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去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質。大學生在意志品質方面呈現出個體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探索一條培養大學生意志品質的新模式勢在必行。
關鍵詞:意志 品質 大學生 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5;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8-177-0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要“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當代大學生由于普遍缺乏生活的磨練,導致意志品質發展的不成熟,不完善,形成不良的意志品質。同時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導致他們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這都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現。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偉大人物最顯著的標志,就是他堅強的意志,不管環境有任何的改變,而終于克服障礙,以達到期望的目的。”可見,培養大學生優良的意志品質,不僅促進其人格完善,而且利于其全面發展。因此,探索適合大學生優良意志品質培養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意志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質
意志是什么?這是心理學上的概念。意志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心理現象,是人的意識能動性的集中表現。意志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質,是一個人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意志特點,是人的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個體的認知活動,情緒活動和意志活動都表現出個人不同的相對穩定的特點,這些從過程的角度(不是從內容的角度)歸納出的特點,可稱之為人的智慧品質、情緒品質和意志品質。在這三類品質中,意志品質的研究和揭示最為重要。(1)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去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突出表現。(2)意志是通過一定的行動表現出來,由意志支配與制約的行動就是意志行動。意志行動乃是人類所特有的現象。恩格斯指出:“一切動物的一切有計劃的行動,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上他們的印記。這一點只有人才能做到。”(3)意志行動的完成首先需要選擇和確定行動目標,這是意志行動的前提和出發點。其次具備一定的自信心,這是保證意志行動順利完成的關鍵。因為意志行動本身是以克服困難為目標,一個人有自信心,遇到困難,才不會被困難擊倒。在人的一生中可能要經歷無數次挫折與困境,必要的恒心也是不可缺的。它可以讓我們在困難面前,充滿希望,看到光明,堅持不懈地追求下去。(4)通過對人的意志行為的分析,可以歸納出不同性質的意志品質。積極的意志品質包括目的性、獨立性、果斷性、堅韌性、自制性、果敢性等;消極的意志品質包括盲目性、依賴性、動搖性、沖動性、怯懦等。
二、加強意志品質的培養與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隨著現代社會競爭的加劇,對人的意志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意志薄弱的人,很難在如此激烈的社會中立足,更難在事業上有所作為。如今的大學生中,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在父母和家人的呵護下長大,生活閱歷比較簡單和膚淺,缺乏艱苦生活的磨練。有些學生很少經歷困難,習慣于被寵愛、受表揚,經不起挫折與失敗。我國的教育體制一直以來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素質教育的缺位,使得大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比較薄弱,不利于大學生健康地成長成才。
大學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社會群體,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其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步成熟,同時具有一定知識素養。而大學生的意志品質也呈現出獨特的表現,優良的意志品質在多數大學生身上已基本形成,并趨于成熟,但其整體的發展水平呈現出個體差異性和不平衡性。
(一)目的性與盲目性并存。
一般來說,大學生對自己行動的目的有著較為明確的認知,能自覺地確立人生目標,并制定詳細的行動計劃,努力朝著目標行動。在完成意志行動的過程中,能夠從長遠目的出發,全面考慮問題,并且使個別行為目的服從并服務于長遠目的。同時對于影響長遠目的的動機和行為能夠有所取舍,做到有效地督促和調整自己的行動,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堅持不懈地努力完成,即使遇到了困難也能及時克服。
同時,盲目性也在相當一部分同學身上存在,不知道自己的行動是為了什么,做事缺乏計劃性。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新環境的適應需要一個過程,缺乏監督的大學生活,有的同學認為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對自己學習、生活上的要求放松,得過且過,不求上進。人云亦云,做事無頭緒,沒有計劃性。
(二)果斷性與優柔寡斷并存。
果斷性主要表現在一些復雜的情境中,及時堅定地采取有效措施,并善于審時度勢,對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分清主次和輕重緩急,作出正確的人生抉擇。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使得他們要面對各種心理狀況,尤其在是非面前,需要抉擇的時候,多數大學生能從實際出發作出自己正確的判斷,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
同時優柔寡斷也在一部分大學生中存在。有些大學生由于難以預料后果而害怕承擔責任,心情往往比較緊張,行為比較猶豫;還有學生由于以前多次失敗而喪失了信心,在采取和執行決定時,總是猶豫不定,躊躇不前,具體表現為心情焦躁不安,坐立不安,丟三拉四,甚至發無名火。也有些大學生未經深思熟慮,冷靜分析就輕舉妄動,而這種“果斷”過于輕率,這同樣屬于果斷性薄弱的表現,同樣會造成嚴重后果。
(三)自制性與沖動性并存
大學生隨著其知識和能力的增長,已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及不良的心理狀態。并善于抑制有害的行動,在困難的情況下,能保持冷靜的心態,較理智地思考和行動。必要時,可以忍耐各種艱難困苦。因為他們對自己行為的意義,認識得比較充分、深刻,對自己所要采取的行動進行了全面分析,不受環境所左右,作出較為合理的決策,制定出行動計劃。同時,在執行階段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把決定貫徹執行到底,自制力有了較大發展。另外,對于自己不良情緒狀態的調節也表現出較好的自制力。
同時,沖動性也在部分大學生中存在。有的學生會感到自己容易受到內在情緒和外界環境的干擾,自己想做的事做不到,訂下的計劃往往不能如期實施;有的學生遇到挫折就敗下陣來,垂頭喪氣;有的學生在條件稍有變化的情況下,就見異思遷,無法專心致志,同樣無法實現目標;有的學生做事缺乏恒心,魯莽從事。在矛盾情境下往往缺乏思考,盲目武斷,僅憑一時沖動而作出重要的決定,冷靜下來又后悔不已。這些沖動性的決斷從心理防御機制上看,是一種對焦慮不安的防衛反應。沖動地采取行為,容易與外界和社會發生沖突,既傷害自己又危害他人和社會。一旦出現問題,他們常常埋怨他人,把責任歸咎于他人,從不承認自己有錯。
(四)堅韌性與動搖性并存
堅韌性是指不斷地克服在達到目的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種困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品質,它是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之一。具有堅韌性品質的大學生,往往在失敗時并不氣餒,退縮,而是堅定地、果斷地實施計劃,朝既定目標努力拼搏,并且不斷調整思路和方法。
同時,大學生中也不乏堅韌性缺失的現象。動搖性就是堅韌性脆弱的品質。有的學生一旦受到微不足道的挫折,就動搖妥協,不斷改變或輕易放棄自己的決定,進而逃避困難;有的大學生對堅韌性缺乏正確的理解,把執拗當作堅定性、堅韌性的表現。固執己見,一意孤行,執拗性屬于意志薄弱的一種表現。有的學生由于家庭嬌寵形成的任性,有的是受到社會不公正的待遇,雖然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欠缺考慮,并且這樣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但還是堅持錯誤的觀點和行動,那后果自然是有害的。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諸種意志品質中既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就某一種品質而言,多數大學生既不是絕對的好,也不是絕對的壞,而且常常會處在意志的矛盾選擇中,沖突的結果是哪種品質特征占優勢,意志就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因此,加強意志品質的培養與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三、培養大學生優良意志品質的新思路、新方法勢在必行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意志的培養問題,是有著頭等重要的意義。意志品質不是先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個體的生活閱歷、思想境界、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學校的教育培養,決定一個人的意志品質的養成和發展。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生力軍,勝任這個角色,擔當這份責任,需要經歷各種艱難困苦。因此,筆者認為培養大學生優良意志品質的新思路、新方法勢在必行。
(一)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意志行動是以明確的行動目的為基礎,堅定的意志來源于崇高的目標。目標遠大才能使個人在困難面前不低頭,自強不息,勇往直前。因此,在學校教育中,通過課堂向學生灌輸科學的世界觀與人生價值觀理論,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行動,不偏離正確的方向。如今的大學生面臨社會轉型與新的歷史環境變革,尤其面對就業壓力,各種問題接踵而來,大學生會感到應接不暇,無從下手,手忙腳亂。如果有明確的目標,正確的方向,他們會感到非常自信。可見,遠大志向的確立是培養大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導向。
(二)加強個體思想修養,提升道德境界。
意志品質的培養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此過程是以克服惰性為目標,培養和增強責任心,強化堅韌性和自制性為根本目的。大學生中缺乏自覺性、自制力,惰性十足的人普遍存在的,這既是一種意志缺陷,也是責任心缺失的重要表現。前蘇聯心理學家柯爾尼洛夫說:在意志力的各種表現中,應特別指出堅韌和自制,也就是說,在必要的時候,要善于抑制自己的感情,不發生輕率行動,掌握住自己以及自己的行為等等。一個具有強烈責任心的人,會克服這種懶惰,增強克服各種障礙的力量,從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培養意志品質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學會了解自我,戰勝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從而達到對責任的認識,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培養責任感,樹立責任心。以此來培養大學生的公德意識、勞動意識、自立意識,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水平。
(三)加強挫折教育,培養意志品質。
在大學生的成長經歷中,基本上是一帆風順的。他們大多從學校到學校,缺少了風雨和磨難的歷程,更多的是來自家人的呵護,甚至是過分的溺愛。這種教育的后果是讓他們逐漸變得軟弱、任性、嬌氣、畏縮,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進行適度的挫折教育,可以提升他們的耐挫力,更好地應對學業上和事業中的困難,適應社會的能力才能提高。首先要認識面臨的挫折,意識到它的存在對大學生成長的積極作用,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來。在充滿競爭的這個時代,挫折的經歷,可以豐富人生經驗,長知識,提能力。其次,面對挫折時,要學會冷靜,相互之間給予必要的幫助,變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最后,創設逆境,錘煉意志。意志品質的培養與生活磨練不可分。通過人為設定特殊氛圍,有意識地訓練人們的耐挫力,從中可以堅定學生的意志力。大學生應該敢于面對挫折,主動向困難挑戰,體驗一點一滴的成功,從而樹立戰勝挫折的勇氣。
(四)加強實踐活動,平凡中磨練意志。
意志品質的培養必須通過實踐活動來實現,也必須通過實踐活動來檢驗。實踐性是意志品質培養的有效保證。意志品質不是人生來就有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堅強的意志品質來自于平時的鍛煉。通過學校的教學活動,無論課內還是課外,在知識的講授和運用方面,適當增加一定難度,可以鍛煉學生的堅持性。通過道德教育講座,灌輸道德原理,讓學生的行為表現符合道德要求,尤其在發生道德兩難的選擇中,始終一貫地保持堅強的意志。通過參加社會性實踐活動,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如青年志愿者服務、暑期三下鄉活動、愛心大使等等,可以通過親身經歷,明確實踐的目的和意義,針對性地進行意志鍛煉。
大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因此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效。一個人的成功,并不只取決于智力水平,更重要的還是非智力因素,特別是取決于良好的意志品質。大學生是新世紀的建設者,只有那些意志堅強、事業心強、能應對各種社會壓力的人,才能擔當這份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 王希永,瑞博主編.心理教育概論[M].開明出版社,2000:59
[2] 尹國恩,李紅玉,李幼穗主編.非智力因素及其培養[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197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517
[4] 盧家楣等主編.心理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347
(作者單位:太原理工大學政法學院 山西太原 030024)
[作者簡介:宋谷萍(1968—),女,山西太谷人,碩士,太原理工大學政法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