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
摘 要:新課改實施背景下,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各界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綜合素質。結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探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的途徑,以期實現提高思想品德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思想品德;現狀;生活化;綜合素質能力
新課改實施標準中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任務明確提出了實現生活化,這也充分說明了新課程改革的力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會把教學方向重新調整,將更關注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使得教學達到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娛樂的效果。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新課程改革標準中對思想品德教學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要結合社會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帶領學生走進生活中去體驗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也要學生感受到知識是來源于生活實踐,同時也是被生活所應用。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生活實踐中的經驗作為教學內容展開教學,將生活中靈活多變的情況作為教學案例進行指導性教學,使學生理解得更加透徹和形象化。另外,教學內容也應該符合學生生活的時代現狀,不能總是以傳統思維教學模式來影響新一代的祖國棟梁,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不斷成長。
二、新課導入生活化
一位著名的思想教育家曾說過,在兒童年少時,人們普遍都存在一種心理,就是總感覺自己可以發現別人不能發現的事物,而這種精神方面的需求認可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所以,教師應該好好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用百分百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10分鐘,都可能達到不一樣的效果。曾有調查顯示,學生在課堂開始的前幾分由于受到外界的影響還不能完全投入到課堂學習中,這時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課堂環節,從日常生活入手,實現課堂生活化,要足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消除學生的緊張氣氛以及害怕心理,為教學內容做一個有效的鋪墊。
例如,教師可以在上課后先做一段課前歌曲欣賞,一來可以平復一下學生由于課間活動帶給學生的激動心情,二來也可以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情感交流,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然后再進行課堂內容的導入環節,帶領學生學習教學內容。這樣才能促進實現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曾振鋒.營造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課堂的探索[N].汕尾日報,2011(0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