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林
摘 要:地理是一門與實際聯系很緊密的學科,生活中的氣候、方向等都可以用地理知識很好地解釋。可是卻因為地理不是中考重點考試科目,導致學校、教師、學生都對其不夠重視,進而使初中地理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通過分析總結現階段所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從學校重視地理教育、教師改善教學手段、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三方面提出意見,旨在改良初中地理教育現狀。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育;問題;對策
一、初中地理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薄弱,綜合素質不高
雖然有些地區將地理科目納入中考考試科目之內,但是所占分值較小,所以學校一直把地理排在副科行列,很少會給此科目安排專業教師,往往是由一些主課教師兼任,而專業地理教師卻在經濟、輿論等壓力下改教其他考試科目。由于主課教師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地理知識教育,對地理的理解層次僅停留在表面上,所以在地理課堂上,他們也就給學生講些常識、通讀課本、勾畫考試重點甚至直接開始講所謂的主課。即使學校配備專業的地理教師,一般也是一個地理教師就包攬了整個年級的地理教學工作。教師根本沒有時間去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去安排教學內容,也不會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知識,只是按照課本講解一些枯燥無味的知識點,完成教學任務。
2.學生忽視地理,學習態度較差
剛開始接觸地理學科時,學生可能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可是隨著進入八年級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不斷加重,而地理作為考試之外的學科,自然就被忽視。教師為了提高升學率,幾乎把可以利用的時間都分配給所謂的主課,早讀用來背誦英語等學科,課外活動用來刷題,學生根本沒有時間來學習一門對提高自己學習成績無益的科目。有的時候教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做其他科目的作業,對于教師布置的作業,也是參考答案甚至根本不做,只有少部分學生在課上認真聽講并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
3.教學內容單調,缺乏實踐經歷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幾乎走進了每所學校,給教師完成教學目標提供了極大便利。可是地理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課上只是按照課件講解抽象的概念,并不會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所學內容,也不會及時更新地理知識。有的地方學生在課上都見不到地理學習輔助工具地球儀,更不用說其他教學工具了。以至于在課上就是教師單純地講,學生也沒有自己動手體會的機會,所學知識不能與實際生活很好地結合。
二、針對以上問題提出的解決對策
1.重視地理教育,提高教師素質
學習地理和學習其他學科一樣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天氣、位置、方向常識,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與自然觀,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必修課。因此學校要高度重視初中地理教育,為其配置專業的任課教師,提供全新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工具。不僅如此,還要通過培訓,組織科研活動等手段,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教師。保證任課教師掌握全新的地理專業知識,并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和知識觀,告別傳統模式,積極探索新方法進行教學,把地理知識和實際生活有效地結合。
2.加強課堂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傳統的課堂內容主要以課本內容為主,而如今我們處于高度信息時代,幾乎每天都會有新發現。這就要求教師及時更新信息庫,通過網絡等手段了解最新動態,并把新知識傳給學生。也要注重地理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比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同學春游或秋游,切身接觸大自然,在玩耍的同時掌握地理知識。積極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自己探索,發現身邊的地理,養成注意觀察、自主學習的習慣。
3.更新教學資源,增加實踐環節
(1)打破“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的教學模式,課堂要以學生與主,教師作學生的引導者和合作者。課上要加強互動,開拓學生思維,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盡可能在課堂上掌握地理知識,避免課后沒有時間學習地理科目的現象發生。
(2)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比如,在講解宇宙天體運動時,光靠板書學生可能沒有辦法深刻理解,這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動態展示運動情況,讓學生腦海里對所學知識形成一定的概念模型。
(3)結合實際,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引出教學新內容。比如,在講解我國西北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時,可以先詢問學生我們生活中的煤、油等能源的來源。通過討論學生熟悉的話題,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讓學生明白理論源于生活。
總之,認真學習地理知識對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質有很大幫助。雖然對地理進行教學改革給教師和學生都帶來了很大挑戰,既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也對教師的教學手段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要高度重視地理教育,教師要及時更新知識,提高課堂效率。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正確認識地理學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和課外學習。
參考文獻:
[1]申淑梅.新課程地理教學初探[J].山西電教,2008(10).
[2]周卉.淺議我國中學地理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科教文匯,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