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如心
摘 要:近年來,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與更新,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視野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教師逐漸轉換了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思維發展與個性的全面發展,逐漸引導學生從被動地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地發現學習。依照新課改后初中物理的教學要求,對初中物理教學創新方面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物理;教學模式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秉承著“以學生為本,為了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始終發揮著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不斷地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道路中探索,致力于拓展教學方面的創新思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然而,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也不會一蹴而就。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教師深思熟慮,探討改善策略。因此,本文針對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深刻分析,提出一些改善策略,致力于拓展初中物理教學方面的創新思路。
一、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過去的物理教學中,由于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嚴重束縛,因此更加注重學生的成績。所以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經常以自己為中心,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物理知識,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樣的教學方式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更不用說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物理教學中來。長此以往,學生無法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2.物理實驗教學形式大于內容
物理是一門需要時常動手做實驗的課程。通過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并思考相關物理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然而,大部分教師卻沒有給予物理實驗教學足夠的重視。
3.教師未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
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教師往往更注重學生的成績。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接受程度,而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過度重視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沒有正確引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
二、新課程改革后,物理教學的創新思路
1.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正確引導學生從被動地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地發現學習。激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對物理知識進行主動地思考與探究。
2.教師需要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因此,教師應該秉承新課程核心理念,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營造一種濃郁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強烈渴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初中物理課堂的互動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接受和消化知識的能力以及新課程改革的物理教學要求,恰當地提出能夠激起學生進行深層次思考探究的理解性問題。
3.豐富教學形式,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教師應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思路,以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不斷改善教學策略,豐富教學形式。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自主探究教學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主動地投身到學習中去,不斷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確保一定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教師需要嚴格依照新課程改革后的物理教學要求,并結合教學內容以及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物理教學的創新思路進行分析與探討,致力于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關兆宏.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創新思路探析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7(03):69.
[2]李祖宏.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創新思路探析[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23(07):328-329.
[3]崔濤.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創新思路探析[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12(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