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摘 要 五育并舉,德育為首,無論一個人能力有多大,要使之成為為社會服務、有益于社會的人,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一個人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教育,中學階段尤為重要。但當前,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在某些方面出現了素質下滑的問題,中學生的德育出現了實效性低的問題,它嚴重制約著中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找出中學生思想道德的現狀及其解決方法。
關鍵詞 中學生 思想道德 現狀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3-0121-02
最近幾年,國家非常關注對于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設問題,已經將強化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問題提升到國家未來的發展、民族的興旺、長治久安的重要的戰略價值上來抓。家庭德育從應加強發揮家長的正面引領作用和注重構建家庭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圍入手,為中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的提升形成助推力。而學校作為教育行業的前線,成為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領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戰場。因此,學校肩負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任,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在校園里就抓牢,落實到教育教學整體當中,獲取真正的效果。
一、當今中學生思想道德現狀
(一)意志脆弱,沒有良好的心理品質。現代中學生由于學業負擔過重,加之來自學校、家庭的壓力,社會閱歷不深,許多中學生一旦在學習、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難便無所適從,他們大多表現出焦慮、煩躁、膽小、恐慌、易怒等種種不良情緒,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二)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非常強,現在的初中生獨生子女比較多,在家里沒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家里長輩的寵愛都聚集一身,所以在他們的心目中就有一種至高的優越感,在班集體中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做什么事情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有的還表現出只想享有權利,而不愿意履行義務。許多中學生“胸中無祖國,心中無他人”,待人做事處處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對學校、班級的建設與發展漠不關心。他們缺乏正確的是非觀念和榮辱感,大多意志薄弱,一旦受不良風氣誘惑,很容易出現違紀現象。
(三)法制觀念淡薄,自我保護能力不強。由于青少年的年齡特征,好奇心強,善于模仿,在是非面前辨別能力弱,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侵蝕。許多高中學生盲目追求生活享樂,拉幫結派,打架斗毆,聚眾滋事,偷盜攔劫,玩牌賭博。他們在學習上不思進取,生活上懶懶散散,經常出入于各種公共娛樂場所,沾染了許多社會不良行為,在家蒙騙家長,在校頂撞老師,欺壓同學,在外勾結不良社會青年耍橫,嚴重破壞了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給家庭、社會帶來了諸多不穩定因素。還有許多青少年學生膽小怕事,對不法侵害缺乏自我保護和自救能力。當他們利益受到損害時,往往采取忍讓、逃避或順從,滋長了不良行為的囂張氣餡,甚至由此會滑向自甘墮落的邊緣,逐漸被惡勢力所侵蝕、腐化。
(四)人生目標越來越功利化。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初中生手中的零花錢也相應增加了,初中生手上有十元、百元的鈔票已不是很稀罕的事情了。初中生有了零花錢,就要消費,消費時出現一種攀比的心理,像請客送禮、生日聚會、旅游交友等,都要講究排場,講究豪華。父母給自己添置衣服鞋襪,都要選擇品牌,非品牌的服飾不要,少則上百,多則上千。
二、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對策
(一)營造初中生成長的良好的社會環境。社會是一所大學校,初中生有時在社會中所受的影響比學校里所受的教育會更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頻頻出現的校園暴力事件,為我們再次敲響了校園安全的警鐘。現在的社會正處于一種急劇轉型的時期,收入的差距、貧富的不均必然帶來一些人心理、行為的不正常,這給心理上、行為上搖擺不定的初中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社會應該多建一些博物館,圖書館等開放式的娛樂休閑設施。
(二)家庭第一教育要盡好職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負有監護、教育、保護的職責。家庭教育是“三育人”的起點和基礎,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設中具有特殊教育作用。家長要注重孩子交友的情況,及時與學校溝通。家長要從小事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習慣,對不良行為要及時地預防和嬌治,但切莫采用暴力手段解決,而要多與孩子交流溝通思想。家長要重視自身的言傳身教。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現在不少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的物質需求,很少過問孩子的心理、精神方面的需求,父母要經常與孩子溝通,如果在外打工,要經常用電話、網絡與孩子進行交流,讓孩子時刻感受到父母親情的存在與溫暖。父母要明白給予了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只是給了孩子必要的生活和學習的條件,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作用不可忽視。政府或者學校還應該開設各種形式的家長學校、社區學校,提高家長們的素質和家庭教育的水平。
(三)學校要建立新型的教育教學的理念。學校作為教育的主戰場,要將自身的本職工作做好,將教育學生擺在首位。因為學校的教育目前還是一味地追求升學率,仍然實行的是精英教育、應試教育,從而忽略了對中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進行教育。很多學校對于德育方面的教學過于形式化,從教育的角度講過于片面。對于這樣的狀況,學校對于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應當做到言行統一,教師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學校要樹立德育典型,特別是樹立我們身邊的典型,用典型來育人。
(四)努力提高初中生自我保護意識。初中生的健康成長不僅需要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的特殊保護,初中生面對較為復雜的社會環境,還應加強自我保護,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不良誘惑,改正身上的不良習性。初中生要主動開放自我,主動與他人交往,要樹立起切實的人生目標,并具有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信念和恒心。初中生要與老師、父母、朋友溝通,積極進行自我心理調節、思想反省。
參考文獻:
[1]姜玉.高校學生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其心理矯治[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9).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