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培虎
摘 ?要:大學宿舍學生生活、學習、休息、娛樂、社交的重要場所,是在課堂之外進行學生工作的主陣地。據統計高校學生每天在寢室的時間超過10小時,有的甚至達到15小時,因此,和諧的宿舍文化對學生的成人、成長、成才過程有著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人際關系對學生順利成長至關重要,對于促進大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進文明高校和和諧高校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文化;和諧;影響
大學生宿舍不僅是大學生休息的地方,也是同學們學習、交流、文化熏陶的重要場所,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與學生成長成才有著越來越緊密的關系。特別是對于高職類的大學生,由于自身文化素養、生活自理能力、社會交際能力等各方面相對比較薄弱,更需要一個和諧的宿舍文化環境氛圍,為學生奠定一個良好的文化底蘊和基礎,對于推進高校素質教育改革、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巨大促進作用。因此為了改善學校的育人環境,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建設一種積極向上的良好的宿舍文化勢在必行。
一、目前高職院校宿舍文化的建設現狀和存在問題
(一)高校和諧宿舍文化建設重“硬文化”、輕“軟文化”。當前我國各高校在建設和諧宿舍文化過程中存在“重物質”“輕精神”的現象。不少高校加大宿舍建設規模,提高宿舍建設標準,大幅度增加宿舍硬件設施投入,空調、單人房、電視、全套家具等應有盡有,卻無暇顧及宿舍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軟文化”的宣傳與滲透。軟文化建設是高校和諧宿舍文化建設的根基,過度重視物質文化而忽視軟文化的宿舍文化建設只能流于形式。
(二)宿舍衛生較差。大學生宿舍內務衛生差幾乎是所有高校現在面臨的問題,據了解,各高校情況基本差不多,以男生寢室為例,衛生整體較差,主要表現為:被子不疊,鞋襪到處亂放,臟衣服不及時清洗,氣味難聞,地面不掃,走廊垃圾遍地,這與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形象格格不入,也嚴重影響了學院和學校的形象,最重要是影響了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成為是宿舍文化建設的一大敗筆。構建和諧宿舍文化,首先要保證干凈、整潔、有序的宿舍居住環境。
(三)宿舍制度規范缺乏。因個體的差異性,尤其是目前90后大學生的個性非常鮮明和突出,忍耐和包容性缺乏,各高校常會發生宿舍成員因個人喜好而破壞其他室友舒適環境的行為。然而,很多高校都缺乏可落實的宿舍制度文化,其他室友為維護自身權益而采取的糾正行動往往會因無據可依而淪為一場激烈的口水戰,導致室友關系遭受破壞,甚至引發過激行為,上演不文明宿舍鬧劇。
(四)學習和文化交流氛圍不濃,精神文化缺乏。學生受多元價值觀的影響,其價值取向也呈多元化趨勢,部分大學生人生觀模糊、自我主義嚴重、欠缺包容心態、缺乏合作精神,導致宿舍氛圍也受到消極影響;有的學生崇尚享樂主義,在大學里花著父母的錢,大肆吃喝玩樂,在宿舍打麻將打牌斗地主,學習成為副業,學術交流更是成為天方夜譚,宿舍風氣墮落。
(五)宿舍的網絡行為成為一大隱患。如今是網絡時代,網絡行為已在大學生宿舍行為中占據主導地位。而目前,網絡在高職院校的宿舍中經常沒有得到正確的應用,反而造成嚴重的危害,很多同學買了電腦后都是在煲劇、打網絡游戲,甚至有個別同學逃課沉溺其中,無法自拔,宿舍儼然成為影視廳、網吧、游戲機室、吸煙區。這種網絡行為淡化室友間的人際交往,割裂室友間的互相依賴,敗壞室友中的良好風氣,攪亂室友間的作息習慣,影響學業的完成,阻礙社會交往的發生,是宿舍文化的不和諧之音。
(六)宿舍文化活動內容陳舊、形式單調。當前參加高校宿舍文化活動的學生很多好,而且主要集中在低年級學生,其中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宿舍文化活動并不感興趣,有的只是迫于制度規定才參加這些活動,這說明當前高校宿舍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強,活動內容的選擇未能緊跟時代步伐,沒有抓住“90 后”學生的心理,不能引起學生興趣。與此同時,宿舍文化建設還存在內容狹窄,形式單一等弊端,不能調動學生建設和諧宿舍文化的積極性。
二、原因分析
(一)主體認識不到位。高校和諧宿舍文化建設的主體涉及面很廣,具體來說應該包括教師、學生、行政人員和工勤人員等。但當前高校在建設和諧宿舍文化過程中,往往將主體局限于學生群體和宿管人員,對宿舍文化狹隘地定義為學生的“住”和宿管的“管”兩方面,這就導致宿舍文化定位不當,無法形成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同時,教師、行政人員和工勤人員平日忙于授課、課題和行政事務,對和諧宿舍文化建設工作有心無力,參與度較低。
(二)高職院校學生個性張揚,以自我為中心。高職類大學生個性張揚,思維活躍,思想獨立,但是也存在以自我為中心,不喜條規的羈絆和約束的現象。目前高職類大學生都是90后,在家中又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本身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獨立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思想比較活躍,不喜條規的磕絆和約束,對于學校宿舍管理規定也是心有抵觸。宿舍文化構建沒有得到學生的心理認可和重視。
(三)宿舍文化建設缺乏長效建設機制。宿舍文化建設由于其文化屬性難以短期奏效,往往停留于搞活動一陣風,缺乏長效建設機制。由于對宿舍文化建設缺少有效工作載體,學生宿舍文化活動通常采取“一陣風”、“走過場”的做法,熱衷于開展各種宿舍檢查、優秀宿舍評比等活動,并把這些當作是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全部內涵。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結束得匆匆忙忙,再然后就煙消云散,沒有建立一種長期而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四)宿舍管理隊伍配置結構不合理。宿舍管理隊伍配置比較齊全,但是結構不盡合理,難以更好發揮育人功能。一般高校宿舍管理職能的部門有保衛處、學生處、后勤處等等,多頭負責,但也導致管理千頭萬緒,無處著手,工作當中也難免相互推諉,而日常宿舍管理任務主要由宿管人員承擔,但是宿管人員大多沒有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能, 沒經過專門的育人工作培訓,管理方式簡單粗糙,不能很好發揮其育人陣地功能。
三、措施
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以和諧的理念融合文化管理,強化高校宿舍和諧文化管理,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自覺適應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需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實現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和諧發展,具體途徑有以下幾條。
(一)健全宿舍管理,加強宿舍文化制度保障。為保證宿舍文化建設工作的有效性,需健全其保障機制。首先需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結合本校特色,建立健全的規范及制度,諸如《學生宿舍守則》、《學生宿舍衛生考核制度》、《學生宿舍網絡管理制度》等。明確每一個大學生對宿舍的責任和義務,為學生在宿舍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同時,要注重制度的執行,建立高規格、高標準的監督隊伍,需包含學工相關領導(學生處、團委、院級分管學生工作領導、輔導員等),并明確責任、清晰分工,切實有效地保證制度的執行力。
(二)抓好宿舍管理隊伍建設,統籌協調、加強溝通、協同作戰。領導應對宿舍工作給與高度的重視,并時常關心和支持。鼓勵輔導員和班主任多到自己所在年級和班級的宿舍與同學進行溝通交流,以拉近與同學們的距離,及時掌握班級中各個同學的思想動態。抓好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宿舍長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注重對他們的教育和培養,并與最終綜合素質考評掛鉤。加強宿管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管理水平,并與輔導員和班主任之間保持交流溝通。
(三)建立師生激勵機制,獎優罰劣,促使宿舍文化建設良性發展。應對學生建立一種激勵機制,把他們在宿舍里的日常表現,包括宿舍衛生、學習情況、人際關系、安全規范等指標進行量化,列入學校對大學生的綜合測評體系,并嚴格管理,認真實施,用制度來規范學生在宿舍的行為。老師也應有針對性地參與宿舍工作精心投入,而且對所在班級和管理區域有明顯進步的,應進行獎勵,包括物質和精神獎勵。只有這樣才能激勵全體師生,才能讓宿舍文化正能量得到彰顯,并良性發展。
(四)積極組織開展各種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同時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學生宿舍活動組織,舉辦征集宿舍名評比活動、宿舍風采板報大賽、最美宿舍評比、黨員示范宿舍評比、星級宿舍評比、宿舍攝影大賽等宿舍風貌評比活動,讓學生在為自己創造優美環境和良好氛圍的過程中增強互動并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建立更加融洽的室友關系,增進成員間對各自生活習慣、理想信念、職業規劃、學習方法等方面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并化解矛盾。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把活動中的一些文化的精神、理念以及大家應該共同遵循的規則等保留,并作為一種長效機制,長期進行宣傳、督促、保持并發揚,避免活動“走過場”,“一陣風”。
(五)規范網絡使用,引導宿舍網絡行為。在網絡時代宿舍行為文化的建設中,首先,搭建網絡平臺并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加強宿舍之間、室友之間的交流。其次,對網絡背景下宿舍人際交往進行正確引導,對受網絡影響的宿舍內溝通意識淡薄、人際關系冷漠的現象加以糾正,對網聊、網游沉迷的同學及時疏導。再次,適應時代發展,推動教育方式轉型,由具體管理轉向宏觀引導,例如在網絡社區提供優質健康且學生感興趣的服務與資源;對宿舍的先進典型案例進行宣傳等。最后,利用網絡搭建教育者與大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解答學生在網絡中的疑難,關注學生在網絡世界的輿論導向并及時干預。
總之,大學生和諧宿舍文化建設是需要領導重視、全體師生員工緊密配合、協同合作,經過長期的文明養成教育、良好生活習慣培養、理想信念的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培養等,并慢慢積淀形成的。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先進的、積極的、健康的文化思想長期占領學生宿舍,營造具有高職特色的宿舍文化,讓文明之花在宿舍陣地上絢麗綻放。
參考文獻:
[1] 喬娟.關于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具體途徑的探討[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9,17 (4):114-116.
[2] 常瑜.宿舍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創建途徑[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1 (6):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