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梅
摘 要: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根本保障。結合美術教學經驗,提出美術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創新方法。
關鍵詞:初中美術;學生興趣;培養方法
美術學習是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對增強學生智力水平,陶冶藝術情操起到積極作用。在過去的美術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到陳舊觀念與單一教學方法的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難以實現教學目標。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教師應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尋求全新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發揮美術課的教學價值。
一、設置趣味性的教學情境
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創設趣味性情境,帶領學生融入課堂學習氛圍中,起到藝術熏陶的作用。例如,某節課的主題是繪制卡通人物,這與初中生所處年齡段的興趣愛好恰好相符,教師可布置作業,讓學生嘗試畫出自己喜歡的動漫形象,學生在課下精心準備作品,并在上課時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教師則讓學生在課堂談一談選擇了哪個動漫人物,人物特征是什么,繪畫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學生通過思考與討論,對卡通漫畫知識產生了初步認識,知道繪制卡通動漫時應用到夸張、擬人等方法,再由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歸納總結動漫人物繪畫的要點,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獲得了知識。
二、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過去,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重視美術課學習,大多美術課堂教學采取灌輸式方法,教師在黑板上畫,學生在紙上模仿,學生只要簡單交上美術作業就完成了任務,忽略對學生學習美術興趣的培養。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應付完成美術作品,缺少創造力和審美力,與美術教學的初衷相背離。根據這一問題,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對教學的重視,認真備課,精心準備學生感興趣的教學主題;另一方面,要在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學觀念,應注重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創作,與學生共同討論,讓學生體會到繪畫的樂趣,進而增強美術學習的動力。
三、組織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
美術學科有其本身特征,不應將美術教學局限在理論學習層面,更要注重動手實踐環節。首先,教師起到模范性作用,在課堂為學生提供作品示范,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握筆方法、色彩搭配、美術技巧等,對美術作品產生興趣,調動學生情感因素;其次,美術技能的提升離不開刻苦練習,既要讓學生在課堂內嘗試動筆,也要預留課后作業,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在美術作品中展示自己的個性。再次,每節課要集中講評學生作業并在班級內展覽優秀作品,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增強學生認識美、追求美的動力。最后,教師應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繪畫比賽,成立美術興趣小組,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參加寫生活動,營造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
總之,作為初中美術教師,要意識到美術教學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初中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總結教學規律,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胡亮亮.淺談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優化策略[J].快樂閱讀:上旬刊,2012(07):58-59.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