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存芹
摘 要:集團企業業績評價是一項有效的企業監管制度,也是國有企業進行自我監督、自我約束的重要方式。而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是根據集團企業的業績評價的結果,能促進企業管理者更好的發揮其管理才能,把管理者的自身利益和集團企業的經營成果緊密聯系起來,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使企業良性發展。
關鍵詞:集團企業;業績評價;激勵機制
隨著全球化經濟時代的到來,集團企業自身不斷進行業績評價與激勵制度的改革,能夠促進企業自我發展和達成戰略目標。企業在獎勵優秀員工時,也是在履行自己的高效績文化。業績評價所提供的信息能夠幫助企業判斷應當對員工做出何種晉升或工資方面的決策,為企業的高管及其下屬人員提供了一個審查機會,謀劃出因人而異的個人發展規劃,幫助下屬找出瓶頸,并改正缺點。業績評價能調動集團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增強員工的使命感,促進員工發揮其創造力,使企業銷售產生運行的生命力,使強者得其位,弱者有壓力。集團企業員工就會形成一種向上的凝聚力,最終達到企業和個人發展的“雙贏”。
一、業績評價與激勵機制的內涵
1.業績評價及其模式
(1)業績評價
業績評價是集團企業在一段時間內的綜合數據和預先做好的規劃進行對照,用特定的評價方法,對企業的經營業績作出客觀、公正、準確的分析判斷,需要把資產、財務、風險評價、債務和利潤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以尋求企業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對企業的內部控制有著明顯的指向作用。為管理者后期計劃編制提供依據,為員工薪酬計劃的制定和企業的人事調整等提供支持。
(2)主要模式
①財務模式評價
財務模式評價是企業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體制評價模式,是為實現企業集團公司總體財務目標而設計的,主要涉及的是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重大財務決策權限的劃分,譬如:融資的決策權、投資的決策權、資金的管理權和收益分配權等,根據的企業的盈利能力指標和現金流量指標進行評價。投資報酬率是以公司投入所獲得報酬率的高低來進行評利盈利能力指標的,項目投資評估時以現金凈流量為指標,投資結果評價多采用會計利潤為指標進行業績考評,有利于事前預算與考評的口徑統一,能夠準確引導部門經理提高經營活動的經濟價值。運用財務模式進行公司業績評價有時報表信息會失真,導致評價結果與實際情況不符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②業績模式評價
業績模式評價與傳統的會計基礎業績評價模式相比,會計基礎業績評價更注重于股東價值的創造和股東財富的增加。業績模式評價是對于企業在一段時間內的綜合數據和預先做好的規劃進行參照,在進一步尋求集團企業中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制度。謀劃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人力資源的培養等事宜,充分調動員工的潛在能動性,出色地完成企業的組織目標,進而不斷提高個人的工作能力。業績模式評價簡單明了、易于操作。
③平衡模式評價
平衡模式評價是非財務指標的一種評價方法。它以管理為核心,以企業的戰略為導向,實現了利益相關者理論對股東至上理論的真正替代。要求集團企業從整體上考慮營銷、生產、研發、財務以及人力資源等部門之間的合作協調,從多個視角來思考企業的發展問題。通過平衡指標間的各種關系以及戰略指標來體現企業不同利益相關者的愿望,最終實現企業價值目標的最大化。
2.激勵機制及其必要性
(1)激勵機制
激勵就是激發和鼓勵。也就是集團企業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員工心甘情愿的努力去完成組織交給自己的任務,實現組織目標。促使員工產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釋放出潛在的內驅力,為企業的遠景目標奉獻熱情。激勵機制是集團企業為了激勵全體員工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方針、行為準則、規章制度、文化理念、道德規范以及激勵措施的總和。激勵機制能夠使集團企業把遠大理想轉化成具體事實的連接手段,能促使員工萌發出實現組織目標的積極動力,產生實現目標的的推力,引起實現組織目標的積極行動。
(2)激勵的必要性
①調動員工熱情,提高企業績效
企業要靠較高的績效水平才能生存,這就要求所有員工都要有較高的個人績效水平。個人績效與集團企業的激勵水平、工作環境關系很大。實行崗位等級工資制度的基本薪金,公司根據企業本年度的盈利情況,由董事會做出決定給員工發放獎金,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增加津貼,這些措施能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有利于員工實現個人價值,使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②挖掘員工潛力,培養團隊精神
在激勵機制的魅力下挖掘員工的潛力。加強培訓企業集團中各類有用的人才,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持之以恒的成長。利用經營的淡季,全方位,有重點,分批次的安排好員工的業務培訓工作,每年進行一次學習和考核。以調動人的積極性為主旨的激勵是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手段。
二、企業集團業績評價與激勵機制評價體系優化方法
1.加強組織領導,認真監督考核
企業集團業績評價十分繁雜,所以要完善考核方法,加強組織領導,保證激勵機制和業績評價的順利實施。母公司制定考核措施,相關領導充分履行職責,把準確、客觀的業績評價結果運用到激勵機制中,讓企業員工覺得有理可依,有利可信。子公司要以母公司的業績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為標準,結合公司實際,對員工制定相應的業績評價考核指標和激勵機制,把考核后的結果的信息準確的傳送給母公司處理。
2.設立績效目標,明確考核標準
設立績效目標,依據公司總體目標及上級目標自上而下的設立部門或個人目標。通常采用競爭評價標準的方法,提高企業的整體業績。加強企業及團隊的內部溝通,實現指標間的平衡,使目標與戰略具體化,保持竟爭優勢,把過程控制與結果考核的緊密的聯系起來。以企業系統目標為起點,建立層次分明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兼顧環境因素和內部環境因素,采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做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密切結合。考核標準的制定是在良好的調查和分析結果基礎上展開的,只有對員工整體的績效水平進行分析后才能制定績效標準,針對不同的水平進行激勵。
3.完善考核體系,提高員工自信
建立切實激勵與績效評價系統,保證集團公司自身獎懲制度的合理化,員工的薪資水平和市場自身規模保持一致,贏得員工的信任,保證激勵制度的執行。讓業績較優的員工有更大的信心去努力工作,讓業績較差的員工不斷改進,使全體員工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熱情。
4.綜合各種因素,提升敬業精神
在企業集團文化氛圍中,讓員工的貢獻得到及時的肯定贊賞和獎勵,根據員工的崗位奉獻,確定實施相對應的獎勵金額、內容、方式等,使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產生榮譽感和責任心,更加努力的工作。對職工的實際效果及其對企業所做的貢獻或奉獻的價值進行科學的評價,以此來提高每個個體的工作效率,激勵員工的士氣,論功行賞,把員工的工作業績和薪酬資金有效掛鉤,提升員工的敬業精神。
總之,企業集團的業績評價是激勵機制的奠基石,而良好的激勵機制能夠促進使經營者為企業創造更好的業績,二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體系。企業集團要在商場的競爭中取勝,就要關愛員工,發揮業績評價與激勵機制的作用。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用優秀的企業文化激勵不斷創新,增強員工對公司整體發展的關心,通過業績評價與激勵機制的完美融合,提升企業集團的業績效益、企業形象和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黃嬿,萬文靜.企業集團激勵機制與績效評價問題探究[J].財會通訊,2014(26):64-66.
[2]馮威.完善公司業績評價與激勵機制的關系[J].現代商業,2009(20):40-41.
[3]陳莉.淺析業績評價與激勵機制[J].財經界(學術版),2012(1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