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翻贇
摘 要:初中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對其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為學生創設更加優質的學習空間。從提升初中物理課堂高效性進行解析,希望對廣大初中物理教師有所啟發。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策略
初中生思維意識發展不全面,對很多實際生活中的現象缺乏一個正面的認知,課堂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死板,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得初中物理課堂的學習環境較為壓抑,不利于初中物理課堂的發展。下面,筆者詳細地解說自身的教學心得,力求為初中生的成長作出自己的貢獻。
一、優化課堂環境,加強知識導入
環境對初中生的學習狀態有很深的影響,在進行知識點教學之前教師要重視這一環節,積極地改善傳統消極的課堂環境,改變知識點的導入方式,讓學生更加樂于接受新的知識,推動他們發展的進程。
首先,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把知識點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對學生進行提問,在其腦海中描繪出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以此提升其參與知識探究的積極性。比如,在“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對聲音出現及傳播的全過程進行猜想,讓最為常見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參與探究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猜測及原因進行陳述,讓初中物理課堂充滿學生討論的聲音,然后教師再依據學生說出的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式教學,和學生一起對問題進行探究,讓他們對教師感覺更加親切,促使其更好地參與到知識的學習當中。
其次,物理知識的學習需要一定的抽象性思維方式,但很多知識點都是生活中很難發現的現象,學生學習的時候感覺比較陌生,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對此,教師可以把信息技術與新的知識點相互融合,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更加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所要教學的知識點,為他們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帶動學生取得更多的收獲。比如,在“摩擦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先對其應用進行詳細的解說,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現象理解摩擦力的特點,接著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進行詳細的陳述,讓學生在樂趣中進行知識點的學習,為他們良好的學習狀態作出積極的鋪墊。初中是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期,教師要跳出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采用多樣化的引導方式做好知識導入工作,讓學生在歡樂的環境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點,從而促使其取得更多的收獲。
二、多元物理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初中生的學習情況,為初中課本增添了多方面的內容,有效地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為初中物理課堂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教師要以此為契機深入探究自身教學方式,利用物理學靈活多變的特點進行多元化的知識教學,進一步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物理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擁有靈活的思維模式,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把班級學生劃分為多個靈活的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知識點進行學習,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為學生發表意見創造更加開闊的空間。并且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問題調動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誘導學生進行小組之間的競爭,為學生參與探究的積極性和初中物理課堂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比如,在進行“運動的描述”教學的時候,教師讓一個小組提出特定的情境,讓另外一個小組對其中運動中的物體進行描述,接著第三個小組選擇不同的參考系繼續描述。讓學生在提問和回答的過程中更好地體會到物理知識,加深知識點在他們心中的印象,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知識的學習當中。在小組合作課堂中教師要依據學生個人課堂表現、個人能力提升情況及小組綜合平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降低應試教育對學生產生的消極影響,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態更好地參與到物理知識的學習當中,帶動其取得更多的收獲。
其次,物理是一門包含實驗課程的理工類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一優勢,進一步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當中,先把實驗的目的進行解說,讓學生心中對實驗有一個自己的理解,接著提問學生心中的想法,讓他們幾個人一起設計一套實驗流程,并對全班學生進行詳細的解說,然后教師依據學生的要求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實驗器材,讓學生通過實際的行動驗證自己的猜想,提升其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最后由教師分別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和學生一起分析實驗中存在的缺陷,對標準的實驗進行講解,讓學生之間進行對比,間接地幫助他們發現自身的不足,接下來教師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教學,完善學生自身思維方式,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另外,教師可以依據實際的教學內容適當地更換教學場所,讓實際的場景為學生積極的參與狀態作出更多的鋪墊。比如,在“長度、時間及其測量”教學的時候,教師和學生一起對操場中不同的物體進行實際的測量,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了解知識點的內涵,讓寬闊的空間更好地提升其學習狀態,幫助學生以更好的狀態吸收知識點,從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
總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狀態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努力創造輕松活躍的學習環境,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作出更多的鋪墊。
參考文獻:
王旭.淺談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