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妹
摘 要:寫作和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生需要通過語文學習進行提高的一項能力。寫作和閱讀看似是兩部分學習內容,但實際上兩者之間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中充分認識到寫作和閱讀的重要性,并且通過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將寫作和閱讀有效結合起來,通過不斷地強化練習,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接下來,結合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結合閱讀和寫作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應用途徑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結合閱讀和寫作并非易事,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對于知識的理解應用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都相對較弱。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應用科學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打造創新型語文課堂,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使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都得到提高。并且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充分認識到將閱讀與寫作結合的重要性,進而在教學中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在寫作中提升閱讀能力,使兩者的結合相得益彰。
一、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
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學生寫作能力較低,面對一個題目,學生總感覺“如臨大敵”,覺得大腦一片空白,沒有東西可寫。教師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上也是煞費苦心。要解決學生寫作能力低的問題,首先就應該明確造成學生寫作能力低的原因。而造成學生寫不出作文的最大原因就是了解的素材少,積累的語文知識不夠。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名言說的就是閱讀與寫作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而這些素材就來自于學生平時的閱讀。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積累,例如,在學習《虎門銷煙》這一課時,教師就應該讓學生記住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壯舉,在今后的寫作中,這就是學生筆下的人物,這就是學生心中的素材。
二、在閱讀中培養寫作思維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寫作思維過于局限。學生面對不同的寫作題目所做出的反應都相同,以固定的寫作模式,完成不同的題目,如果學生長期在這種固定的模式下進行寫作,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不會提高,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局限。寫作思維是決定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因素,要讓學生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就要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的思維,可以讓學生的寫作素材更加廣泛,所寫的內容也就更加豐富。
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接觸到不同的寫作思維和不同的寫作方式,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寫作思路。但是由于學生的能力非常有限,大多數情況下,小學生并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發現作者的寫作特點,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例如,學習四年級上冊《樹葉都是綠色的嗎》,這篇文章以一個問句作為題目,開篇設置懸念,起到了很好的吸引讀者的作用,而且非常新穎。這種特點就是很值得學生學習的一種寫作思維。
三、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意識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活學活用很重要。語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所以,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和創作能力時,不能忽略我們生活中存在的語文。例如,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看到一些廣告和標語。這些生活中的語文,通過巧妙地運用文字,吸引大眾的眼球,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從生活中發現寫作素材。教師還可以通過仿寫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給出學生一些仿寫的例子,讓學生通過閱讀,把握寫作主題,然后再進行仿寫。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也可以促進閱讀和寫作的結合應用。
四、在實踐中提升綜合能力
要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就要讓學生在平時多加練習。在練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通過學生在實踐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學生實際應用語文的能力,以及學生在寫作和閱讀中存在的誤區,以便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針對學生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要在實踐中檢驗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進行材料作文寫作。這種寫作形式比較靈活。學生通過閱讀所給材料,對主要內容進行分析,選擇一個方面進行寫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和提高。
閱讀與寫作的結合教學是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本文以小學語文課程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為依據,探討了結合閱讀和寫作的有效途徑。通過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和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等方式可以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轉變單一的學習模式,進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效率,也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建華,溫添盛.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契合閱讀與寫作[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1).
[2]李家慧,王利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契合閱讀與寫作的有效途徑[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