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霞
摘 要:生物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生物這門學科不僅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造能力。然而,生物學的學習方法以實驗為基礎,教師只有帶領學生多做一些實驗,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對于剛接觸生物學的初一學生來說,更加值得探討的是如何培養初一學生的生物實驗技能。
關鍵詞:生物學;實踐;實驗;技能
我們接觸過生物學的都知道,生物學這門學科的許許多多的原理都要通過各種實驗才能驗證,才能更加讓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對于初一的剛入門的學生來說,我們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生物實驗技能。那么,該如何進行培養呢?
一、帶領學生有秩序地進行實驗
由于學生剛接觸這門課程,所以學生不免產生想了解的興趣。然而,學生更想更快地進行實驗,特別是自己親自進行。當學生進入實驗室的時候,對大多數的實驗用品都會充滿好奇的心理,總想每個都看上幾眼。但是,這樣的行為會嚴重影響實驗課程的進度與效果,而且非常不利于老師的管理,更不利于實驗的順利進行。那么,根據此類現象,我們就要帶領學生懂得實驗的秩序。在上課之前,就要向學生強調實驗課該遵守的紀律,并向學生講明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并且講清楚如果不遵守紀律,亂碰實驗用品帶來的后果。
當然,在管理方面還要講求方法,一定要學生樂于接受,而且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其中,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每個班級的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并且選出一個人作為小組的代表,這樣既可以方便老師的管理,又可以提高實驗的效率。在實驗進行的時候,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贊美。對于表現稍差的小組讓小組的代表進行鼓勵,爭取下次做得更好。這樣會使學生感覺到自豪,從而培養學生自覺遵守實驗秩序的習慣。
二、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
進行生物實驗的目的就是驗證一些生物學的原理,使學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并不是進行實驗過就會有效果。如果想要實驗做得有意義,那么重要的是要學會觀察。在做實驗的同時,讓學生把觀察到的東西全都記錄下來,方便以后的學習。所以,老師在實驗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的變化過程,并且做出一些提問來檢測學生觀察結果的正確與否。
總之,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我們更應該培養學生的生物實驗技能,為他們對日后的生物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孫洪敏.優化實驗教學,培養創新能力[J].生物學教學,2006(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