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玲
摘 要:初中是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這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和研究,教師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教學:由簡到繁,重樹學生信心;情景引入,激發學習興趣;雙向互動,促進高效課堂;雙語教學,鞏固教學成果。努力實現初中英語的高效教學,最終幫助學生實現轉折點的突破。
關鍵詞:高效英語 轉折點 突破
高效英語教學是指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高質量、高水平、高正確率地掌握一定年級應該掌握的英語知識,并根據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有效表達。初中英語的學習重點較之小學有了知識量的增多和程度上的復雜,與此同時,學好英語的重要性也隨之彰顯出來。為了更高效地學好英語,讓初中生在轉折點實現自我突破,教師不僅要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教學,還要注重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中心。在教學之前,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和日常的興趣愛好,只有從學生出發,才能實現高效教學,才能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充滿自信和希望。
一、由簡到繁,重樹學生信心
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快速成長和變化的時期,自信心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希望。如果學生對做一件事情根本沒有自信心,那么他們可能會放棄做這件事情,而去尋找另一個比較有希望的東西了。為了建立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教師應運用合理的教學順序,既要減少學生學習的挫敗感,又要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并勇于挑戰。讓學生有效或者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接受新知識的傳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達到高效學習英語的目標。
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的教學過程可以根據初中英語課標的要求來進行知識點的安排。學生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了,雖然小學的英語課程和初中的英語課程都有著一樣的開始,但結尾和演繹的過程卻完全不同。在初一時一般都會有基礎知識的學習,如26個英文字母、單詞學習、短語入門等。循序漸進地學習單詞尤為重要,初一的課后詞匯表第一個單詞都是“a,an...”要讓學生由簡到繁地學習,而不能急于讓學生掌握那么多的詞匯。初一階段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讓他們充分體會通過自身努力可以克服小學英語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語法學習也要由簡到繁地進行講授。如英語時態的學習,第一步要讓學生從漢語中得到啟發,由漢語轉換到較難理解的英語,并對英語動詞時態的形式改變作進一步的講解,讓學生在中小學英語學習的過渡中更容易接受較難的語法知識。
二、情景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效英語教學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興趣是英語學習的巨大動力。為了實現新課的有效導入,教師也需花費很多心思。在導入課程方面,情景教學法能讓學生主動參與所設置的情景中,或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情景影片,讓學生在情景影片中學習英語知識點。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的狀態下,更容易實現高效英語教學。另外,教師也可以學生的課外活動或日常生活為切入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傳統的直接講授課程重點的方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自然也難以把握學生的興趣點。而利用多媒體設置引入的情景教學法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在講解“動詞的使用方式”時,可以通過“cover me”這個短語進行情景設置。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含有這個短語的戰爭影片,在課堂開始就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此外,對新課進行情景導入的方式還有很多,教師可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等。首先,在引入新課時,先討論一些學生都喜見樂聞的事情,教師也同時引導學生向教學目標靠攏;其次,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英文音樂或英語視頻,讓學生的興趣始終集中在英語上,在學生欣賞的過程中做好引導;最后,進行漸入式的講解。
三、雙向互動,促進高效課堂
對學生來說,互動意味著主體性的體現,個性化的發展與創造性的解放。只有學生的認真聽講和教師的精心引入對于達到高效英語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在學生和教師之間必須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機制,讓學生充分了解教師的教學思路和常用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也要時刻把握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只有做到及時溝通,教師和學生彼此都了解的前提下,高效的英語學習才會水到渠成。
在實際教學中,難免有些教師為了減少一些工作量就省去了了解學生學情的這一環節,教師只顧在講臺上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真正能學到多少,真正能得到什么。例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冊英語第一課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教學中,教師不僅忽略了對詞匯表以外單詞的講解,也忽略了對之前語法知識的復習。出現這種狀況的最根本原因是:教師缺乏與學生的溝通,缺乏對學生學情的掌握。這就導致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不高,學習狀態迷茫,自信心下降,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最終導致英語學習的低效。因此,教師在課下應對學生語法的掌握情況進行摸底,以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弱點和難點;對學生英語單詞的掌握情況也需要師生間的互動,教師可通過單詞聽寫環節來了解學生單詞學習的現狀。
對教師而言,互動意味著教師與學生的真心交流,快樂分享,使彼此間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四、雙語教學,鞏固教學成果
要使學生在轉折點上通過高效英語學習實現對英語的突破,依據上面提到的三個方面雖然能達到一定的突破,但如果能展開雙語教學,將會使學習成果更加牢固,對英語學習突破會進一步得到實現。雙語教學是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進行課堂授課,使班級里成績好一點的學生更加優秀,也使學生的英語口語得到提升。為了兼顧英語程度一般的學生,教師必須靈活地掌握雙語之間的轉換頻率和轉換角度,使優者更優,使弱者平穩進步。
例如,在教學初三英語Unit 2的內容時,為了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學到英語知識,教師在傳授語法知識時可采用漢語的方式,讓學生都能聽得懂、聽得清晰,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英語的傳播效果。此外,在講解課文中某句話的引申知識或引申短語時,通過運用英語來鞏固所學習的知識,進而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以達到高效學習,實現在轉折點上突破的最終目標。反之,如果在講課過程中教師沒有采取雙語教學,而僅用單一的語言進行英語教學,學生就會出現兩個極端:一是學生完全聽不懂,因為教師完全使用英語表達;二是學生沒有一定的英語語言思維能力,在課下的英語自學過程中會出現“漢語式英語”的錯誤。由此可見雙語教學的重要性。
通過樹立學生信心、激發學習興趣、與學生雙向交流和運用雙語教學四種方法以達到高效學習英語的目標。在高效學習英語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正確指導,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合理引導,最終實現在初中英語這個轉折點上的突破。
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出很大努力,學生也要有自覺實踐的意識,提升英語聽、說的能力,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錯誤,并使英語學習持之以恒,英語學習的效率才能提高。課內是基礎,課外的天地更寬廣。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各項活動,不但要仔細聽英語錄音帶和教師說的英語,還要仔細聽其他學生說的英語。在課堂互動的環節中,學生要主動地、盡可能多地用學過的詞匯和句型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能因怕說錯而閉口不言。高效的英語學習,需要學生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和創新。
參考文獻
[1]陳潔.對英語教學中建構師生雙主體雙向互動教學模式的探討[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
[2]陸玲霞.情境導入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外研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