境缺乏法律保護
鑒于國土規劃包含的范圍和實踐的內容比較多、廣,所以在規劃實施的過程中,由于各方面存在的很多不確定性,使得資源的重新分配和使用得到很大的限制。由此,國土規劃在可操作性方面也比較差。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國土規劃還缺乏與有關政策的配套協調,有關的法規也不健全,管理機構還不完善,有的政府部門對規劃的重要性和嚴肅性缺乏認識。從而使國土規劃往往不能得以有效的實施,未能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其指導作用[2]。
2、過分注重經濟效益
國土規劃的初衷是在不影響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追求經濟利益。當前的一個現象是人們在短時間內獲得利益的大幅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明顯的改善和顯著提高。于是國家過分注重在國土規劃中實現經濟利益的增長,忽視了對相關資源的合理利用及保護,另外在進行國土規劃時,也忽視了資源環境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對經濟利益的實現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3、過分注重結果,不重視過程
如今的國土規劃基本上是滿足對于國土規劃結果的表述和預估,但是在國土規劃實施的過程中,沒有及時關注和進行調整,反饋分析,由此國土規劃實施相對來說是一個封閉的實施系統,相較于資源環境變化的動態性,其明顯不適合用于資源環境的發展和變化。隨著社會資源環境參數的變化,國土規劃的具體實施措施極有可能不再滿足資源規劃發展的進程,甚至會阻礙資源規劃和發展,影響國家戰略的實施,同時極容易造成環境的破壞,破壞人、環境和自然真正的和諧[3]。
4、時間過長,難以長期預估
國土規劃是基于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項目,其規劃期限一般都比較長,基本上達到了20年以上,甚至是30年的時間。鑒于我們當前的國土規劃缺乏對于過程的反饋和調整,使得我們在最初進行國土規劃時,需要極強的未來預測和明顯的前瞻性,鑒于在規劃實施過程中,資源環境等一系列因素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并且在規劃實施的過程中,資源也在不斷地變化,于是要求國土規劃要具有良好的適應性,以便在資源環境因素發生變化時,能相應地進行規劃調節。
四、如何進行改進和控制
1、提升公眾參與性
國土規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實現國家經濟的增長,使公眾獲得更加直觀的經濟利益的提升和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近幾年,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對于未來的要求和生活品質的需求也愈漸高漲,所以國土規劃需要不斷實現經濟的增長和改善環境質量。公眾參與到國土規劃實施的過程中,一方面能極大程度地發揮公眾的主觀能動性,使國土規劃能更加有針對性地解決公眾關心的問題;另一方面,公眾在國土規劃實施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實現利益的增長,會想方設法的推動國土規劃的實施,可有效解決國土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4]。
2、結合生態效益進行規劃實施
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在不斷提升,人們對于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加深,所以在實施國土規劃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重生態效益的保護。我國對于環境的態度是先發展、后治理,隨著國家國際競爭力的提升,也開始注重對于資源環境的保護。近年來,國家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環境的治理,但是依然收效甚微。所以在整個國土規劃實施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關注到的整體經濟利益的發展和增長,同時也要關注到保護生態系統,不能出現以犧牲環境資源為前提的經濟利益的增長的情況,要注意生態的效益、保護和發展,充分實現資源環境的充分利用,要實現資源的利用深度,而不是僅僅提升環境資源的利用廣度[5]。
3、規范性保護
國土規劃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要協調好資源、經濟、人口和環境四者之間的關系,把國土建設和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環境的整治保護密切結合起來。資源環境的保護規劃要以國土規劃為依據,在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等方面綜合實現保護,促進國土規劃的實現。所以,目前我國在國土規劃的實現和資源環境的保護方面,只是局限在幾個特殊的經濟發展區域,沒有全方位的滲透到全國的發展區域。實現國土規劃的資源環境的保護性規劃,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和綜合利用,在不違背資源環境發展和保護的大前提下,實現資源的充分發展利用和經濟利益的大幅增長[6]。
五、結束語
國土規劃是充分實現國家資源的戰略發展的前提,在經濟利益發展的今天,我們需要更全方位、更全面的國土規劃來實現我們資源利用和開發發展,與我們而言,完全可以充分關注國土規劃計劃,然后在做好規劃設置,以國土規劃的具體參考做法和步驟來進行計劃實施,但是鑒于國土規劃實施和設計的限制性,以及各種限制因素的影響,使得國土規劃計劃始終不能很好地實施。要不就是沒有實施計劃中經濟的發展和增長,要不就是實現了經濟的增長,達到原先規劃中的指標設定,但是卻極大程度上的破壞了資源環境的平衡,過度開發利用資源,使得國土規劃的實施產生極大的阻礙性。所以,面對此種情況,我們應該針對以上闡述的一個改進方面和措施,進行針對性強的努力,使得國土規劃得以在真正意思上實現國家、社會經濟的增長。
參考文獻:
[1] 崔婷.國土規劃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與對策[z] .2009
[2] 李加林.圈土規劃與可持續發展[j].《寧波大學學報(理互版)》.2012,12(3)
[3] 吳次芳,潘文燦.國土規劃的理論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4] 方創琳.區域發展規劃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5] 曹清華,杜海娥.我國國土規劃的回顧與前瞻[j].《國土資源》.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