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體育院校《音樂欣賞》課程教學新思路
郭丹
(吉林體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該文旨在結合體育院校學生實際,圍繞體育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加強體育院校《音樂欣賞》課程教學,最大挖掘課程的人文內涵、最大體現課程的人文價值、最大發揮課程的人文功效;尋找一種全新的《音樂欣賞》教學思路,以期為體育院校的音樂教育探尋新的發展方向,提供新的發展依據,使教育的本質得以更好地體現。
體育院校 音樂欣賞 課程 教學
“重技能輕文化,重科學輕人文”。這已經成為我國當前體育高等教育的一個硬傷。通過科學的課程設置,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探索教學新思路,使教學回歸本質,是體育院校音樂教師在新背景下的重要任務。
在全國普通高校都在普及藝術教育的大潮下,《音樂欣賞》課作為公共藝術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綜合性的內容、感染性的魅力,作為一個教育載體承載著完善人格,提高修養,修煉人性的重要功能,這是一個教育回歸的有效途徑。體育院校作為普通高校中的專業院校,其《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既要有普通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共同特征,還要具有體育院校的獨特視角。
在近10年的公共藝術課程的建設和發展中,體育院校的《音樂欣賞》課程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和提高:課程體系日趨完善,教學體系逐漸獨立,基本走上常規教學的軌道。但是由于教學對象的特殊性以及專業的特殊性,體育院校的《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著藝術的審美教育功能的實現。
1.1教學內容單一化
體育院校《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以欣賞具體的音樂作品為主,缺乏音樂欣賞的理論知識和基本音樂常識的教學,教學內容較為單一。沒有對旋律、節奏、和聲等音樂語言的掌握,缺乏對各種樂器的音色、特性、分類的了解,單純地欣賞音樂,只能滿足低層次的感官享受,達不到情感欣賞階段,更達不到理智欣賞層次。這種教學對音樂理論基礎薄弱、音樂常識匱乏的體育院校學生來講,無異于鴨子聽雷,不知所云,更無從感知音樂作品中的人文價值。單一的教學內容,使《音樂欣賞》教學猶如空中樓閣,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1.2教學方法專業化
在體育院校承擔《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大多畢業于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這些教師由于對體育院校的學生及其專業不是很了解,其教學方法基本照搬自己4年音樂專業學習的模式,從作者簡介、創作背景、曲式分析、音樂要素分析等幾方面進行分析和講解。這種專業化的教學方法對于體育院校的學生來講只能有一種結果,就是“水土不服”。對于體育院校的大學生而言只是簡單的知識記憶,不能真正發揮《音樂欣賞》課程在提高人文素質、培養審美情操、豐富情感體驗的功能,使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1.3教學目標技能化
專業化的教學方法使教學目標本末倒置。對于體育院校的大學生來講,《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目標并不在于讓學生掌握多少音樂技能,音樂專業知識的掌握次要于對音樂的感受和感悟,更多的音樂專業知識在體育大學生的實際應用中基本不能發揮作用。而對節奏的感知和律動,對音色的移覺感受,對旋律的情感體驗以及對音樂作品中表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文價值才是教學的重點。因此,技能化的教學目標偏離了體育院校的音樂教育目的,阻礙了音樂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針對體育院校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結合《音樂欣賞》課程的性質,《音樂欣賞》課程應該探尋一種突出人文價值的教學思路。因此,教學素材的選擇與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在選取教學素材時,主要以作者和作品的人文內涵為出發點進行選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側重結合教學選材深入挖掘人文價值。
2.1教學素材的選擇
2.1.1作品選擇以形象音樂為主
這里所說的形象音樂,主要是指音樂形象突出的標題音樂。音樂具有形象性和抽象性。體育院校的學生由于對器樂作品接觸甚少,對古典音樂作品也有一定地抵觸。如果選擇那些無標題音樂,選擇形象性模糊的作品,將大大降低學生的欣賞熱情,為學生的學習增加不可逾越的難度。因此在音樂作品的選擇上就要特別注意。比如:法國著名音樂家圣·桑的《動物狂歡節》、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都是非常適合的西方音樂作品。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選擇也可以遵循這樣的原則,選擇嗩吶獨奏《百鳥朝鳳》、笛子獨奏《鷓鴣飛》這樣的作品。
2.1.2音樂家選擇以學生熟悉為要
學生對熟悉的音樂家只是知道大概,但是對音樂家的生平以及音樂風格等卻知之甚少。所以,以學生熟悉的音樂家入手,可以增加學生的求知欲望。在介紹音樂家的時候要擺脫專業化的大事記式的講解,而應該突出故事性,通過講故事,使學生了解一個活生生的人,了解音樂家生平對其創作風格的形成有什么樣的影響,了解音樂家的思想情感,了解音樂家的情懷。比如:將維也納時期的“音樂三杰”——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放在一起介紹,將他們的生平作以對比,將其音樂作品的風格作以對比分析,3位音樂家的情感表達方式對其音樂創作的影響不言自明。這樣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人性的偉大與光輝。
2.2教學方法的應用以人文價值為要
《音樂欣賞》是途徑而不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普遍聯系的觀點,將音樂與哲學、文學、美術、科學、情商等因素結合起來,使音樂欣賞成為知識的融合。以這樣的教學思路深挖教學素材的人文價值,使學生通過欣賞音樂作品,培養對社會、對人、對事物的科學認知和辯證思考的能力。
2.2.1立足經典,通古博今——最大挖掘人文內涵
一定的距離;繼而,提升手臂肌肉的力量,擴張手臂,在身體的側前方,進行擊球;最后是需要在運動過程中,保證自己擁有一個放松的節奏,不能過于緊張,只有放松才能發揮自己的力量水平。
而擊球力量的訓練,在乒乓球的運動過程中,講究的是技巧性,通過技巧的訓練,讓小的力量,激發出無限的力量,繼而提升打乒乓球的技術水平。“擋球與推擋技術”是乒乓球教學的基礎課程。按照乒乓球的實踐操作,其主要包括擋球,快推,加力推,以及減力推。根據對力量的控制要點分析,加減力推是力量控制的要點。只有掌握了推擋過程中的力量控制技術,才能在打乒乓球的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比如對于加力推的技術練習,要求擊球點的位置偏高,并且球拍后撤上引,發揮手臂的力量,將全身的力量集中到一點,準確把握擊球的時機,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慢,只有這樣,才能加大回球的速度與質量,而這類回擊方式主要是用于對付速度較慢,旋轉較弱的上旋球,這也是日常我們在打乒乓運動中,經常遇見的球形。
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提煉日常遇到的基本球形,讓學生分組進行反復的練習。課堂本是掌握知識的地方,雖然反復的基本練習有些乏味,但是當學生掌握后,就會成為快樂的源泉。
2.3注重競技性戰略戰術的培養
對于競技型的體育運動項目而言,除了自身基礎技術要領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戰術知識。對于乒乓球,常見的戰術有接發球戰術,對攻戰術,搓攻戰術,以及發球搶攻戰術。不同的戰術應該根據實際對戰環境而定。在打乒乓球的過程中,我們經常看見兩方人員,形成持久性的對攻。為了打破僵局,就需要我們應用對攻戰術。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穿插這樣的戰略戰術的講解。讓學生在訓練中掌握戰略戰術。
對攻戰術,其特點是以實際對戰環境為主,根據戰術分解,其包括,壓對方反手,壓左調右,壓左等右,調右壓左,壓反搶攻等技術擊球。以壓對方反手為例,其主要針對對手反手較弱的特點進行的戰略計劃。壓反搶攻,主要是應用加減力量的方法,壓制對方反手、中路后,以此達到戰領主動權的目的。在實施壓反手的過程中,可采用推擋,反手攻等擊球方法,并且在實施過程中,需要主動去制造機會,使得自己的站位成為側身位前,而不能就地等待。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會針對對攻戰術的特點,結合基礎知識的內容,整節課的1/3的時間,都會讓學生對“壓對方反手”戰術進行對練掌握。并且在訓練過程中,要求學生對以前學過的技術進行靈活運用,以此來提升其對戰略戰術的應用水平。
乒乓球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學的設計實施過程中,我們應該圍繞乒乓球技術特點,進行教學的穿插設計。比如在接球訓練中,穿插站位,移步,攻防知識。通過點滴積累,提升學生的乒乓球技術水平,學生通過技術知識的武裝后,方能體會到乒乓球運動的真正快樂。
[1]許翔翔.高校乒乓球選修課教學改革初探[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11):21-22.
[2]焦獻策.高校乒乓球選修課的分析與研究[J].學理論,2011(31):210-212.
[3]王亮.普通高校公共體育乒乓球選修課改革探析[J].運動,2012 (19).
G807.3
A
2095-2813(2015)12(b)-007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5.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