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群
【內容摘要】高中化學在新課程改革的號召下,也做出了實驗導學的新一步探索。在高中的課程中,實驗課可謂“重中之重”,教師的實驗演示,或者是學生的實驗操作,在化學學習的步伐中都顯得舉足輕重。但是化學的實驗學習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實驗導學的應用,對于高中化學的學習,等于鋪平了化學的學習之路。
【關鍵詞】高中化學 實驗導學 導學案
新課程改革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倡導課堂的主體應該是學生。那么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就顯得意義非凡。怎么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放手將實驗課堂由學生自己主導,教師能做的就是設計好“導學案”。
導學案是實驗導學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成果。教師根據實驗的內容,針對性地將這個實驗中的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中學生可以在課前完成的部分清晰羅列,但這僅僅只是步驟,每一步都是引導,必須由學生自主完成。這就是“導學案”。
一、導學案
導學案的前期編排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難度的掌握,是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實驗的具體內容,和教師的以往經驗來定。哪部分是難點,哪部分是重點,哪部分知識需要補充,教師是必須心知肚明,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導學案上體現出來,要學生也做到一清二楚。
因此,導學案的前期編排工作,我們是非常嚴謹的。將化學老師組成一個教研小組,小組中會設置教研組長,在此基礎上進行分工。每個老師負責一部分內容的編制。然后再總成一張“草稿”,每個教師印制一份。最后就是導學案每部分的輪流補充與修改。這樣下來,一個實驗的導學案就很完整。
二、導學案的設計,以溴和苯的取代反實驗應為例
1.相關知識:相關知識包括對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內容的回憶,例如原理,公式。也包括這節課將要運用到的但是并不是這節課教材要求掌握的,教師根據已往經驗做的補充。例如,在苯和溴取代反應這個實驗里,要對苯和溴屬性的相關知識進行回顧。
2.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包括實驗的基本目標還有重點難點。這是教師對學生實驗完成情況的要求,能夠對學生起指導作用。在苯和溴這個實驗當中,學習目標很明確,就是學生觀察到苯與溴取代反應的實驗現象,了解實驗原理。而重點難點是液溴與苯的取樣,液溴需要取除去上層飽和溶液的剩余部分,而苯也需要進行干燥處理。
3.實驗器材。實驗器材只要是實驗涉及到的都要算進去。這塊內容難度不高,但是學生容易遺漏。以苯與溴的為例,實驗器材包括苯和溴液,還有錐形瓶,燒瓶以及導管和鐵架臺。每個具體實驗的實驗器材分別是哪些,是需要學生掌握的。還有實驗器材正確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學生都必須明確。因為不正確地使用,會影響實驗的結果。
4.實驗過程。整堂實驗課都是圍繞實驗過程進行的。這部分也是最能提現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實驗過程一般都是由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合作完成,這樣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以苯和溴液實驗為例,教師會將小提綱“檢查實驗器材密閉性”、“操作步驟”寫出來,然后學生在實驗過程先實驗再記錄。實驗過程是要求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參與到其中,一部分實驗,一部分記錄這樣的分工是不正確的。實驗過程只有親自完成,才能有深刻的記憶。當然,每個實驗的過程都不同,因此導學案在這部分的設計也應該隨機應變。
5.習題演練。教師針對實驗目標選擇經典的習題測驗學生對整堂實驗課的收獲。習題必須做到精且準。教師根據以往經驗,會選擇重點內容的對應習題。以苯與溴液取代反應為例,教師會選擇考查苯與溴液方程式的習題。
三、設計原則與技巧
1.教學內容的結構化。每個結構都要層次分明,結構與結構之間的層次關系也必須清楚明白。導學案,作為一種學習導向,“路”是要明白的。這條“路”就是知識回顧,實驗目標,器材,過程,結果等等。
2.教學情景融入。化學實驗相對于其他課程,比較枯燥,難度也較高,實驗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挫折,學生在屢次失敗后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可以融入一定的教學情景。
3.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導學案的設計不能過于繁雜,內容安排要考慮課堂時間,這就需要老師總結以往教學經驗。導學案作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協作的學習資料,必須具有科學地操作性。因此,學生不僅在實驗課堂需要使用,在課下也可以作為復習資料保存。
四、導學案使用存在的問題
1.導和學的均衡。導學案的導,主要由教師完成,教師在導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從導學案的設計到編排,教師必須嚴謹,心細,導的部分過重或者過輕,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2.教師的督促作用。導學案的使用使學生的學習自由更多了,有些學生學習主動,在實驗中會主動參與,而那些學習不主動的學生則存在敷衍了事。教師應該認真督促學生導學案的完成情況,不能完全放任不管。
結語
導學案在高中化學實驗課的使用,改變了以往實驗課枯燥的課堂模式,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積極性。但是,導學案使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必須認真對待。作為教師,要不斷完善這種學習模式,不斷探索更有利于學生的課堂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 扈中平. 現代教育理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邢入德. 化學學案教學[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2.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