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兩福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4-0085-02
朗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戶,它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蘊藏情感的最佳途徑。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并加強有效的朗讀指導非常必要。經過多年的教學發現,我們的課堂朗讀教學存在諸多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強和優化朗讀教學,我們應采取有效對策來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質量。
首先,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的朗讀卻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通過從教數年的觀察分析,大致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只關注朗讀技巧的訓練,而忽視文本內涵的感悟
平時的朗讀指導有時候顯得過于理性,課堂上經常能聽到老師如此指導孩子:“這句話朗讀時,語速應當快一點!”“某某詞應當讀得重一點!”“某某詞語之前應當稍作停頓!”“這是個問句,句尾的那個詞語音調應當往上揚!”……在老師如此“具體”地指導下,雖然孩子們也能讀出教師期待的那種效果,但可悲的是,孩子們只能讀“好”這一句、這一段或者這一篇,倘若換了讀的內容,往往就不會讀了。
2.一味注重文本內涵的理解和感悟,而輕視朗讀技巧的指導
朗讀訓練除了前面說的過于理性,還有些時候會過于感性。課堂上經常可以聽到教師不太著邊際的指導:“你能讀出春天的五彩繽紛嗎?”“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表現有了火之后人們的幸福生活。”“中朝人們情深似海,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體現吧!”“小珊迪太可憐了,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小珊迪的可憐吧!”……在老師云里霧里的指導中,孩子們憑借著已有的經驗“云里霧里”地朗讀,有時也會“聲聲淚,字字血”,有時也會“聲音高亢,群情激昂”,但是,這種朗讀訓練有效果嗎?可想而知。
3.部分教師對朗讀的重視程度不夠
有些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常常以析代讀、以講代讀,既不作要求,也不作講評,以致于課堂上缺少了孩子們抑揚頓挫、激情飛揚的朗讀聲,這顯然不利于提高學生朗讀水平,達不到真正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目的,這樣朗讀的韻味不僅無法體現,學生也只能膚淺理解作者的情思。
4.學生缺乏朗讀興趣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相對較低,自控能力差,無法讓學生自覺進行朗讀。有的學生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一句一句地硬讀,存在為了朗讀而朗讀的現象。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也有這樣一種情況,老師讀的文章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味,導致學生沒有了朗讀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從細小處入手,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其次,針對上述問題,通過不斷地在教學中摸索、總結,我認為應采取以下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
1.教師要重視朗讀,加強指導
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應重視朗讀,教師的朗讀要起示范作用。教師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朗讀的欲望。這就需要老師有過硬的朗讀水平,老師富有感情的朗讀多了,學生才會讀出豐富的情感,老師也才能正確的指導、點撥學生,從而激發起學生朗讀的欲望。只有通過教師們精心的指導,學生們刻苦的練習,朗讀才能真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展現它的藝術魅力!
2.采取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朗讀的語氣生硬,沒有活力,學生自卑思想重。因此,老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善于聆聽,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優點,哪怕是一個詞、一句話,只要讀好了都應該給予適當的表揚。這樣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中就會樹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朗讀的興趣就會越來越高。
3.采用多種朗讀形式
在進行朗讀訓練時,教師要能把握紛繁多樣的朗讀形式,明確其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朗讀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如按朗讀聲音大小的不同,可以分為輕聲讀和大聲讀;如按朗讀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個體讀、小組讀和全體讀;如按師生朗讀合作的不同,可以分為引讀、輪讀、分角色讀等;如把朗讀作為閱讀教學的手段,又可形成感知性的讀、理解性的讀、表達性的讀、想象性的讀、品味性的讀、積累性的讀……而各種不同形式的朗讀,又都各有不同的功能和適用范圍。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同階段,根據文本體裁、內容的不同,根據課堂上學生思維狀態和訓練要求的不同,精心安排朗讀訓練,科學合理地選擇每一教學環節上朗讀的不同形式,做到形式多樣、靈活、合理運用。
4.注重朗讀的陽光評價
評價是促進學習的有效手段,也是朗讀訓練的重要環節。在朗讀訓練中,教師生動簡明、賞識激勵的陽光評價是教師教學機智、口語技巧、教學智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師文化底蘊、人格魅力、愛生情懷的真實體現。這種評價可以不斷調節朗讀訓練的動態過程,使其向預備的教學目標靠近,而且能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朗讀水平。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我們只有在長期的課堂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并反思,優化自己的朗讀指導,讓有效的朗讀真正走進學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真正達到“書味在胸中”的境界,那么我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必將因朗讀而精彩!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