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麗敏
【摘要】當前我國教育正積極推進對各個階段各科的課堂教學的改革,語文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而課堂教學改革又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積極推進語文的教學改革,有利于促進其他各科課堂的教學改革。由于新課標理念的實施、新課程教材的開發以及新教育形式下的要求,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已經不能再適用了。語文是一個緊跟時代的學科,只有盡快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發展,培養出有現代素養的學生,促進現代教育教學的發展。基于這些思考,本文主要淺議了對初中語文學習課堂上教學的改革思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當前新形勢下,我國的教育改革已經取得巨大的發展與變化。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只有積極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才能改變以往應試教育中存在的弊端,重新建立起有利于培養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語文一直以來就是一門比較“傳統”的學科,只有先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才會帶動其他各科的改革深入發展。同時,在《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到,要從語文教學的目標對象定位、課程目標的設置、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課程教學的實施以及評價體系建設等方面有所創新,要在新課標的理念下進行有效的課堂改革,通過營造高效的語文教學與學習的課堂,處理好學生技能與知識、方法與過程、價值觀與情感態度這三個方面的關系,培養出具有高人文精神與素養的適應現代化發展人才。
一、初中語文進行教學課堂改革的緊迫性
(一)初中語文學科在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課堂效率低下
在以往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一切以考試為中心,依靠“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來取得高分,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基本上都是老師“一言堂”,學生沒有自己的獨特思考,更沒有發言的余地,這種課堂教學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就是“能考高分的低能兒”,根本就不能應對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要。
(二)初中語文在以前的教學課堂上不注重學科的延伸性,學生的人文素質不高
語文的知識內容比較豐富與廣泛,在語文課堂上要進行有效的學科延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的廣度與深度,這樣才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素質,因為語文就是通過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引導、思想意識的熏陶來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與人文性的學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不注重學科的延伸性,學生的人文素質不高的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學生的閱讀量極少,與語文學科的要求相差甚遠。例如曾有新聞報道過,針對每年的“世界讀書日”,對重慶中小學生閱讀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重慶中小學生假期僅四成多愿意讀書,從中就可看出是與語文課堂上教學的不重視引導學生課外課后進行有效的閱讀有關。
(三)初中語文學科積極進行教學課堂改革是適應現代社會教育發展的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現代社會需要的是科學性與人文性并重的綜合型高素質人才,以前的課堂教育根本就不能培養出這樣的人才。語文學科的學習需要一個量的積累的過程,到最后才會有質的飛躍。同樣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也需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一蹴而就是根本就不可能達到的。并且初中的學習只是一個過渡的階段,全方位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競爭力的發展需要通過語文教學課堂的改革來實現。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落實新課程標準下的“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教學理念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理念在教育教學領域的體現,真正做到了遵循教育發展的核心與本質。圍繞新課程標準下所進行的任何教學的改革都應該緊緊抓住這個立足點來進行。教育也不僅是著眼于眼下當前的學習,還需要為了學生今后的發展著想,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樣才是真正地對學生負責,也只有通過這樣理念方式,才會培養出適合現代社會的人才。
(二)有利于營造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與學習課堂
初中語文學科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的目的和內容之一就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質量與效率。反過來,只有真正地做到營造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才能說明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才能發揮其巨大的作用。例如語文課堂上對閱讀方面的教學,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進行文本閱讀的探究,再結合老師的引導,這樣既保證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又發揮了學生的引導性。學生廣泛參與其中,增加師生間的課堂互動性,是營造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直接體現。
三、初中語文進行教學課堂改革的途徑與思考
(一)在教學思想上重視運用新理念、新理論來實施教學
教學也需要用思想理念來指導教學實踐,在教學思想上重視運用新理念、新理論來實施教學。只有有了科學合理的理論指導,在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中才會不走向偏差,才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同時,新的理念、理論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要求。
(二)要積極進行新教學方法的探索
教學方法方式的創新改變有時比教學的內容本身還重要。只有積極進行新教學方法的探索,一改以往落后的教學方式,才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真正地做到語文的興趣式學習,這樣的學習也才是輕松快樂的。
(三)要利用多媒體設備等來輔助教學
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注意使用能使用的教學設備來輔助教學。試想一下,有兩個老師來上課,一個主要就是拿著一本教材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說講,還自得自樂,全面不顧學生的反映;另一個老師上課時并不僅僅使用到教材,還運用到多媒體設備,通過聲音、圖像、視頻的形式生動地把課文要教學的內容呈現出來,面對這兩種教學方式,你會更喜歡哪一種?相信答案更多的是后一種,這就說明了利用多媒體設備等來輔助教學的作用性和有效性,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提高老師教學的質量與學生聽課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慶海.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4(1).
[2]田明亮.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語文兩種新課型的有益嘗試[A]. //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 南京:2006.
[3]陳慶海.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4(1).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