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玲++劉美鳳



摘要: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學系統專業在全美享有很高聲譽,為美國乃至全世界培養了大量教育技術人才,其在人才培養和課程設置方面有著成功的經驗。該研究旨在系統地調查和展示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學系統專業人才培養和課程設置的情況,通過深入分析與比較,揭示其人才培養的理念和特色。
關鍵詞: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學系統專業;課程設置
一、研究背景
美國作為教育技術領域的發源地,對教育技術的發展起著引領性的作用。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機構,為社會培養并輸出大量人才。美國教育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高校培養的高質量教育技術專業人才。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簡稱FSU)作為一所很有活力的研究型公立大學,是美國教育技術的學術重鎮,其教學系統專業(Instructional Systems,簡稱IS)為美國乃至全世界培養了大量優秀專業人才。因此,深入剖析佛羅里達州立大學IS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將對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課程設置提供一些啟發。
本研究采用網絡調查法、訪談法和內容分析法等,從教師及學生、課程設置依據、培養目標、培養層次與課程設置等方面對佛羅里達州立大學IS專業課程設置情況進行深入分析。
二、佛羅里達州立大學IS專業課程設置情況
IS專業下設在FSU教育學院的“教育心理與學習系統”系。其以“通過應用多學科的理論改進教學、學習和績效”為使命[1],提供哲學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和證書教育。其中,教學系統哲學博士包括“績效技術”、“教學設計與開發”、“學習科學與技術”和“項目評價”四個方向;碩士學位下設“教學系統”、“遠程學習”和“績效改進與人力資源開發”三個專業(均可在校和遠程學習);證書包括“績效技術”和“在線教學開發”兩種。本研究只分析博士和碩士層次的課程設置,對證書教育將另撰文探討。
這里曾經匯聚了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著名學者——包括摩根(Robert M.Morgan)、加涅(Robert M.Gagne)、考夫曼(Roger Kaufman)、迪克(Walt Dick)、布蘭森(Robert Branson)、韋杰(Walter Wager)和凱勒(John.M.Keller)等人。此外,還聘請過一些著名專家作為兼職教授,包括梅瑞爾(David Merrill)、羅塞爾(James D.Russell)和伊利(Donald P.Ely)等人。這些大師級人物的思想財富和研究積淀為IS奠定了深厚的學術底蘊。有數據表明:IS在1988年全美教育技術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機構排名中位居第二(僅次于印第安納大學)[2];在Larson(2004)對150多位工商企業教學設計師的一項關于“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調查中,該專業位居全美第一[3]。另外,Reiser等人于2005年對美國教育技術學專業教材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使用最多的五本教材中,有三本的作者在FSU,他們分別是Walter Dick、Marcy Driscoll和Robert Reiser。
(一)教師和學生
·比較教育·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學系統”專業課程設置研究
目前IS共包括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德里斯科爾(Marcy Driscoll)在內的9名專業教師,他們的研究涉及學習理論、遠程教育與學習社區、教學設計、績效技術、在線課程設計與開發和數字游戲等方面。這些教師除了在IS承擔教學以外,還在FSU著名的學習系統研究所(Learning System Institute)承擔項目領導與研究工作。IS專業生源廣泛,當前IS專業共有在校生約100人,碩士生和博士生幾乎各占一半,其中有很大比重的學生來自其他國家。[4]
(二)課程設置依據
IS并沒有像美國其他人才培養機構那樣參照一些專業協會標準來開發或設置課程,而是自己開發了一組教學系統專業能力素質列表,共包括分析、設計與開發,教學系統能力,技術整合與媒體應用,評價與研究,管理與實施,溝通六大類及若干能力項。[5]這組能力素質是IS開設課程、評價學生(尤其碩士生檔案袋評價)以及評估專業有效性的主要依據。
(三)培養目標
碩士專業主要為工商業界培養相關人才,要求學生具備企業知識和管理實踐、績效技術實踐以及堅實的設計/開發基礎。[6]IS下設三個專業:“教學設計”專業,要求學生掌握教育/培訓項目的理論,具備設計、開發、利用和管理項目的能力;“遠程學習”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在線學習課程的相關理論,學會設計、開發、利用和管理項目;“績效改進與人力資源開發”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工作場所績效問題的相關理論,培養針對績效問題設計教學或非教學方案以及開發、實施和評價方案的能力。
博士學位要求學生學習教育和培訓項目的理論基礎,接受教育和培訓項目的設計、開發、實施、評價和管理的應用培訓。技能范圍從需求評估、工作分析到教學設計、多媒體開發與評估。據IS的一位教師估計:“50%的博士生畢業后進入學術機構,另外50%會在工商業、政府、軍事等部門工作?!盵7]IS各專業具體情況見表1。
(四)課程設置情況
1.IS理科碩士學位課程
IS碩士生以課程學習為主,不需要做論文,要求完成36學分。針對不同專業及能力要求,IS為“教學系統”、“遠程學習”和“績效改進與人力資源開發”三個專業分別提供了一套課程。
2.教學系統專業和遠程學習專業
教學系統專業和遠程學習專業有著共同的課程基礎(見表2),在必修課和選修課上要求完全相同,主要區別在于各自的專業基礎課——“教學系統趨勢與問題”和“計算機課件開發”。
“教學系統趨勢與問題”、“教學系統導論”和“系統化教學設計導論”三門課程作為IS的入門課程,介紹教學技術的定義、內涵、教學設計相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這些原理開發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可將這三門課程看作教學系統“原理性知識”類課程;“計算機課件開發”利用網絡和多種課程管理系統,學習開發教學課件所需的理論和技術,并利用相關理論技術,開發出符合課程規范和教學設計要求的課件,可看作技能操作類課程。
另外,還開設了“教學認知與學習理論”、“調查與測量”和實習課,其中,“教學認知與學習理論”要求學生“學習有關學習、認知和教學的相關理論并在教學情境中應用這些理論……判斷每個理論應用的最適合的情境”,它可看作是學習基礎課程。實習課通過在職的(on-the-job)實習經歷,發展IS能力素質列表中的各種能力。
兩個專業的主要區別體現在選修課上,其中遠程學習專業的選修課包括“教學系統簡介、教學系統趨勢與問題、教學開發管理、教學材料開發、項目評價基礎、人力資源開發、變革管理系統方法”等,選修課強調更寬泛意義上的技能和實踐,內容涉及教學系統、教學設計和績效技術等多個領域,學生在導師的建議下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興趣選修。
3.績效改進與人力資源開發專業
開設了21學分的必修課和15學分的選修課。必修課除了本院系的專業基礎課“教學認知與學習理論”、“教學系統導論”和實習課以外,還開設了“績效系統分析” 、“員工培訓和開發”、“人力資源開發”和“項目評價導論”四門特色課。
績效系統分析:學習在各種組織環境中,如何分析績效問題并確定績效改進方案;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針對某一績效需求設計解決方案;與真實組織中的客戶合作,訓練學生的實踐技能。
員工培訓和開發:介紹了各種組織背景下員工培訓和開發的概念、原則和流程,重點探討在設計、開發、促進和評價組織中成人學習項目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人力資源開發:介紹了人力資源開發(HRD)的歷史、理論基礎和專業實踐,探討HRD在成人學習和績效改進中的作用。
項目評價導論:是一門方法論性質的課程。探討如何評價教育和培訓項目的影響,包括設計項目評價方案、開發合適的工具、與利益相關者分析、交流成果以及評價項目;要求學生結合真實的項目參與到評價工作中。
上述四門課中,“績效系統分析”可以看作技能操作類課程,其他三門可看作與績效技術相關的原理類課程。另外,從課程描述中看出,IS很注重對學生績效技術(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簡稱HPT)領域核心技能的培養,涉及績效問題分析、確定績效方案、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以及對整個項目的評價,通過實習或參與到工作場地訓練中,使學生從“做中學”。
除了學習7門專業必修課以外,還需選修15學分的課程(9學分必須在IS外選修)。IS為學生推薦了一組外系課程,包括“成人教育基礎”、“系統思維和項目管理”、“組織理論”、“適用性分析”和“創新擴散”等。另外,鑒于HPT對商業背景知識的要求,IS還有針對性地推薦了一組商學院的課程,包括“商業條件分析、營銷策略、信息和技術管理、組織行為和商業的法律環境”,從更宏觀的層面上介紹組織、企業和社會大環境的知識。
4.哲學博士學位課程
IS博士學位要求修習至少92學分,包括“教學系統基礎”、“調查研究類課程”、“專業外輔修”和“博士論文”四個課程模塊和比較集中的四組方向課程,課程詳見表3。
博士生各類課程的比重如圖1所示。首先,博士生要系統地學習教學系統專業基礎課(占19%),包括“教學系統導論”、“教學的學習理論”和“教學系統趨勢與問題”等,這有助于博士生奠定扎實的專業知識,加深對教學系統的理解。
圖1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學系統哲學博士各類課程比重
其次,調查研究類課程和博士論文占了很大比重(共占54%),其中研究類課程包括各種定量數據分析和處理課程,如“元分析”、“多變量分析”和“隨機建?!钡龋€有定性數據分析方法,以及教學系統研究的研討課(Seminar)、實習課(Practicum)和見習課(Apprenticeship)。博士論文要求博士生就自己研究領域感興趣的某一主題進行基礎性、高質量地深入研究。
總之,與碩士課程相比,博士課程對學生的各項能力要求更高,強調對理論的深入學習和高級應用,更強調研究能力、實踐能力、管理能力和學術寫作能力。
(五)課程設置的特色
1.專業和課程設置具有明顯的“工商業取向”
對教育技術的認識取向不同, Larson(2004)將教育技術學專業名稱分為三類:通用專業(Generalist Programs)、針對具體環境的專業(Specific-environment Programs)和靈活運用的專業(Flexible Programs)。IS專業(尤其碩士專業)主要針對“工商業環境”開設。這不僅從人才定位,即“畢業后能勝任不同領域,如商業、工業、政府和教育等的工作要求”[8]中體現出來,而且訪談中IS教師凱特(Mary Kate)也指出,“大多數研究生進入工商業界,所以我們提供的大多數課程……傾向于使學生為工商業做準備”。其實,IS的創始人摩根從一開始就傾向于將研究生培養成各種職場的“變革代理人”,這種思想在迪克和考夫曼的人才培養觀中也有所體現。[9]
實踐也證明了IS的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是比較成功的,這點可以從一些校友的反饋中看出?!霸S多大型(Major)公司不僅去FSU招聘畢業生,還經常為在校生提供實習機會,等實習生一畢業后就雇用他們?!盵10]據FSU的一些教師和學生反映,“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一些軍事組織將績效技術學位的申請人專門(Exclusively)派往FSU的IS專業學習”。
2.這一專業是“教學設計、學習技術和績效技術”相結合的一個典范
一直以來,教學設計和教育心理學是FSU的經典學科。加涅早在1968年就指出,“教育的系統化設計與實施是該領域研究的主要范疇”[11]。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加涅構建了以“有效學習條件”為核心的教學設計理論框架。之后隨著迪克、布里格斯、布蘭森、瑞澤和凱勒等的加盟,他們對教學設計的相關領域進行了全景式地掃描,不斷豐富和完善相關理論,這為FUS乃至全美的教育技術學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教學設計系統化、整體化的思維方式,為解決教學、培訓乃至績效問題提供了思路。所以在FSU,教學設計相關課程幾乎是教學系統所有專業和方向的必修科目。
IS在沿襲經典的同時,也積極進行改革和創新。它以FSU強大的學習和教學心理學研究為依托,將行為科學和認知科學的原理整合進教學、培訓和績效技術過程中。依據科學的原理,從內部心理環境和外部行為環境兩大方面解決人類的學習和績效問題。因此,課程重點開始傾向于績效技術、學習科學與技術、項目評價等領域。IS已經基本形成了“教學設計、學習技術和績效技術”這樣一個相對穩定的學科支架。
3.重視商業和管理知識,跨院系合作開設必修課
由于IS專業目標的“工商業取向”和工商業環境的多變性及復雜性,IS對學生的知識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績效改進與人力資源開發專業開設了大量的商業背景課程和管理類課程,這些課程有一部分需要到商學院和教育領導力與政策學院學習,包括選修課和必修的專業核心課。尤其對選修課,IS還承諾,學生如果對所列的課程之外的其他課程感興趣,學生可以在導師的建議下去其他院系和專業選修,或者老師與其他院系的代表協商開設相關課程。
IS靈活的培養方式和選課機制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的需求、研究興趣和未來職業規劃的充分尊重和鼓勵,處處表現出以“學生的最大化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三、IS專業課程設置的不足
IS專業的人才培養和課程設置是成功的。其“做中學”,重視從真實項目中學習的做法折射出美國文化中的“實用主義”取向;跨院系選課,安排到外系學習專業核心課,這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體制下并不常見,但這非常符合教育技術學“多學科交叉”的性質;將博士論文寫作開設為課程,且占一部分比重,這種“師帶徒”的課程形式非常有助于傳授各種默會知識和經驗性知識。這些培養理念對我國的人才培養很有啟發。然而,IS專業課程設置也有其自身的弱點,有人指出,隨著專業實踐逐漸向工商業、軍事和政府等部門擴展,課程設置中有關未來職場中的文化和工作情景方面的課程比較薄弱。[12]另外,銷售、技術技能和評價也是IS專業比較薄弱的領域。
參考文獻:
[1][8]Instructional Systems in FSU (2013).[ 2015-05-23].http://www.coe.fsu.edu/Academic-Programs/Departments/Educational-Psychology-and-Learning-Systems-EPLS .
[2]Moore, D.M. & Braden, R.A.Prestige and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J].Performance & Instruction, 1988, 27(3):19-22.
[3][6][7][9][10][12]Larson, M.B.Survey and Case Study Analyses of the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IDT) Graduates for Different Career Environment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Blacksburg, VA, 2004.
[4] HPT (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Certificate.pdf (2010).(2013-8-5).http://www.coe.fsu.edu/Academic-Programs/Departments/Educational-Psychology-and-Learning-Systems-EPLS/Degree-Programs/Instructional-Systems/Degrees/Certificates/HPT.
[5]List of IS Competencies (2005).[ 2015-06-20].http://www.coe.fsu.edu/Current-Students/Departments/Educational-Psychology-and-Learning-Systems-EPLS/Current-Students/Instructional-Systems/Resources.
[11]梁林梅,鄭旭東.領域開創者 學術奠基人——美國教育技術專業群英譜[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陳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