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竹
【摘 要】隨著我國音樂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手風琴課程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只有少數高校將手風琴教學開設為必修課,一般采用的是“一對一”的授課模式,這樣的授課方式不僅浪費了教師資源,也不利于學生共性的發展。高校應該吸收傳統手風琴教學模式的精華,并且利用集體課教學的優勢,創新教學方式,進一步完善手風琴教學,促進高校手風琴教學的發展,提升手風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 手風琴;集體課;高校
一、集體課教學的優勢和必要性
(一)集體課教學的優勢
1.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一對一”的小班授課來講,集體課堂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還可以加深學生之間學習的交流,使學生們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練琴的感悟和困惑,交流學習的觀點、方法和認識等,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使學生取長補短,這樣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開拓學習思路,激發學習的興趣,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學生的齊心合作為課堂的成功提供了保障,手風琴集體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學習水平相近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鼓勵他們之間互相合作和競爭,這樣無形的壓力就會不斷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求知欲,增強學生學習的勁頭。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好的展現自我、展示個人的才華和能力,培養學生練琴的自覺性和自控能力。
3.節約了教師資源,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重復。目前我國開設手風琴集體課教學節約了教師資源,教師只需少量時間講解入門知識、基本動作和基本常識等,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重難點上,學生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練習、溝通。集體課合理有效地節省了教師資源,避免了重復授課,達到了一定程度的資源共享。
(二)高校開設手風琴集體課的必要性
高校開設手風琴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更多的人才。手風琴在演出、教學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手風琴具有音樂表現力強、攜帶方便以及使用頻率高等優點,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不斷變得嚴格,所以高校要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培養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手風琴集體課已成為高校教學中的必要趨勢,只有手風琴集體課才能真正地普及手風琴知識。集體授課避免了教學過程的重復勞動,最大限度的利用師資資源,提高教學的效率。手風琴集體課也帶來了一定的群體和競爭機制,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集體課也增加了學生實踐演出的機會,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手風琴集體課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既體現了藝術教學中對能力的重視,也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手風琴教學的發展。
二、手風琴集體課教學方式的創新
(一)明確教學目標,合理設置教學課程
在高校的音樂教學中,要明確教學培養目標,確立教學內容,改善教學的方法。加強對音樂作品的學習,增加手風琴理論課程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生全面的手風琴專業技能。高校要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出發點,教師既要突出集體課教學的優勢,也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性差異,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二)豐富手風琴演奏的表現形式
在集體課教學中,學生的演奏形式主要是大齊奏或小齊奏,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先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在基礎知識扎實的時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要讓學生進行獨立演奏,不要拘泥于一種演奏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豐富演奏形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
高校在手風琴集體課中,可以鼓勵學生在演奏音樂作品時和不同的樂器進行合作,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手風琴的魅力和聲音。在教學中,除了基本的技能訓練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地選用其他樂器進行合奏,增加手風琴與民族樂器合奏的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對學生的演奏過程及時把關,及時評價學生的演奏效果。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尊重樂曲創作背景的基礎上,合理地將加花運用在音樂作品的演奏中,激發學生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手風琴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