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婷婷 劉賢昌
摘 要:“先看病后付費”支付方式的實施,改變了傳統的結算模式,是醫療收費制度的一大變革,在減輕患者就醫負擔、改善醫患關系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同時,支付方式的改革也對醫院經濟管理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醫院需要通過內部運行機制的改革、創新管理方式,來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先看病后付費 經營管理 經營風險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8-250-02
新醫改的核心就是突出衛生服務的公益性,而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是公益性的重要體現。自2013年衛生部在全國多個地區試點推出“先看病后付費”支付方式以來,在各試點地區產生了良好的影響。醫療付費新模式能夠彰顯醫院以病人為中心、對患者的信賴和對生命的尊重,從而提高了患者的對于醫療機構的信賴感,對和諧醫患關系的建立和發展以及醫院品牌形象的提升都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這種醫療付費模式有效緩解了基層群眾就醫過程中資金籌集的難題,如果實施過程中能夠有效管理,不斷改進,可以實現患者、醫療機構、醫保機構、政府等各個方面的多贏局面,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先看病后付費”支付方式與傳統付費模式的對比
“先看病后付費”是指對于納入醫保和新農合報銷范圍內的病人(包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職工醫保、居民醫保)以及病情危重急需搶救的病人,通過簽訂相應的結算協議,無需全額繳納住院押金,就可直接住院接受診斷和治療。病人出院結算時,將個人承擔費用一次性結清后,住院處應及時將病人的醫?;蛐罗r合證等抵押物歸還。
在傳統的就醫模式中,患者被收治入院后,患者需要先根據病情交付一定的押金,在治療過程中隨著治療費用的增加再補交押金;出院結算時,醫院財務部門與醫保或新農合管理機構結算后扣除自費部分后再把剩余的押金退還給患者。
從“先付費再看病”到“先看病后付費”,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就醫模式的一個小的變化,但是從本質來講,卻是整個醫療服務領域的流程再造,更是對幾十年來“先交錢后看病”的付費模式的突破和創新,并由此帶來新的服務理念支配下的一系列醫療服務模式與醫院收費管理制度的改革,這項改革必將促使醫療機構在加強經濟管理、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提高服務效率方面再上新臺階。
二、實施“先看病后付費”支付方式對醫院經營管理的積極影響
1.改變了傳統的就診習慣,提高了群眾對醫院的滿意度?!跋瓤床『蟾顿M”這一便民、利民、惠民政策使患者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該支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益色彩,改變了傳統的住院結算方式,開通了住院“綠色通道”,使一些家庭貧困或資金籌措暫時困難的患者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從而確保了不會出現因患者交不起押金而影響治療、延誤病情的現象。這種服務模式可以使醫院的醫療質量和服務效率都得到提高?;颊卟挥迷僖蚧I資問題耽誤疾病治療,不必再將過多的時間消耗在排隊等待等中間環節上,體現了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彰顯了醫院的公益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醫患關系。
2.減輕醫務人員工作強度,有利于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跋茸≡汉蟾顿M”這一新的結算方式降低病人住院期間繳納住院押金的次數和金額,免去了醫務人員天天催要欠款的麻煩,節省了人力和時間,使醫護人員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提高醫護質量而不是催交醫療費上面。由于該支付方式也免去了患者家屬在治療期間因籌措資金而浪費的大量時間,有利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使百姓切實地體會到新醫改帶來的實惠。
3.促使醫院通過優化醫療服務流程,規避經營風險?!跋瓤床『蟾顿M”制度實施后,病人只需在出院結算時,向醫院支付醫?;蛐罗r合報銷后個人應承擔的費用,這無形中增加了因患者失信而轉移給醫院的壞賬風險。為了有效地控制醫院的經營風險,醫院必須通過優化醫療服務流程,降低醫療運營成本,規范醫療行為,嚴格執行臨床路徑和醫保用藥目錄,盡可能地降低患者支付費用的比例。規范的醫療行為明顯地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使患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障,間接地提高了患者的繳費能力,繳納醫療費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從而降低了醫院的經營風險,保證了醫院的正常運行和發展。由此可見,“先看病后付費”制度能促使醫院規范經營行為,提高醫院經濟管理水平,從而有助于醫院規避經營風險。
三、“先看病后付費”支付方式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醫院大量墊付報銷款,影響資金周轉。目前,定點醫院支付給醫保和新農合住院病人的補償款屬于墊付款性質。也就是說,醫院先按照程序將報銷款付給病人,每月定期向醫保局和各縣區的新農合結算機構提供出院病人結算資料,收回部分墊付款。隨著“先看病后付費”服務體制的實施以及醫保、農合全覆蓋的實現,病人就醫的承受能力不斷增強,各級醫院的住院人數不斷增加,醫院需要墊付的資金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醫院的這些墊付資金普遍存在收回渠道不暢,資金撥付不及時的問題,造成醫院大量醫療應收款掛賬。資金回收周期的延長,會給醫院的流動資金帶來壓力,影響醫院資金的正常運轉。
2.醫院承擔著因病人逃費而形成的壞賬風險?!跋瓤床『蟾顿M”服務體制的實施,使疾病在危及到公眾生命的基本權益時,公立醫院能夠對公眾提供及時的救治,患者能及時得到住院治療。不過,對于“三無”病人(無姓名、無地址、無陪護的病人)出院欠費及病人惡意逃費的擔心卻是醫院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特別是一些“三甲”醫院,由于患者來自縣鄉級地區,醫保和新農合的報銷比例偏低,僅占治療花費的50%甚至更少,這就增大了壞賬增多的風險。病人出現惡意逃費情況后,如果沒有制度層面的資金安排予以彌補,造成的損失只能由醫院自己承擔。
3.因信息溝通不暢,在執行過程中產生誤解。一部分病人認為只要醫保、農合登記上了以后,無需辦理其他手續,就自動可以享受“先看病后付費”的服務,因此與病房以及住院處產生誤會和分歧。還有一些病人認為與醫院簽訂結算協議后,住院期間就不必再繳納任何費用,對病房催繳住院費感到不解,甚至產生抵觸心理,認為醫院剝奪了自己享受便民政策的權利,造成醫患矛盾。這主要是因為醫保機構、農合管理部門、醫院對“先看病后付費”服務體制的宣傳力度不大,導致病人及家屬對“先看病后付費”服務體制的各項細節不夠了解。
四、對策
1.完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降低醫院運營風險。支撐“先看病后付費”模式的前提條件是各項醫保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醫療保險機構的高效運轉。通過提高醫療保險基金籌資水平和規范基金的管理,保障該模式的推廣與實施。在此過程中,醫保和新農合管理部門與醫院的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根據業務量等情況,提前撥付部分周轉資金,保證醫院的正常運轉,并且通過逐步推進單病種付費、臨床路徑等方面的改革,積極探索控制醫療費用過度增長的綜合措施。
2.將商業醫療保險適當引入醫院結算流程,與社會醫療保險相結合,減輕患者就醫負擔。社會醫療保險是基本醫療保障,而商業醫療保險是對社會醫療保險的一種補充。商業醫療保險是醫療保險體系的組成部分,單位和個人自愿參加。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投保意識也在進一步增強。傳統的商業醫療保險理賠模式是患者自行結清住院費用,先通過社會醫療保險報銷一部分金額,對于未完成報銷的部分,再通過商業醫療保險申請理賠。這種方式既加大了患者住院的經濟壓力,也延遲了患者獲得理賠的時間。將商業醫療保險適當引入醫院,設立專門的辦公室辦理商業醫療保險的理賠,一方面可以方便患者準備各項報銷資料,進行實報實銷;另一方面也進一步減輕了患者的經濟壓力,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積極的經濟及社會效益,值得有關方面加以考慮。
3.加強醫院內部各部門的協調與管理。醫院內部要加快運行機制的改革,設立專門管理部門負責協調與管理,保證“先看病后付費”支付方式的作用與效果。這個專門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有:(1)負責宣傳和推廣“先看病后付費”服務模式,讓更多的病人可以享受這一優惠政策。(2)對病人資料進行審查,為符合條件并愿意簽訂協議的病人辦理相關手續。(3)管理“先看病后付費”病人的資料。(4)負責聯系病房、醫保、農合和財務各個職能科室,加強相互之間溝通與協調。另外,還需要建立健全醫療服務信息體系,以保證服務和費用等信息的透明和及時性,加強醫院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及時解答病人的疑問。
4.充分利用法制建設和全社會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成果應對逃費欠費風險。醫院在充分信任病人及其家屬的同時,也要考慮對有意鉆空子的行為給予必要的應對,加強與政府機構、社會組織、金融機構等各方面的協作,完善全社會個人誠信體系建設成果與醫院信息系統的銜接,防范惡意逃費、欠費行為。同時,利用法律的手段,對惡意逃費者予以追討,通過提高大眾的守法意識來提高患者自覺繳費的意識。
綜上所述,“先看病后付費”支付方式不僅僅是一項醫療服務流程的改變,更是改革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模式與制度的契機,隨之而來的系統變革將有效提高公立醫院的醫療效率、服務質量,使之更好地為病患者服務。
“先看病后付費”支付方式是符合我國現階段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一項有效醫療費用支付方式,其有效實施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看病不方便、看病不放心”等社會問題。在實際的建設中,需要政府職能部門、社會、醫院創新方法,加大宣傳力度,構筑配套的管理機制與誠信體系,使之成為一項對國家、醫保機構、醫院、患者多方共贏的制度,成為我國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保證,并大大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敏,蘭迎春,葛洪剛,等.“先看病后付費”診療模式:公立醫院公益性本質的回歸[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2,32(10):1024-1026
[2] 王夢雪.公共服務管理創新的三元分析框架:以“先看病后付費”制度的地方試點為例[J].中國行政管理,2013(10):61-65
(作者單位: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洛陽 471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