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理軍
摘 要:立足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重點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引入研究性學習的方法。以期通過努力,找到促進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從而為相關人士提供部分可借鑒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研究性學習;方法;意義;探討
初中物理是以觀察、實驗、抽象等現象為主的一門學科,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各種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心理特性,運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法,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為以后的學習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物理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研究性學習已成為基礎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教學目標。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方法,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讓他們得到全方面發展,還激發了學生的潛能,樹立學習自信心,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
將研究性學習引入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方法有很多。筆者將針對上述提到的兩個方面,展開較詳細的論述。
1.創設情境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思維能力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物理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去發現、探索問題,結合自己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總結出課堂情境中的物理知識,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因而,初中物理教師要注重對教學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自主性思維得到發揮。
2.發揮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
自主實踐教學法主要是以學生為主,要求學生以自己的想法進行實驗設計,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按自己的思維進行探索。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能檢測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使學生養成研究性學習的習慣。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才能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韋明肯.初中物理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幾個時機[J].基礎教育研究,2009(13).
[2]李鈺琨.淺談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幾點思考[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