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利民
摘 要:為進一步提高公路養護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水平,適應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工作的改革要求,切實保障公路養護會計核算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文章通過對當前公路養護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現狀分析,指出在國庫集中支付實施過程中公路養護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建議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基礎上,制定符合公路養護行業特點的會計核算管理辦法,提高對財政政策和其他制度的認識,以便能夠更好地與國庫集中制度相適應。
關鍵詞:公路養護事業單位 國庫集中支付 會計核算 現狀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10-136-02
目前,山西省公路部門仍然執行的是1987年由財政部、交通部共同印發的《公路養護會計制度》和《公路養護單位成本核算辦法》,該制度執行近30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財稅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當前的經濟環境、政策環境等外部條件與30年前相比已發生巨大變化,舊的制度已越來越不適應當前會計核算工作的需要,甚至不能真實反映公路養護事業單位資產和資金的使用和收益情況,這就嚴重違背了會計的真實性、準確性的原則。在2006年—2013年期間,山西省財政廳逐步推進全省公路系統“省、市、縣”三級國庫集中支付工作,使得以行政事業單位為主的財政預算資金管理與支付工作,和以行業特色顯著、會計制度陳舊的公路養護財務管理與核算工作形成了尖銳的矛盾與沖突,二者在日常會計核算、報表編制、資產資金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不適應,這就要求必須對舊的會計制度作出改變,密切聯系公路養護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基礎上,制定適應與當前財政預算資金管理和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相適應的公路養護會計核算制度和管理辦法。突破自身行業會計制度的局限,順應財政改革潮流。
一、公路養護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現狀和問題
距離2009年國家撤銷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已過去6年的時間,而全省的政府還貸收費公路曾所收取的公路養路費、通行費等也已取消,從預算外的費收到預算內的稅收,資金來源發生了徹底的變化,與之相適應的是省、市、縣三級公路預算單位已全面推進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工作,成為真正意義上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鑒于此,應當全面施行財政部頒發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而實際上,公路養護會計制度仍然作為會計核算的基本會計制度,這就出現諸多方面的不適應、不協調。
1.因循守舊,認識不足。一套執行了近30年的會計制度在行業管理人員的心中早已打上烙印,無論是會計核算的工作習慣,還是作為情感上的割舍,公路養護會計制度這一具有行業特色的會計權威,不會輕易被放棄,況且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不能真正完全取代它的功能和作用,這就使得行業管理人員在思想上排斥新生事物,不便于接受財政改革過程中諸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等新生事物。
2.會計科目與財政預算收支分類科目不一致。公路養護會計制度作為一套具有行業特色的會計制度,從它誕生就注定與眾不同,除了一般的會計科目如現金、銀行存款、固定資產等,更多的是具有行業特色的科目如養路費收入,公路小修保養、大中修,公路改建、搶修,綠化支出,養路事業費,養路其他費,生產支出,內部往來、養路撥款往來等,而這些內容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國庫收支分類中是沒有的,這就使得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行業特色不能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很好的銜接,有時二者甚至有矛盾。因此影響項目資金歸類和管理,給日常的會計核算帶來困難。
3.資金支付方式的轉變。以往的養路費、通行費資金支付是由財政支付至交通運輸廳后,通過層層撥款撥付至基層用款單位,使公路交通部門的資金缺乏財政部門的有效監管,在資金撥付環節容易出現截留、擠占甚至貪腐行為。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后,所有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均通過財政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進行,而長期的自有資金支配習慣,使得財務人員還不能在思想上完全接受,在實際操作上也不能完全理解財政支付方式的設置和使用,零余額賬戶的建立和直接支付方式的使用,使得原有開設的各類資金專戶的存在變得沒有意義,也不再符合財政的要求和規定,這就大大縮小了單位本身的資金支配權,特別是領導干部手中的金錢權力得到了約束,無論是財務人員還是單位領導都會對財政支付產生抵觸。
4.財務報表的特殊之處。按照財務制度規定,一個獨立核算的會計主體,應當僅有一套會計報表,而在實際工作中,公路養護事業單位的會計報表還停留在資金平衡報表的年代,且往往是按塊編制(如養路費報表、通行費報表、中央車購稅報表),不能夠反映編制單位財務信息全貌,容易造成報表信息使用者的誤解。而部門決算報表是按照政府收支分類科目和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報表來設置的,這就造成公路養護會計的資金平衡表不能與部門決算報表接軌,如果人為進行報表轉換,又容易出現口徑不同、報表項目不對應,轉換標準不統一,即便轉換后報表信息也大打折扣,不能客觀、真實、全面反映公路系統的收支情況,降低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5.預算下達和執行沒有很好銜接。成品油消費稅改革以后,公路養護部門的資金來源成為財政撥款,通過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系統進行。實際工作中,基本支出在年初預算下達,大型工程項目和建設資金往往下達較晚,一般都在年底下達,有的預算資金甚至在12月份才能下達到位。而公路養護建設的施工期間一般在4月至10月左右,這就會導致開工建設預算資金不到位,工程難以進行?;蛘呤┕し綁|付資金后建設,后期歸還資金又會遇到困難。對預算執行和資金支付造成不利影響。使得實際會計核算工作難以操作。
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公路養護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建議
1.制定并實施與公路養護、建設管理相適應的會計制度。目前,山西省公路系統單位性質基本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而事實上,2009年費改稅后,公路行業的主要資金來源為財政撥款,與財政的聯系更加緊密,公路養護會計制度與財政預算和支付的要求相去甚遠,在此條件下,應以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為基礎,結合公路養護會計的行業特色,制定適合公路養護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滿足會計核算和管理需要。如在一級科目不變的情況下,重點增設多級明細,反映行業特點,統一財務報表,使用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等,將資產情況表也作為財務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真實、準確、完整的反映本單位的資產狀況。
2.靈活支付預算資金,重視財政監督,確保資金安全。會計管理不只是會計事項的簡單記錄,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后,財政資金的支付與政府采購程序、財政預算下達流程等財政要求的規定相關,要更好地使用財政預算資金,及時撥付到養護單位,確保工程項目順利進行,就應當理順各項工作流程。要依據資金性質、用途,靈活掌握支付方式,按照限額和用途,輕重緩急,分別采取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對于重要的工程建設資金,可分級授權,比如授權交通運輸廳根據實際工作進行管理和撥付。財政可重點監督資金的使用效果和績效評價。
3.重視政府采購程序,適應財政支付新要求。由于公路部門特別是市縣級單位實行政府采購較晚,實施之前工程項目均未納入政府采購范圍。對于采購流程、內容等均不熟悉。納入集中支付后,就應當切實履行政府采購手續,保障建設資金的安全。特別是對于一些投資達到一定規模的工程項目、大型施工機械設備應嚴格履行政府采購手續,不能按照以前的舊模式自由采購,對于不履行政府采購手續的堅決不予支付。其他辦公常用物品沒有行業特色的應完全按照財政要求無差別對待。
4.提高財稅改革認識,實現預算決算銜接。財政預算資金的使用依靠的就是預算的編制,因此作為財務部門,應當積極與預算部門及時溝通協調,單位領導也要從思想上認識到財政預算的編制、上報、下達、執行以及使用和決算,這是一套整體密不可分的流程。任何一個環節的不連續都不能完全體現項目資金的績效。目前,公路系統的預算下達都比較晚,尤其是建設項目資金有的在年底才下達,造成無法列支,只能結轉下年,浪費了預算資金結轉結余額度。這與公路部門實施國庫集中支付較晚,財政部門與公路部門溝通不及時等原因有關。隨著認識的不斷提高,預算和決算才能夠更好發揮應有的作用。
綜上所述,山西省公路部門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雖然執行的仍是公路養護會計制度,但在當前的形勢下,已迫切要求做出新的改變,適應新的財政支付要求。隨著后續工作的不斷開展,相信公路部門能夠在保持行業特色的前提下完全適應財政支付的新環境和新要求。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公路養護會計制度(1987)[S]
[2] 劉峰.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對公路養護會計制度的影響與思考[J].交通財會,2010(3)
(作者單位:山西省公路局太原分局 山西太原 030012)(責編: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