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云婧(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心理暗示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①
甘云婧
(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河南鄭州450000)
摘 要:伴隨著網球體育運動在高校中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更多的學生開始選擇網球這一體育項目作為選修課,并且對其的認識、理解與掌握水平日漸提升。高校網球運動的教學也隨之不斷的提升與完善,尤其是近些年來開始不斷融入一些現代化的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心理暗示訓練法就是其中之一,即主要是通過周圍環境或人釋放出的不同信息,使得個體做出不同心理反應的活動。該文首先分析了心理暗示訓練應用于高校網球教學中的必要性,其次探討了高校網球教學運用心理暗示訓練法的條件,最后提出了心理暗示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正確應用途徑。
關鍵詞:心理暗示高校網球教學應用
目前很多高校在網球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技術訓練和素質訓練都比較注重,而且教學要求也非常嚴格,缺乏實際訓練的啟發性、興趣性與活潑性,特別是缺乏與學生心理特性相適應的心理訓練,造成單調、枯燥、乏味的教學局面,這對教學成效而言是極其不利的。在實際教學中,其實教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微笑等都會對學生起到暗示的作用,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促使教學氣氛更和諧、更生動、更活潑等。相反,教師如果經常性的應用批評、否定、搖頭等消極話語和情緒,就會使得學生產生厭煩甚至對立的心理,從而拉大師生之間的距離,既不利于教師的教學,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因此,在高校網球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學生的素質訓練和技術訓練,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暗示訓練,這對全面提升學生的網球知識與技能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1.1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
心理暗示的訓練過程就是感知、模擬與意識的訓練過程,心理暗示能夠幫助學生自身的中樞神經系統維持在適度的緊張狀態,從而有意識的排除多種心理干擾與技術干擾,構建精準的大腦中樞對各種感知與發球刺激的定式反應結構,提升學生的動作反應速度與穩定性。同時,高校網球教學的心理暗示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心理緊張的有效放松,防止因過度心理緊張所造成的身體肌肉僵硬,產生動作不銜接、不協調的情況,有利于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網球技戰術動作。
1.2增強發球的穩定性
心理暗示對心理素質與心理狀態有著很好的調節功能,加強其訓練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抗干擾能力,而且可以促進學生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學生掌握各個動作要領。而且根據學生不同的心理素質水平,在發球的穩度性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不同。如果在發球的一瞬間,心理過于緊張或者過于放松都會對發球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而適當的心理緊張程度則能夠更好的進行發球,心理暗示訓練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促使學生在發球過程中保持適當程度的心理緊張狀態。根據實際數據發現,普通學生網球發球的成功率是10%左右,而心理暗示訓練組學生的網球發球成功率則接近70%,比普通訓練組的結果高出了二十多個百分點,懸殊的實驗結果表明,心理暗示訓練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能夠大幅提升學生的發球穩定性。
1.3提升訓練的綜合素質
心理暗示主要是建立在高校網球訓練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注意力與想象力基礎上的,這三個方面是相互結合的有機統一整體。自信其實屬于可控的一種技術,而且是一切心理技術的前提和基礎,扎實與穩定的技術能力是自信發揮的重要條件,而自信又能夠促進技術的穩定與提升。注意力主要是指心理的一系列知覺、感覺、想象、記憶等活動過程,對注意力的鍛煉能夠增強學生的心理感知能力,促使思維更加的敏銳與清晰,增強技術要領的掌握與發揮,通過心理暗示的訓練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注能力,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大幅提升。想象則是學生在腦子中的動作練習,對于知識與技戰術的掌握有著重要作用,想象不但延長了學生的練習時間,而且有助于學生抵抗壓力與恐懼,促進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和推進,縮短掌握新動作、新技術的時間,想象是增強自信與注意力的重要能力。
2.1網球教師的權威性
心理暗示作用的充分發揮需要暗示者的權威性作為支撐,所謂的權威性就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與驗證,使得周圍人群對其產生足夠的尊重與敬仰,從而形成的強烈信任感。所以,教師作為網球心理暗示教學的具體實施者,不但要對自己的行為舉動進行嚴格要求,而且要不斷的加強學習,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視野,當然高尚的品質與充滿魅力的人格也是非常必要的,讓學生對自己產生敬佩與信任之感,從而確保自己在學生心中的權威性。因為權威性對于暗示的作用發揮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一旦教學信息被刻上了權威的符號,要想引起信任者的快速反應是非常容易的,從而有助于強化信息的有效性。
2.2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
不同的環境氛圍能夠讓人產生不同的心情,同樣,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與教學氣氛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制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教師在配置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教學環境中接受知識的傳達與培養。心理暗示訓練法并不是在所有的環境中都能夠起到預期的效果,只有在學生處于適度放松的情況時,才會更有助于暗示信息的接受、吸收和強化,這是激發學生無意識活動的有效心理條件。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色彩、音樂、環境、活動等一系列手段,有意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氣氛,讓學生逐漸消除心理與生理方面的緊張、疲勞與恐懼等等,從而使得包括心理暗示在內的各種教學手段的效益發揮到最大程度。
2.3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
心理暗示活動作為積極引導的正面教育手段,必須使得被暗示方對暗示方產生足夠的信任與期望,才能發揮暗示的啟示、感染與教育作用。而相互平等、相互信任與相互理解的師生關系,是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的重要前提,也是促進師生關系融洽的基礎。所以,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盡量做到語氣委婉、態度和藹、表情親切等,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徹底消除心中的壓力,從而使得教學氣氛更加的自由和諧。另外,教師在對待學生的時候要真誠,善
于和學生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對學生要熱情、關愛尤其要以誠相待,從根本上縮短師生之間的隔閡與心理距離。因此,扭轉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觀念,把和諧、平等、民主、融洽的教學思想引入到教學之中,建立師生之間親密、協調、相敬相愛的關系,為心理暗示訓練創造必要的條件至關重要。
3.1把握正確的心理暗示時機
在網球教學中并非隨時都能夠運用心理暗示教學法的,而是應該把握正確時機,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心理暗示的功能,具體時機包括:學生分散學習注意力的時候;學生在學習技術難度較高的動作而產生畏懼心理的時候;因長時間學習而出現厭煩與疲勞負面情緒時;對于反復出現的教學內容產生疲沓心理時;對于動作要領的掌握不到位的情況時等,當這一系列情況出現的時候,也就是網球教師教師應用心理暗示教學法的最佳時機,通過心理暗示的強化訓練,能夠促進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3.2因材施教的心理暗示訓練
每位學生由于身體條件、反應能力、學習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其在網球學習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別,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一刀切,不但起不到心理暗示的積極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對學生的網球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程度的不同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心理暗示訓練,尤其是對于基礎差和對心理暗示零效應的學生來說,更要進行專門的、單獨的心理暗示訓練。同時,還要根據學生心理素質與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別,對學生進行心理暗示教學,盡量表明消極的心理暗示教學,幫助學生強化心理素質,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
網球運動教學中的心理暗示訓練法包括自我心理暗示與非自我心理暗示兩種情況,通過實際操作和對比發現,心理暗示訓練極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網球動作規范性與技戰術的熟練程度。心理暗示的最大優勢就在于教師能夠根據對學生心理狀態的把握,通過自我或者非自我的的暗示作用減少學生的心理緊張程度,并且對于一些經常性的錯誤動作或重難點動作等,通過不斷的自我心理暗示,不斷糾正、掌握與完善,從而形成動作要領與技術的定型。在高校網球運動教學中運用心理暗示訓練,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網球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增強他們的體育運動意識,這對學生學習網球基礎理論知識與訓練各種技戰術動作而言,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與功能。
參考文獻
[1]王喆,鄭凱.高校網球普修課教學中的心理暗示教學法探[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0(5):46-49.
[2]李家榮.淺談高校網球教學中念動訓練與心理暗示的作用[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8):97-99.
[3]王春生,汪玲玲.中國籃球甲級聯賽裁判員現狀及實施職業化機制探討[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6):106-108.
[4]徐軍海,王濤,任潔,等.中國國家級以上籃球裁判員隊伍基本現狀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3):422-424.
[5]安一媚.對我國國家級以上籃球裁判員隊伍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8(30):14-15.
作者簡介:①甘云婧(1989—),女,河南鄭州人,研究生,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高校網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4(b)-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