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茹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對教師教學也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初中音樂教學亦是如此。音樂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音樂素養,而且對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養皆有重要意義,因而音樂學科教育成為我國教育課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初中音樂教學為研究對象,就基于素質教育的初中音樂教學存留的問題做以闡釋,隨即針對問題提出可行之策,旨在達到預期的音樂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音樂;素質教育;教學手段;可行之策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培育學生的綜合素養尤為重要,不僅要關注思想文化和心理健康的建設,而且還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因此,借助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藝術素養是極為有益的。初中音樂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引領他們更好地感悟音樂內涵,同時老師也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進而引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欲望。
一、基于素質教育的初中音樂教學存留的問題
1.課時安排過少
初中生面臨著較大的中考壓力,不少學校為了學生能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學校便出面對美術、音樂等藝術類課程的課時進行壓縮,造成本就無多少課時的音樂課也流于形式,難以真正實現其教學價值。與此同時,音樂教學的價值很難在短期內顯現出來,需要長期堅持才能真正表現出價值意義,但就目前情況來說,初中院校并沒有制訂幫扶音樂教學長遠發展的計策,所以,課時安排過少也是初中音樂教學中存留的一大弊端。
2.教學內容匱乏
許多初中院校的音樂課程只配備了一本教材,整個音樂課程教學也是按照教材的指導按部就班地進行,有的老師也許會從網絡媒體、專業音樂讀本上選取一定的素材在課堂上講解,但也只是一小部分,所以,整個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內容便顯得十分匱乏。再者,音樂理論知識不乏晦澀難懂,導致許多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一知半解,降低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興趣,更無法滿足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
3.理論重于實踐
上文已經提及到,初中階段的音樂課時安排過少,所以,多數老師都會花費一定的時間用于講解音樂理論,以保證完成教學任務,但殊不知音樂理論雖是音樂教學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才是重中之重。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開展初中音樂教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音樂情趣、陶冶學生音樂情操,如果只是單純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實踐,這對于老師、學生來說都是無益的。
4.教學方式陳舊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多沿襲了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老師一味地在講臺上講,學生無趣地在座位上聽,整個教學過程缺乏互動和生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師的主體意識太強,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地位,所以,導致音樂教學質量長期得不到提高。除此之外,部分老師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旦對音樂學習缺乏興趣,自然就無法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二、初中音樂教學成效提高的可行之策
1.提高對音樂教學的重視度
處于素質教育的社會大背景下,加上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初中學校迫于整體教育形勢自然會提高對音樂教學的關注度,當然這種關注可能是被動的,但校方只要真切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他們也會遵照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將音樂課程真正納入初中課程教學中,以此保障音樂課程課時不再流失。至于如何提高校方對音樂教學的關注度,這就需要音樂老師、學校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共同呼吁,從而把音樂課程地位推到一個更高層面。
2.制訂合理的音樂教學目標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開展音樂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且還可以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思維能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制訂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結合班級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認知水平特點制訂目標,既教會學生基礎的音樂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又著手豐富和凈化學生的心靈世界,從而達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3.適當延展音樂教學的內容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但它也只是一個教學的范本而已,雖說在很大程度上濃縮了知識內容,但自身不可避免地還會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音樂教材亦如此。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務必要以實際的教學內容為藍本,在此基礎上擴展和延伸課本上所提及的音樂知識,真正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音樂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意義重大,所以,老師還要借助音樂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心態,樹立學生正確端正的人生態度,從而引發學生感悟音樂的內在情感。譬如,在《彩色的中國》這一欣賞內容的教學中,老師可先為學生播放這首音樂,隨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彩色的中國》所描繪的爛漫圖景,也可挑選一些類似《中國范兒》《中國味道》的歌曲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整個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成效和水平。
4.革新初中音樂教學的方式
革新教學方式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推動初中音樂教學發展的重要舉措,教學方式如果得到很好革新,便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調動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意義重大。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老師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凸顯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和創新的能力;也可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利用現代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力量豐富音樂課堂情境,創設豐富多彩的立體音樂環境,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總之,學習音樂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有利于愉悅學生身心、增強對美的感悟、提高審美能力等,因而初中階段必須重視音樂教學的價值意義。但需注意的是,音樂教學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所以,廣大教師要勇于創新教學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竭力把音樂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音樂中了解生活、在生活中發現音樂,以此充分張揚音樂的魅力與作用。
參考文獻:
[1]吳瓊茜.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之微探[J].新課程:上,2013(10).
[2]梁琴.關于初中音樂教學藝術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