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素芳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循循善誘,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促進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主體意識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初學英語的學生出于好奇,開始時容易對英語產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較高。但學生這時的興趣并不穩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容的增多及英漢語言習慣的差異,學生就會覺得越來越難學,以致產生厭煩的情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內在動力。所以,要想讓學生掌握好英語,教師就應從學英語的入門抓起,盡力培養并維護好他們學英語的興趣,并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步鞏固。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學習上沒有收獲,遇到困難,出現差錯,得了低分,受了批評,作業負擔過重,師生關系緊張等等,都可能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確定教學要求、采取教學措施時,在課堂上講評練習作業及試卷的批改,以及和學生的交往接觸時都必須考慮到這一點。凡是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做法都應盡量避免。應采取多表揚,少批評的方法,保持和鞏固好學生的學習
興趣。
最能引起和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是學有所得。這種收獲感主要來自于運用。低年級學生記住了單詞,句子會感到有所收獲,要是能聽懂老師或其他人說的英語,或能用英語來表達簡單的句子,能看懂程度相當的短文,都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從而激發起學生更高的求知欲,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他們的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的主體。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應為學服務。教不是簡單的灌輸,而是引路和指導。教師在教材和學生之間起著牽線搭橋的作用。教師在教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應指導學生如何學習、掌握知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應試教育的填鴨式教學禁錮了他們的思想,束縛了他們的手腳,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權,成了分數的奴隸。我們應該在課堂中不斷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喚起他們的主體意識,課堂活動的設計應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示范表演者”。他們在一種能使意思簡單明了的情境中,清楚而自然地說出新的語言,并且在介紹新的語言時,往往會借助手勢、實物,甚至是學生的幫助來表情達意。當然在操練、練習和鞏固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語言實踐活動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須貫穿教學的始終。因為這類活動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它可以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直接參與教學活動,直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用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活動,就能使學生不斷進入交際角色,產生掌握運用語言的強烈欲望。學生在這種心理驅動下,積極主動地把課堂所學的英語知識作為交際工具加以運用,讓學習和生活實際結合運用,
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循循善誘,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對于初學英語語言者,模仿是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因
此,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教師的示范和學生模仿的作用,并貫穿到英語的聽、說、讀、寫全過程。初中生,模仿能力較強,不僅會鸚鵡學舌地簡單重復,而且還可以對相關的事物進行比較深刻的解釋。在形象上做比較完整的對比,從而去認識新事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鼓勵他們努力對所接觸的新知識與舊知識進行對比,從老師示范中辨清新知識的要點,進而進行模仿,從模仿的過程中學到新知識。案例分析:在我教新句型“There be”時,我借助了一些實物,造出一些句子。如:There is a pen in the
pencil-box.(拿出筆盒和鋼筆展示給學生。)學生從我舉的例子中懂得了“There is”的含義。然后我又借助實物推出另一個新的句子:There are two pencils in the pencil-box. There are two rulers in the pencil-box.學生聽完這些句子后,基本上分清了什么時候該用“There is”,什么時候當用“There are”,這時我要求學生用身邊的事物模仿造句。最后,我在讓學生看圖做“talk about the pictures”,這時圖示的內容非常重要,應要求學生對圖畫中的事物認真觀
察、比較,努力將學到的句型應用到操練中。通過學生的句型模仿,我們可以很好地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我們再根據這些情況看要否對學生作更深一步的要求。再如,在教對話時,我不是光叫他們背對話,依樣畫葫蘆的表演對話,再對其中的語言點講解。而是先要求他們聽對話錄音,盡量準確地模仿其語音、語調、熟悉的內容,再讓學生聯系實際,利用舊知識,模仿新的語言項目,不拘一格,大膽重新設計對話。最后讓學生做pair work,上臺創作,鼓勵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多表達一些句子。這樣學生學得輕松、用得靈活,在模仿中不僅復習了舊知識,又學會了新知識。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上課氣氛很活躍,效果很好。
值得注意的是,中學生初學英語,各種錯誤是難免的,我們應該注意糾錯的藝術性。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我們應盡量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評價方式,對于學生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我們都應加以肯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于一些小錯,如在口語表達上是因為不熟練而造成的錯誤,則不必打斷他的話。因為隨著教學的深入,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這些錯誤都會自行消失。但是學生表達時出現較嚴重的錯誤時則應及時糾正。
總之,教學的根本,不僅是把外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內在動力。興趣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好的英語教師應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英語課上成活潑有趣的語言技能課,使學生不再把外語學習當作一種負擔,而是讓學生每天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到新的知識,全面提高英語教與學的質量,努力提高英語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束定芳.現代外語教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