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舒月



摘 要:經過將近兩年的實踐,對理解單的觸動很大,于是在今后的教學中著重對理解單的設計使用進行了思考與嘗試。在實踐與探索中,精心設計理解單,與課堂教學接軌,是一種促進“教”與“學”關系發生根本性轉變的行之有效的辦法。理解單的設計,主要立足于“學”,因為它是供學生學習使用的,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拐杖和鑰匙。學生的“學”貫穿于教學始終,所以理解單的使用途徑應該是靈活的、廣泛的,不僅僅局限于課前。教師可以根據理解單的使用途徑將之分為課前預習理解單、課中理解單、課后鞏固理解單,根據學生、文本、教師的實際需要,靈活巧妙地設計運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理解單;設計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是基于學生和學生之間的積極的相互作用而實施的教和學。詹姆斯·麥克米倫在《學生學習的社會心理學》一書中指出,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能準確地交換信息,形成同伴之間的接受和支持,引發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情緒投入和承擔義務,有利于產生發散性思維,有利于學生利用他人的聰明才智體驗學習的成功,能降低對學習失敗的恐懼。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技術是明確并履行個人職責、掌握合作技能;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技術則是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設計合作理解單,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其中,合作理解單是一張功能性的菜單,它的作用是明確學習的程序、內容,反饋學習情況。“合作理解單”的設計綜合反映了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能力、對學生學習心理的認識程度和數學學科教學通識的實踐能力。
一、學習單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和基本模板
學習單的基本模板:
前測理解單(【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嘗試應用】)
進階理解單(【鞏固練習】【拓展應用】【自我小結】)
反饋理解單(【課堂檢測】)
二、理解單的設計案例
學習內容:案例九年級上冊《圓》
學習單的設計:基本模塊中的部分內容
前測理解單:
【學習目標】
1.理解圓的有關概念;
2.經歷探索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的過程,會運用點到圓心的距離與圓的半徑之間的數量關系判斷點與圓的位置關系。
【自主學習】
1.圓的定義及表示方法
(1)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圓的表示方法:以O為圓心的圓,記作“ _____________ ”,讀作“ _____________”。
2.在平面內,點與圓的位置關系
(1)圓上的點_____________ 也就是說,_____________ ;
圓內的點_____________ 也就是說,_____________ ;
圓外的點 _____________ 也就是說,_____________ ;
(2)歸納、總結:如果⊙O的半徑為r,點P到圓心O的距離為d,那么:
點P在圓內_____________ ;
點P在圓上_____________ ;
點P在圓外_____________ 。
符號“?圳”讀作“等價于”,表示從左端可以推出右端,從右端可以推出左端。
前測理解單是激發學生思考的催化劑,教師在課前讓學生通過微視頻的觀看以及自主閱讀書本和課外書上內容以及對知識的理解完成前測理解單,設計時要抓住最根本的,精心設計最基本的概念和相關知識點,讓學生學會梳理歸納和總結知識,習題的設計要有梯度。自主學習的板塊設計先嘗試讓學生理解圓的兩種定義以及表示方法,再明確點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以及相關的符號語言書寫。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的引導對本節課的基本知識點達到理解和鞏固的程度。嘗試應用的板塊設計讓學生畫圓,將感性認識和理性理解相融合,能用集合的觀點將平面內的點分為三類,對于點與圓的位置關系讓學生體會數與形之間的內在聯系。
進階理解單:
【拓展應用】
如下圖, 在△ABC中,∠C=90°,AC=4 cm,BC=3 cm,以C為圓心,r為半徑畫⊙C.
(1)若A,B兩點都在⊙C內, 則半徑r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 。
(2)若A,B兩點都不在⊙C內,則半徑r的取值范圍是 ______。
(3)若A,B兩點中只有一個點在⊙C內, 則半徑r的取值范圍是 _____________ 。
進階理解單是學生思維的碰撞,設計層層遞進,巧妙相連?!斑M階理解單”的設計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方法總結”的過程加深對本課重點的理解,達成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堂上充分把學生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以及組員展示相結合,讓學生反客為主,不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人人參與、思考、討論、探究,讓課堂不再是少數優秀生的表演舞臺,學生平等參與課堂討論與發言的機會,自己不會的主動請求同學幫忙,在合作過程中領悟不同的方法,取長補短,讓每位學生都有所收獲。鞏固練習的板塊設計讓學生進一步將所學圓的知識鞏固提升,創造讓學生勇于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其中“一個點到圓上的點的最大距離是8,最小距離是2,求半徑”的題目,給了學生很多思考和探討的空間。課堂上小組成員為此激烈討論,畫圖言說,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在思想傳遞的過程中,增加了彼此交流的機會和與老師交流的機會,自己表現的機會比以前多很多,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優化了學習方法,增強了學習能力。拓展應用的板塊設計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最佳體現,本題的設計兼顧到數學學習中重要的思想方法——數形結合,由圖形的位置關系決定數量關系,由數量關系判定圖形的位置關系。學生在討論該題時,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解。
反饋理解單:
“當堂反饋”部分讓學生完成課堂內容的檢測,檢查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掌握情況、當堂反饋學習效果。此部分的題目設計,主要是針對基礎內容的掌握,以及時間的把握,讓學生能熟練地在5~7分鐘內把所學的知識鞏固補差。
三、如何利用學習單幫助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類型的學習單,才能達到實際效果。學生自主學習新課內容,前側理解單提前發下去作為作業,因此前測理解單的設計要考慮所有知識點的涵蓋和相關聯系,讓學生能夠小組合作討論所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歸納總結重點、難點。課堂上老師要根據學生的錯誤讓學生說明所學知識點,并具體分析其他同學的錯誤之處。小組成員要互相幫助,互相糾錯,討論之后的分析才能更加有理有據。進階理解單是鞏固題、提高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合作完成,同伴之間能夠互相點撥,取長補短,鼓勵同伴上講臺展現自己,勇于發言,大膽爭論,同學之間加深了解和競爭。最后5~6分鐘學生完成反饋理解單,小組積分。反饋理解單的設計要達到班級大部分學生能掌握的程度,積分要體現團隊之間的競爭,積分后小組合作共同贏得小組最佳稱號,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課后小組長也可以根據小組成員檢測內容給予幫助,及時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
學習單使用的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運用,筆者發現一張張學習單給我們帶來了微妙的變化,促進了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學習單的設計滲透了教師的教學思路與意圖,學生可以根據學習單促進知識點的落實與鞏固,這種方法比直接學習教材更直觀、簡潔,同時也方便教師通過學生完成學習單的情況及時了解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就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在理解任務單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有效地促進了教學目標的落實,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習單是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的具體操作單,直接決定著學生的收獲與發展。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時,一方面考慮了學生的興趣意愿所指,另一方面強化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學生完成了“任務”,獲得了滿足感,增強了自信心,從而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望,學習興趣更加濃厚,提高了學生自學的能力。如果說學習任務是起點,學習目標是終點,那么良好的學習方法的引領是保證學生高質量完成學習任務、順利達到學習目標的捷徑。學習單是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的具體操作單,是學習任務的指導與細化,是潛移默化地滲透學習方法的極佳載體。課前、課中、課后各類型學習單的合理使用,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究,學生的參與意識得到了增強,變“學會”為“會學”。我們在設計各種學習單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使用過后發現收獲很大。
參考文獻:
[1]RF斯萊文.合作學習與學業成績:六種理論觀點[J].王紅宇,譯.外國教育資料,1993(01).
[2]陳月波.七彩漂流瓶 牽動學生心:例談學習單有效使用[J].課程教學,2014(0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