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芙蓉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4-0030-01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出了四大課程理念:一是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二是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三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四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要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在這新理念的指引下,課堂教學積極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努力建設開發具有活力的體育課程。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一、恰當使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點就是能給學生提供最直觀的材料,通過圖像、圖片、聲音等綜合性多媒體技術,帶給學生生動的、直觀的印象,這是講解示范所不能達到的效果。例如在前滾翻教學時,將前滾翻的整個技術動作借助教學軟件,通過畫面預先錄好示范動作、圖形分解、以及將蹲撐——兩手撐墊屈臂——低頭——兩腳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團身滾動——后腦、肩、背臀依次觸墊——抱小腿蹲撐起立的文字打印在屏幕上,結合課的需要重復播放畫面、講解動作,加上師生的不同示范。這樣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了清晰完整的技術動作印象,練習起來就更簡單、更積極主動。掌握理解動作要領就更快、更直觀。這也符合兒童對直觀、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具有強烈認同感的心理特征。
二、創設情景,幫助學生探究知識、發展創新能力
所謂情景教學法就是利用一定的生活情節和模擬的情境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想象,以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如對學齡初期兒童教學時,由于他們年齡小,生性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就應順應他們的心理特點進行情景教學,教學方式應生動活潑。在教學中多設計一些兒歌、游戲和趣味活動;練習場地則可根據不同的內容設置情景,如奪紅旗、找伙伴、消滅害蟲等方式進行。如在教學《持輕物擲準》一課的過程中,我設計了不同距離的各種害蟲,讓學生據自己能力的大小選擇消滅害蟲的距離,教師根據消滅距離的長短及時給予學生物質與精神獎勵,這樣學生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又鍛煉了能力。這樣的教學安排,學生上課會永遠興趣盎然。
三、構建合作意識、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1.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體育綜合素質。合作學習時首先使學生明白自己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必須承擔的一份工作,這份工作對能否完成學習任務很重要,而且學習任務的完成要靠小組的共同努力,因此大家必須同心協力,個人不能游離于小組之外。使學生逐漸懂得怎樣合作,然后逐步提高合作技能。在教學中注意教會學生討論問題,同時注意合作人數不宜過多,以3-5人為宜。小組長輪流當,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組織者、合作者。
2.低年級的合作學習相對較難。如在教授一年級學生《左右滾動》時,教師不要急于傳授,而是鼓勵他們都試一試、想一想,怎樣才能滾動平衡。學生無動于衷,不知怎樣進行。這時應邀請鼓勵一位同學出來和教師一起組織示范,把其他學生帶動起來,積極開動腦筋,比一比誰做的動作好。此時,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有的同學甚至還能說出哪個動作好、哪個動作優美,學生們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實踐證明低年級也能進行合作學習,關鍵是要找準合作點。
四、積極改革評價方式
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強調統一的考試與測評來衡量學生,這主要是成績面前人人平等的傳統教育觀念,把被評對象置于一個共同的標準。《課程標準》提出:不僅應由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育學習評價,還應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讓學生參與到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與他人的能力,并給教師提供評價依據,以便于全面地評價學生的體育學習。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