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玲
(重慶市九龍坡職業教育中心,重慶 404100)
職高《機械基礎》課的教學探討
童玲
(重慶市九龍坡職業教育中心,重慶404100)
摘要:《機械基礎》是機械類和近機類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骨干和技術基礎課程。文章從《機械基礎》的特點出發,從各個方面對問題進行深入揭示和細致分析,使學生深刻理解,靈活應用,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機械基礎》教學效果做了一些嘗試,取得了一定效果。
關鍵詞:機械基礎;興趣;教學
21世紀的機械制造業是一個現代化的嶄新的產業。機械制造業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單純的機械加工,而是集機械、電子、光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生物科學和管理科學等學科為一體的新興技術與新興工業的綜合體。為了使教育與經濟建設更加緊密地結合,大力發展現代制造業,國家“十五”科技教育發展規劃提出:必須加決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步伐。數控技術、先進加工工藝的應用,先進加工設備的使用和維護,現代集成制造系統理念的貫徹,都急需大批高中級技術型、創新型的應用人才,而培養應用型人才正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新形勢下,如何讓機械基礎課的教學適應或緊跟制造業飛速發展和新技術變革空前活躍的時期,建立高職機械制造業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產生興趣是學好課程的關鍵。學生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才能發揮自覺性和主動性。為培養學生的興趣,可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實例來講解相關知識。如從學生熟悉的洗衣機、小四輪拖拉機來分析帶傳動;從縫紉機、汽車前窗刮雨器、公交車門的啟閉、自卸王的自卸料等入手來講解平面四桿機構;從電影放映機的卷片機構引入槽輪機構這一間歇運動機構;結合自行車、汽車變速系統以及水泥砂漿攪拌機來介紹鏈傳動、齒輪傳動等相關內容。這些實用性強的實例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再說《機械基礎》這門課學起來很枯燥,為了喚起學生的興趣,活躍氣氛,可根據職高學生活躍、好運、愛講的特點,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比如在介紹制動器時,可采取這樣一個教學情境,一個騎自行車的人在平地上快速騎車,然后剎車,請同學們選擇使自行車快速停下來的最有效的方法:A、剎前閘;B、剎后閘;C、先剎前閘,后剎后閘;D、先剎后閘,后剎前閘。課堂氣氛立即活躍起來了,同學之間展開了激烈討論,大家各抒己見。由于他們太熟悉自行車了,也很有“剎車的經驗”。結果“選D”的同學最多。答案是“C”原因是自行車前閘的作用是制動,后閘的作用才是減速。同學們所以選D,是注重了減速而問題是“制動”。接著就可以進入“制動器”的教學。可請學生結合實際,說說自己所了解的制動實例。最后得出結論:各種形式的制動器都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實現制動的。由此可見,設計必要的教學情境,可使教學活動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營造良好課堂氣氛
課堂氣氛良好,學生就會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自主學習專心,有問題時積極思維,回答問題時發言踴躍,課堂紀律也會很好。當學生合作探究時,關系和諧融洽,配合默契,教師及時點撥和積極引導。當學生通過自學、互助互學、比學趕幫等活動解決了一個個問題時,學生會產生滿意愉快、友好團結等積極的態度和成功的體驗,從而改變班上的學習風氣。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機械基礎知識。因此,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是實現師生有效互動的良好途徑。
(一)以積極的情感感染學生。
課堂教學不僅是學生知識技能的構建過程,也是師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動態交往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上有限的導學評價時間,亮出自我風采,讓學生從中感受教師的魅力,欣賞教師的活力,由此受到很好的熏陶感染,并深深愛上機械基礎這門學科。在課堂導學中,無論是恰到好處的活動點評,還是深入淺出的講解,教師都應該光芒四射,都應該讓學生成為教師的“粉絲”,從而牢牢地抓住每一位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親其師,信其道”。
(二)妥善處理矛盾沖突。
師生關系融洽,可以導致積極、健康、愉快、活躍的課堂氣氛。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容易使課堂形成互相尊重、體諒、友好的學習風氣。機械班的學生,男生偏多,他們容易沖動,學生難免與同伴之間,教師之間發生矛盾與分歧。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教師要調查研究,與學生一起搞清楚問題的癥結所在;其次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使雙方在理解接受的基礎上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處理矛盾沖突時,教師要主動承擔責任,給學生做出良好榜樣。
三、合理地組織好教材、使用多媒體教具
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大多都是采用封閉式教學,教師對于教材的處理十分重要。必須做到前后知識應銜接,講解由易到難,重點難點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學得更輕松,同時在心理上對教師產生信任和接納,對自己會產生自信心,教和學便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教具是專業基礎課學習的一項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學生加探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組織好教材的同時,采用相應的教學模型。如:在學習畫零件的剖面圖時,拿一個已剖開的零件模型組合體,先讓學生去想象剖開面,繪出草圖,然后把模型分開,對照剖面,看看自己的草圖是否正確。在這個簡單的過程中,通過摸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觀察能力,學生的興趣有了,也就有了上進心,對自己產生自信,學生的學習狀況就會在無形中得到提高。其次可配合教材采用一些演示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如:在機械基礎課的學習中,經常會碰到各種機械傳動和一些常見的機構。如果只局限于書本知識的講解,而缺乏一些簡單的演示實驗,學生在學習時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合理地采用機械傳動模型的演示,有助于學生對每種機械傳動在直觀上的認識,能夠深刻理解每種機械傳動的工作原理,結構和特點。也便于記憶和以后的應用。
職高《機械基礎》課是機械類各專業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是連接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橋梁,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處于關鍵地位。這門課的學習,會為學生學習專業課及畢業后從事各種機械的研究開發和設計打下必要的基礎,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是從事本專業教學的每一位教師永遠的追求,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教師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方法、不斷地總結和積累經驗,才能適應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12-0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