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芬
摘 要:在數學新課標的引導之下,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并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學生通過在小組合作中的相互交流,可以促進數學思維的開發,并且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關鍵詞:合作學習;合作意識;數學思維
當前,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已成為我國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無疑問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就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在當今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已徹底改革了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廣大教師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并得到了師生的認可,這也是新時代賦予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挑戰。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進行合作
科學合理的“問題”是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教師上好一節課的關鍵所在,也是學生開始一節課學習的出發點。多數學生在學習中總是以“問題”為中心,因為沒有統領的問題學生探究知識就沒有目標,也不容易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考慮到教材的運用、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的特點來創設問題情境,且設計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感到新穎,而且還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真正讓學生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二、構建和諧課堂,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數學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討論和爭辯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也是課堂的亮點之處,在這個環節中不同學生的不同見解和思路能在小組中進行廣泛的交流,不僅能讓學生的思維開放,而且會使學生的不同思維發生相互碰撞,并引發思維火花——找到最佳的學習思路,使學生的思路更加開闊。學生獲得了知識思維的雙豐收。教師可以直接采用教材中創設的情境,如,先“設計出本組的方案”,再“看看哪個小組的方案又多又好”。這樣的案例和問題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小組合作的興趣,并能積極設計各種方案,最后總結本組的最佳方案主動在全班展示并進行交流和分享成果。
總之,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要實施好小組合作教學法,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問題情境和營造和諧的探究氛圍,但是在應用過程中不可忽略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也不是萬能的,它需要我們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尋找更加適合教學的方法途徑,以實現教學法的轉變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加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
任務。
參考文獻:
蔣名平.合作學習理論及其實施策略[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