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積極心理學是專門研究關心人的優秀品質和美好心靈的心理學。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積極心理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人格特質,通過情感的互動、興趣的激發、成功的體驗三方面挖掘學生潛能,引導學生體驗物理學習帶來的喜悅和快樂,從而形成“知學、樂學、好學”的良好學習品質,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物理教學;情感;興趣;成功
高中物理難學,許多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甚至懼怕物理。如何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學習物理,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習物理的效率,這是物理教師應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在物理教學中要學會融入積極心理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激發學生的積極品質,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積極心理學是專門研究關心人的優秀品質和美好心靈的心理學,實際上,積極心理學就是讓人們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逆境,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在學習中增強適應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的一門學問。從一定意義上說,積極心理學提倡積極人性論。它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這也是我們教育的真諦。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積極心理學中的相關理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人格特質、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引導他們體驗物理學習帶來的喜悅,從而形成“知學、樂學、好學”的良好學習狀態。下面談談筆者在教學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的幾點做法與體會。
一、情感的互動——用心靈感動心靈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積極豐富的情感能促進認知過程、意志過程,使人的個性品質得到全面發展。由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情感必然成為影響學習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教師作為教學的引領者,要善于觀察分析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現他們的優缺點,然后有意識、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關愛學生,讓學生感到受重視、受信任。這種潛移默化的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上進心。
如班上的小×同學非常聰明但不愛學習,意志力不夠、行為規范差,物理課常打瞌睡甚至趴著睡,作業潦草應付,晚自修愛走動講話,對老師的教育虛心接受但堅決不改。于是,我有意地親近他,有意識地與小×交朋友:“小×,幫老師發作業”“小×,老師晚自修下班幫忙帶一份飯”……通過與他拉近心理距離,我發現小×樂于助人,孺子可教!課堂上常提問他,課后多關心其作業完成情況,多做批注:有時是鼓勵的話,有時是錯誤的糾正;有時利用晚自修下班進行交流與輔導。家校聯系常向其父母夸獎小×。漸漸地,我發現小×上課認真多了,會主動問問題,鉆研能力不斷提高,學習成績進步很大。
師生情感的互動,有利于老師像朋友一樣地關心、欣賞學生。如何調動師生的情感?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重視情感交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對學生抱著熱情、信任的態度,當學生從教師那里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摯愛、積極的期待時,他就會有一種受到信賴、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從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賴和愛戴,進而努力將教師的教誨轉化為行動,從而實現教師的期望。師生的情感交流是互動的,形式、途徑多種多樣,教師可以經常到教室和宿舍走走看看、與學生聊聊天、指導學生活動、有時與學生一起運動等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及加強情感交流。筆者發現:當一個學生在被你認同、尊重關愛后,他就會有驚人的潛力和爆發力。
2.正確評價學生,善于挖掘學生的閃光點
積極心理學表明:一個人在一般情況下只能發揮其能力的
20%~30%,如果受到充分激勵后可發揮到80%~90%。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發現美的眼睛挖掘學生的積極因素,對學生進行
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引導學生充分發揚自身的優點,積極面對自身的不足,揚長避短,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營造一個積極和諧的氛圍,提高學生的自我認同感、自我價值感。
二、興趣的激發——用興趣愉悅學習
興趣是良好的心理品質之一,也是學生學習、做事的內在動力。積極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物理成績與本學科的興趣呈高度正相關。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部分,它使人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全神貫注地學習,迅速而牢固地掌握知識。愛因斯坦認為:“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理亦源于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制造課堂興奮點,激發學生樂學的興趣
古人云:“教未見其趣,必不樂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科教學的任務之一。課堂導學首先就要導興趣,如上“靜摩擦力”這節時,筆者請學生演示“筷子提米”,形成懸念后,引導學生思考進而引入靜摩擦力。再如,上“兩種豎直圓周運動”時,出示一個大的透明飲料杯,當場加滿水,演示“瓶口朝下水就倒出”的生活現象,然后我賣個關子說:“老師是個魔術師,有辦法讓瓶口朝下而水不流出,而且是轉到圓周最高點,讓學生拭目以待!”頓時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接著我演示了“水流星”實驗,還請學生上臺演示,掀起了學習的第一個興奮點。
當然,學生不可能在課堂45分鐘內保持同等強度的注意力,心理學指出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總是不斷交替出現的,這就要求教師在一節課內要善于穿插多個課堂興奮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個興奮點可以是演示實驗、學生隨堂實驗,或與課題有關的幽默和笑話,也可以是生動有趣的物理故事,或一些有關物理的科學前沿技術,如“靜摩擦力”這節,我在課中間還穿插了用軟毛掃帚演示突破“相對運動趨勢”,學生隨堂分組實驗突破“靜摩擦力的大小”引入最大靜摩擦力,通過視頻播放靜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用等等。通過這幾個興奮點的調動,使得學生整堂課精神飽滿、學而不累。
2.捕捉思維閃光點,增強學生好思的興趣
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演示實驗、隨堂分組實驗、科學家的故事、教學掛圖和模型、課件動畫等有效方法吸引學生。設置層層深入的物理問題進行討論交流,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激發學生好思的興趣。比如,上“楞次定律”時,筆者先請兩位學生比賽“誰的反應快”——演示“鐵珠及強磁性珠先后穿過銅管的運動情況”的實驗,學生觀察到兩珠下落時間明顯不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不同?”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引入新課。接著利用分組實驗探究“感應電流的方向(規律)”,利用問題及實物投影,課件模擬動畫展現實驗數據尋找物理規律,再通過例題演練、演示楞次環、跳環實驗,加深學生對楞次定律的理解。整節課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激發學生層層思考,學生反映能較快地理解了“楞次定律”這個教學重難點。
三、成功的體驗——用成功舞動斗志
心理學家蓋茨說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成功的努力。”對于具有好勝心的高中生來說,點滴的成功都將促使他們樹立持續探索、不斷創新的自信心。如班上的小×同學物理好英語差,物理常考年段第一第二,英語常考三四十分。他上物理課時精神飽滿,眼睛發亮,課外還自己鉆研高考題庫,整天追著老師探討高考題。同學也常追著小×問物理問題,他是班里的“物理小老師”,是老師的得力助手。
1.學會贊美,激發學生潛能
老師要學會贊美,善于挖掘學生的優點,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在班級可以設立“優點單”,讓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也看到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贊賞,將“我能行”的潛能不斷激發出來。老師通過培養學生成功的積極心態,讓學生明白:成功是相對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標準。成功更多時候是自己現在與過去的對比。對一個學生來說,十分是成績好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可能就是很大的成功。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利用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去思考,讓他們不斷品嘗成功的喜悅,增強對本學科的興趣,增強自信,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2.分層教學,讓學生體驗成功
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如課堂教學中的討論發言、例題、測試、實驗操作等活動,通過設計有層次的問題和練習,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收獲思考的樂趣。老師要注重鼓勵性提問,注重對學生作業、測試適時肯定及批注,適時開展個別輔導,在班級成立學習小組互幫互助。每天的校本作業要針對學情精心編制,從易到難,從基礎到提高層層夯實。每次考試控制難易比例,不打壓學生自信心,只要平時認真落實的學生便能及格。成立物理興趣小組,使學生表現自己,鼓勵學生參加小制作、小發明和課題研究活動。創造一切機會讓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成功體驗,增強他們學習物理的自信心。
積極心理學倡導人們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人與事,學會激發每個人自身所固有的或潛在的積極品質和力量,從而使每個人都能順利地走向屬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物理教學中滲透積極心理學,通過激發學生的積極品質和美好心靈,有利于學生人格情感的培養和道德品質的塑造,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提高興趣,從而形成“知學、樂學、好學”的良好學習品質,讓學生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尤良芳,董忠.中學物理教學概論[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2]Alan Carr.積極心理學:有關幸福和人類優勢的科學[M].2版.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09.
作者簡介:蘇素萍,1976年7月出生,福建廈門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物理教學應用。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