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亞萍
摘要:當下由于媒體圖像技術的發展,各種多元化的視覺圖像充斥著人們的視野,使得傳統山水畫藝術形式的傳播作用削弱,這種現代科技支撐下的圖形藝術,使廣告、影像等都能和中國傳統繪畫創作融合在一起,而當代山水畫的創作也在時代劇變中融入了新媒體圖像技術和時代氣息。因此,如何利用新媒體圖像藝術對山水畫的創作形式、傳播方式、欣賞與批評等藝術行為方式上吐故納新,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的山水畫將成為未來山水畫創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繪畫藝術;新媒體;圖像藝術;中國山水畫;藝術創作
中圖分類號:J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104(2015)04-0229-03
新媒體圖像藝術是伴隨科技的高速發展新興起來的一種藝術形態,以多媒體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支撐下的數字化藝術形式,在某種程度上是對藝術創作原則、創作規律的貢獻。新媒體圖像藝術的出現對山水畫創作的表現方式和表現內容都產生了影響,同時當代山水畫的創作形式也給予新媒體圖像藝術很大的啟發,其中也不乏有傳統藝術形式的因素。
一、新媒體圖像藝術對傳統繪畫創作形式的影響
1.新媒體圖像藝術與傳統繪畫的聯系
伴隨著人類社會實踐產生的藝術,從萌芽開始就進入了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藝術自身的發展規律性決定了藝術發展的前生、今世、后世之間必然的聯系,不同門類藝術之間的借鑒、融合、發展創造。藝術外在的發展規律性揭示了外在其他事物對它的影響,如與政治、經濟、哲學、宗教等之間的聯系。可見,藝術的發生、發展始終處在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作用之下。進入20世紀后,新媒體圖像藝術的崛起對其他藝術門類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它的多媒體融合的特性在弱化各藝術門類之間壁壘的同時,強有力地提升了各門藝術表現形式的綜合性。
在目前的藝術背景下,新媒體圖像藝術引起了國內外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它是伴隨科技從傳統繪畫藝術中發展而來的,從形式上看不同于西方繪畫、中國畫等現成品藝術、數碼藝術、裝置藝術等現代的藝術形式。新媒體圖像藝術是一種全新的藝術門類,主要以電子媒介為主,借助電腦成像為主要表現手段,正如文藝復興時期通過油畫顏料的改良提高了畫家的表現技法一樣,毫無疑問,新媒體圖像藝術對傳統繪畫藝術形成了巨大的沖擊。隨著深化藝術實踐及理論研究的需要,它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傳統繪畫前進的步伐,為傳統繪畫注入了新鮮血液,但是傳統繪畫的創作表現形式是新媒體圖像藝術永遠無法取代的。我們不可否認新媒體圖像藝術與傳統繪畫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又必須承認新媒體圖像藝術不同于傳統繪畫藝術的特殊本質,盡管它以一種前衛、開放的藝術形態存在,將傳統繪畫概念延展至畫架之外,但它的發生、發展始終離不開傳統繪畫的形式和觀念。
2.新媒體圖像藝術帶給傳統繪畫創作形式的特殊性
新媒體圖像藝術的開放、自由、實驗性帶給傳統繪畫形式語言的特殊影響,這種通過多種媒介來探索時間和空間的方式并不是無意識、無形式的自由,而是藝術精神層面釋放的最大限度的可能,對傳統繪畫創作形式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沖擊作用。傳統繪畫的創作形式及表現形式受到傳統的繪畫工具、媒介材料的制約,但是數字技術作為新媒體圖像藝術創作的材料和基本語言,不僅能夠完成人們客觀世界的真實,而且能夠完成主觀世界的真實。20世紀以來,藝術家們不斷地探索新媒體圖像化的視覺方式帶給傳統繪畫表現形式的啟發。江河在《新媒體藝術鑒賞》中提出:我國數字圖形研究工作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浙江大學成立了“計數機美術的研究”。“1982年,吉林大學龐云階教授研制了一套電腦風景畫創作程序,率先把電腦技術引進、應用到我國的美術、書法創作領域。”新媒體藝術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可以感受到新媒體圖像強大的藝術表現力,開始考慮將電子圖像藝術與傳統繪畫藝術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
新媒體圖像藝術的發展是依靠新科技的強大威力而興起的藝術形態,但是人們不能就此把藝術與技術等同起來,認為新科技將使新媒體圖像藝術取代傳統的繪畫藝術。“當代媒體的發達程度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料。當代媒體不僅構成了我們時代文化、經濟、意識形態,乃至藝術發展的前沿部分,并且因其同時構建了我們表達與交流的平臺而成為我們時代發展諸多方面的現實語境。”新媒體圖像藝術的發展必然引發人們對傳統繪畫的創作形式、傳播方式、欣賞與批評等藝術行為方式上的反思,不可否認它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繪畫的表現形式和手法,給傳統繪畫創作帶來無盡延伸的空間。同時新媒體圖像藝術追求統一、標準、效率化,它符合工業化批量生產的特性;而傳統的繪畫形式追求個性、獨創化,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人類不同的審美需求。所以新媒體圖像藝術不可能超越傳統繪畫的表現形式而取而代之。它帶給傳統繪畫的只能是特殊性。
二、新媒體圖像藝術在山水畫創作中的應用
1.新媒體圖像藝術對山水畫創作中“章法”的影響
“章法”在中國畫中叫構圖、布局,在山水畫創作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決定畫面好壞的前提條件。在傳統山水畫創作中,皴法、墨法、章法、水法等技法是在特定的山水空間和風景環境下借助于水溶性國畫顏料進行的一次性創作活動,作品完成后即使在藝術家身后仍在一定的時間內存在。一件山水畫作品通常因為是某位藝術家唯一的一件作品而成為不朽之作,雖然新媒體圖像藝術下的高真仿品的存在,但很難肯定它的藝術價值。新媒體圖像藝術是以二維圖形輸出,從構圖形式上與山水畫創作中的構圖形式相似,都遵循均衡與對稱、對比與協調、節奏與韻律等構圖原則。前者更多的展示其多元、程序型,可以直觀的明確圖形之間的位置和關系,把分散或零碎的形象重新組合構成新的圖形形象,而后者展示的是生動、變化型,在實踐的創作中是多種不確定性和偶然性。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是動態構圖而后者是靜態構圖。
新媒體圖像藝術成功地運用軟件構圖、布局,豐富了山水畫創作中“章法”的選擇,取締了繁復的構思過程,畫家不再奔走于真實山水之間,提高了山水畫家的創作效率,使山水畫創作中創意更加準確、鮮活、生動,并且畫家依靠軟件呈現構思,可以迅速檢驗創作的預期效果。新媒體圖像藝術通過數字技術的出現以及網絡媒介的互動,使得畫家們不必投入大量的精力寫生來收集素材以滿足自己創作的需求。
2.新媒體圖像藝術對山水畫創作形式的影響
首先,新媒體圖像藝術的出現釋放了山水畫家的想象力,把山水畫創作從寫生提升到創作的各個層次的具體呈現。在這個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絡為媒介進行信息傳播的時代,新媒體圖像藝術傳播特性比山水畫圖像傳播更加具有優勢。受眾通過新媒體能更加迅速、有效、直觀地理解圖像并獲取需要的信息,計算機語境下的圖像、線條、色彩、構成成為當代山水畫家收集創作素材的首要途徑。新媒體圖像藝術的構成方式和手段激發了藝術創作者的思維,當一些山水畫家正為形式創新感到困惑時,新媒體圖像作為信息時代的新型藝術形式,被有目的、有選擇地運用到當代山水畫的創作中,大大豐富了藝術圖像素材的采集信息。當代山水畫創作的源泉除了來源于“自然”還可以來源于“圖像”,畫家和受眾的審美理念也隨之進行了重新整合。新媒體圖像藝術的特征使山水畫的傳播、展示、接受有了更為廣泛的方式。與傳統山水畫的傳播媒介比較,新媒體圖像藝術的傳播形式由多元化、多渠道方式取代了統一、單調的形式,信息開放的時代加速了繪畫藝術信息的傳達,使之更富有藝術情趣。同時,在新媒體圖像藝術的傳播中,欣賞者由被動變為主動,純粹是直接的、不間斷的交流,拓展了藝術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媒體圖像藝術的數字化和模擬性使山水畫的創作以多元方式重新整合、延伸的空間無限擴大,地域和文化的差異也將隨著網絡時代的應用逐漸縮小,“全球化”的模式已成必然趨勢。
目前圖像處理軟件在山水畫創作中被廣泛應用,例如Photoshop和Adobe系列以及非主流的美圖,彩影系列,這些圖像軟件的使用一方面豐富了山水圖像的選擇,另一方面畫家可以利用圖像處理快捷、效率、直觀的優點,對山水畫創作的形式進行構思,并且可利用圖像軟件迅速成像的技術檢驗創作的成品是否能達到預期的美學效果,如此著實提高了創作的效率,使山水畫創作中創意更加鮮明生動,這不僅深化了山水畫藝術,也促進了繪畫與技術、設計相結合研究方法的出現。
3.山水畫創作觀念在新媒體圖像藝術中的體現
新媒體圖像藝術在技術、形式、理念上以一種超前的“前衛藝術”形態出現,強調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它的發生、發展不能脫離傳統繪畫的因素和觀念。受傳統繪畫的影響,新媒體圖像藝術具有一般繪畫作品的藝術性,比如形象性、情感性、審美性等,還具有自身獨特的參與性、技術性、互動性等。總之,新媒體圖像藝術創作中始終貫穿傳統繪畫的創作理念。山水畫作為我國傳統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特有的表現形式是新媒體圖像藝術無法取代的,點、線、面、構圖、色彩仍然是新媒體圖像藝術中的基礎造型。新媒體圖像藝術中的山巒映帶、草木澤生、飛瀑流泉等圖像是動態的,山水形態的直觀傳達至關重要,造型的寫意性也必不可少。寫意是山水畫創作的基本觀念,寫意可以高效率的呈現創作者的思想,這也是原創階段的需求,將原創性的山水景象完整地以新媒體圖像藝術的形式呈現出來。山石的陰陽向背,水木的婆娑倒影決定光線的運用在新媒體圖像藝術中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創作者理解山水的光影關系,這就必須具備較好的藝術心理定勢、藝術修養,理解傳統繪畫創作觀念對于數字媒介和技術的影響。色調在新媒體圖像藝術中起著點石成金、如虎添翼的效果。在山水畫創作中,畫家需要不斷地調配顏色,在整體色調中考慮山石樹木的顏色融合、畫面色調的濃淡深淺等綜合因素,使畫面水天一色、清新怡人。在新媒體圖像藝術中,圖層的展現不是完全依靠計算機技術,而是通過作者自身對色調調配的理論理解。可見,新媒體圖像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山水畫創作觀念中的諸多因素。
藝術家在新媒體圖像藝術創作中,能夠嫻熟地運用山水畫創作中的因素,具備較高的繪畫理論及實踐素養,對于新媒體圖像藝術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這將提高新媒體圖像的藝術性,弱化因其技術性帶來的僵化呆板。
三、新媒體圖像藝術與當代山水畫藝術的交融發展
1.新媒體圖像的“分解重構”方式與當代山水畫藝術的交融
眾所周知,新媒體圖像藝術的諸多因素也深入到山水畫創作的形式語言中。從創作方法上看,“分解重構”的方式隨著新媒體圖像創作的藝術化深入將成為了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這里的“分解重構”是當代山水畫創作中常用的表現手法,即對山石、樹木、場景進行重構、再現。以我同門師姐畢可燕的山水作品《夢幻山水》為例。畢可燕談及自己的作畫過程是這樣描述,“在頭腦中有了大致的意味和布局的前提下,用水和淡墨潛意識地在宣紙上潑、倒、甩、點,留下一些奇怪而抽象的斑斑漬跡……再把這些偶然性的墨痕加以整理、分割、成形,把抽象的具象化,無理的合理化。”她的作品中時斷時續重復的山石、樹木的形象,通過有意識的傳統技法進行重構、再現,無論將“分解重構”的方式置于何種山水境界之中,畫面感始終保持在無形、有形解體和重構的氛圍中,并在此基礎上加上了夢境、幻境的景象賦予山水畫新的內涵,用自己心中的“夢幻山水”來闡釋對生活、人生的理解。畢可燕所畫的“夢幻山水”形象是她對現實山水形象的“寫照”。她借助數碼產品記錄、拍攝山水圖像,并將這些圖像進行“意象”圖形處理、編輯,將電子符號記錄和保存在電子系統中,顯示出攝像與視覺藝術的關聯性,最終生成自己所需的素材。隨著山水畫創作實踐的不斷深入,新媒體圖像藝術與現代山水畫創作之間還有更多交融發展之處。新媒體圖像藝術是一種走在時代前列的新興藝術,不論其如何的前衛卻始終蘊含著傳統繪畫藝術的精髓;現代山水畫將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高度,這也許是新媒體圖像藝術向現代山水畫美學的當代重構所發出的迫切需求;由新媒體圖像藝術引起現代山水畫藝術在形態、理念、形式、傳播等諸多方面的重構,不斷促進自身的演變,開拓出更寬、更廣的發展空間。
2.新媒體網像藝術與現代山水畫藝術形式感上的相輔相成
“隨著計算機的微型化,20世紀70年代以后出現的新媒體藝術在表現形式方面呈現新的趨勢。”從形式感上探討給藝術創造帶來了新的表現空間,是引起審美觀念深刻變化的問題:技術與藝術之間的關系對創作究竟有何影響?作為一名山水畫家,我清晰的感受到山水畫創作中,技術是一個重要的創作手段,技術恰到好處的運用可以提高創作者的工作效率,使藝術形式的表現呈現多元表現方式的整合局面。我在創作山水《湘山千嶺溪水秋波》時,為了豐富山石肌理的質感表現,使用了新媒體圖形軟件Photoshop,嘗試模仿攝影圖片中山石的肌理材質,對傳統媒介產生的圖像進行修改、分割、變形、合成生成新的圖像,作為表現刻畫山石質感時的參照,最終豐富了傳統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表現力=通過新媒體圖像技術優化山水畫中山石肌理、質感的表現,但是創作的藝術性手法還是以毛筆繪制山石的為主,借助一些化學制劑的運用營造豐富的山石肌理效果。因此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圖像軟件帶給繪畫的幫助不應該是架上繪畫的擱置,創作的本體仍然以傳統繪畫的元素和審美形式為主,技術帶給傳統繪畫表現的極大自由,新媒體圖像藝術與現代山水畫藝術形式感上始終相輔相成。新媒體圖像藝術的應用是信息時代下技術對藝術的沖擊。一幅山水畫從布局、章法到勾、皴、點、染各種技法的完成,呈現給觀者可居可游的景象,能夠引起欣賞者的共鳴,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作品完成。“藝術欣賞中的共鳴現象,會因不同藝術門類的藝術語言方式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傳統山水畫中所蘊含的情致以及帶給欣賞者的震撼、共鳴是新媒體圖像藝術所無法取代的。
四、結論
“現代科技與IT技術的高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創作的機會。特別是在視覺藝術的表達形式上。”在當代山水畫的審美領域中,出現了借助新媒體圖像藝術進行創作的藝術作品。由數字圖形技術溝通了新媒體圖像與山水畫,從某種意義上,不僅是視覺藝術在技術層面的深入,同時也是山水畫創作在工具材料、技術層面的突破;我們必須承認新媒體圖像藝術在山水畫創作中的應用是個新生領域,信息時代的科學技術給予了二者巨大的生長空間,同時新媒體圖像藝術的發展也對山水畫創作形式與方法的革新產生深遠的影響,它使中國繪畫將以嶄新的視覺形象創造出諸多前所未有的藝術奇跡。
(責任編輯:徐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