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國家對農業政策的大幅調整,集體土地的效益日益提升,隨之而來農村土地問題也不斷增多。本文分析了在農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農村;土地管理;問題;對策建議
土地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農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活保障。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和農村政策的不斷調整,土地效益日益提升,隨之而來農村土地問題不斷增多。各地非農業占地日益擴大,農業自身的內部結構調整,農村的土地面積不斷減少,違法占地、侵占耕地、毀壞耕地的現象在不少地方時有發生,保護農村土地已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一、農村土地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土地管理嚴格控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矛盾。大部分地區發展經濟對土地的根本依賴仍然存在,特別是一些經濟欠發達鄉鎮,原本二、三產業發展就相對落后,要想保持經濟發展高位增長,完成上級下達的經濟增長指標,只能向土地要錢;同時,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鄉村為盡快獲得獎勵資金,大干、快干上了一批設施建設,出現了一些基礎設施重復建設現象,大量土地被侵占。
(二)村鎮建設缺乏規劃,或規劃水平不高,實際用地與用地規劃不匹配,土地利用隨意性大。小城鎮建設規劃水平不高,隨意性大,如將拆遷安置小區規劃在污染企業旁邊,待規劃調整又需要一段時間,有些地方等不到規劃調整未經審批就在異地建設,給土地管理留下后遺癥;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占用大量農村土地,雖然新農村建設要求規劃先行,但由于一些規劃企業只追求眼前經濟利益,對村莊建設規劃不夠重視,隨意圈地搞基礎設施建設;村莊合并后,人口轉移機制相對滯后,規劃在合并的幾個村中間圈地新建辦公大樓、公共設施現象普遍存在,大量耕地被占用,而實際使用率較低。
(三)基層干部群眾土地管理知識缺乏,土地違法行為時有發生。農村干部群眾依法用地意識不強,村民宅基地審批把關不嚴,違法用地現象時有發生。如部分村民誤認為土地承包后即依法取得了土地使用權,部分村民認為老屋翻建中人不超出原有宅基地范圍,無須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四)土地管理執法不嚴。部分地區在經濟發展指標的壓力下,給土地管理部門施壓,一定程度了淡化了執法;同時,從違法用地行為查處來看,責令停工通知書等很難見到成效,而強制執行從立案到依法執行完畢,一般需經過責令停工、調查、告知、作出處罰決定、申請法院執行、法院公告及正式執行等程序,最快也得花費三個月的時間,削弱了土地執法的打擊力度;目前一些違法用地行為牽涉多個部門,有關部門單獨執法,行政執法效率較低。
二、農村土地管理相關對策建議:
(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促使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嚴格土地管理,控制土地利用規模,減少新的投資場所,控制新增建設用地,保護耕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土地集約化利用的路子,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尊重經濟發展規律,順應經濟發展要求,在盤活存量土地、挖掘土地潛力、提高利用效率上下功夫,使土地管理走上法制化和規范化的軌道,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加大統籌城鄉力度,通過統籌財政機制徹底鏟除鄉鎮財政壓力對土地的依賴。繼續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從財政支付上落實統一預算、統一支付,減輕鄉鎮政府的財政增長壓力,特別是對區域內相對落后的鄉鎮,財政上要給予更多支持。削弱甚至取消對鄉鎮的經濟發展指標考核,統籌到區域化經濟發展模式上來,形成區域經濟合理布局、合理開發,有效促進土地發利用和保護。
(三)提高城鎮、村莊規劃水平和可操作性,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重視農村建設規劃,考慮土地資源保護和農村居住集中化發展的趨勢,充分挖掘存量土地,規劃工作人員要主動下基層實地做規劃,避免規劃“空架”,按照立足實際、量力而行、分步實施的原則,推進小城鎮建設和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中,要突出以抓村民素質提升為根本,加大對行政村軟環境的考核力度,大力推進中心村和成片連線新農村建設,加速形成以中心村為核心的行政、商貿、信息等農村社區服務網點,促進農村人口自然轉移,避免村村建公共設施的浪費現象,提高土地利用率。
(四)開展土地國情國策的宣傳教育。教育廣大農村干部群眾增強土地的憂患意識,通過村干部土地管理知識輪訓班、土地管理政策法規下鄉等形式,提高農村群眾依法用地和保護耕地的自覺性,健全農村違法用地舉報制度,在農村形成依法用地的輿論氛圍。
(五)加強土地執法的巡查和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強化土地監察信息網絡建設,建立村級土地監察信息員制度,使土地執法人員信息靈、行動快。克服執法過程中存在的措施不力和打擊不力的現象,充分利用輿論導向作用,選擇情節嚴重、影響面大的典型案件為突破口,公開爆光,依法處理,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公開處理,以達到以案說法,處罰一個教育一片的效果。對一樁違法行為牽涉多個部門的,要采取聯合執法形式,徹底打擊違法行為。
結語:土地作為農民賴以發展和生存的基礎,直接影響著農民的根木利益。因此,加強農村土地管理,保障好農民的合法權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任務。我們應當不斷增強法律意識,轉變思想,切實貫徹落實好各項農村土地政策和法律法規,維護好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寧,許德君.淺析解決農村土地管理和使用存在問題的對策[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8,(3).
[2]鄧亞媛.淺談農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情,2013,(40).
[3]祖先明.當前農村土地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商情,2011,28(7):83-84.
作者簡介:李玉燕(1984—),女,山東省惠民縣人,本科,惠民縣國土資源局,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國土資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