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娟
摘 要: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英語課程的子目標、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中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初中起始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乃至整個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鑒于此,結合對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的認識和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了提高初中起始階段英語教學效果的四個關鍵。
關鍵詞:初中起始階段;英語;教學效果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以小學三年級為起點,以初中畢業為終點(即義務教育九年級),設為九個級別,是循序漸進、持續發展的課程。中小學英語課程的子目標、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中小學英語老師的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初中起始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乃至整個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因此,在初中起始階段及時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樹立信心,使他們順利地適應初中英語學習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起始階段英語教學效果呢?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之教學方法對我們今天的英語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一、架設情感之橋,吸引學生走近老師,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走進初中,新的學習要求、學習環境、教學風格、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難免讓初一新生產生距離感和陌生感。而消除這種距離感和陌生感最有效的辦法無疑是在師生之間架起情感之橋,拉近師生距離,進而縮小學生與英語學科的距離,帶領他們愉快地走進英語學習。記得開學第一課作自我介紹時,我靜靜地把我的英文名Tinna(諧音——天哪!)寫在黑板上。剛一寫完,學生輕輕試讀之后,幾乎不約而同地大聲喊叫:“天哪,我的——天哪!……”頓時,教室里迸發出陣陣的歡笑,原先拘謹的氛圍一下子變得活躍了。此時,展現在我面前的是學生滿臉燦爛歡樂的笑容,頓時察覺到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師生間的關系一下就靠近了。在后來的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創造機會來開展英語活動,比如,圣誕節時,教學生唱《圣誕快樂》的英文歌,和學生一起歡樂;經常在班級里舉行英語書寫比賽和制作英語手抄報比賽,并且對“進步大”的后進生進行表彰和獎勵,這些活動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放大學生優點,減少學習挫折,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學生。”
不歧視、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是為師的底線。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多給予學生肯定、賞識、鼓勵和贊揚。而且接受表揚絕不是好學生的專利,對于所謂“基礎差、能力低”的學生,如果教師能善于發現、甚至放大他們的優點,盡力減少他們的學習挫折,我們的社會將來或許會多一個瓦特、牛頓、愛迪生……英語學習同樣也是這個道理。我班勞動委員小華(化名),英語基礎不好,進初中時英語默寫常不及格。每次改到他的作業,都想要批評他學習不勤奮、偷懶。來到辦公室后,我耐住性子,并沒有對他進行簡單的批評說服教育,而是讓他先翻看其他學生的默寫本。觀察他的臉部表情,顯然他已經明白我喊他來的原因了。接著,我要求他定一個下次英語默寫的目標。同時,我經常找機會在全班夸獎他勞動積極,工作認真負責,相信他一定同樣會認真對待學習。漸漸地,小華對英語學習的態度有了改變,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動力。
三、引導優選學法,注意過程訓練,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學生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于學生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后可以實現。”
英語,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必然因自己的學科特點而擁有區別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嘗試、比較、選擇,最終尋找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并將之養成習慣,往往是學生取得優秀學習成績的關鍵。因此,為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初中起始階段,教師就要注意積極指導和幫助學生優化學習方法,不斷強化訓練,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比如:堅持聽讀的習慣、記英語筆記的習慣、預習和復習的習慣、規范英文書寫的習慣等。這些英語學習的好習慣,有助于學生今后大量英語單詞的認讀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習效果發揮到最大。
四、多設實用的語境,突出運用環節,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陶行知先生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
運用英語是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也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作為教師,要經常走近學生,關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尤其是對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例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 3 Lets celebrate!這一單元結束時,我組織學生開一個English party來慶祝中秋節,要求學生使用教材上的至少10個有關詞匯和句子來開展小組活動,然后與全班同學分享。這種教學情景的創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也提升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老師在初一起始階段就要積極創設讓學生運用英語的語境和機會,并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使之成為常態,這樣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會有很大幫助。
初中起始階段是中小學教育的過渡期,也是小學生向初中生角色轉變的重要時期。教師應該主動探索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方法,在這一階段充分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提高和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