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蘭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變革。嘗試實踐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日益得到推廣。通過敘述嘗試實踐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法課中的應用,分析嘗試實踐教學法的重要作用,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數學素養。
關鍵詞:教學法;小學數學;應用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界對新課標所提倡的教學觀、課程觀與學生觀也愈發重視。從傳統的側重理論灌輸教育模式,逐漸轉變為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學習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學習與實踐中掌握技能。在此背景下,針對小學數學教法課方式的改變,嘗試實踐教學法應運而生,并不斷得到廣泛的推廣與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嘗試實踐教學法的起源與理論根據
自20世紀80年代起,全世界開始關注數學教育教學的改革,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此背景下,邱學華老師通過不斷吸取國內外先進教學經驗,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小學數學知識框架,在不斷探索實踐中總結出一套較系統的嘗試實踐教學法。所謂嘗試實踐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先出示相關課程的引導題,讓學生嘗試做出解答,再通過學生敘述解答的方法與過程來引導學生學習課程知識,從而讓學生系統掌握全部知識,進而鞏固練習。通過教學實踐,學以致用。在小學數學教法課中,通過嘗試實踐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綜合素質。
實踐是辯證唯物主義的重要觀點之一,嘗試實踐教學法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積極參與解題實踐和教法實踐,從而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是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點的。嘗試實踐教學法注重整個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和練習中掌握知識,與現代教學論的教學思想要求相符合。讓學生去嘗試,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
二、嘗試實踐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法課中的應用
1.利用引導題設置問題情境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通過利用引導題,設置相應的問題情境,便于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來吸收與同化所學的新知識,從而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教師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學生所熟悉的事例來設置相應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學習“復合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一節,如果能夠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營造一個恰當的問題情境,從而避免傳統的抽象、枯燥理論教學,學生就會引起思考與參與的興趣,進而體驗數學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學生的求知欲被激活,對理論知識的了解與吸收便會事半功倍。
通過自我探索與發現的學習,學生通常會建立一個完整的認知結構,進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正確的情境設置,從而有方向地引導學生的思維,便于學生良好思維的養成。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來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嘗試解答,便于學生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從而培養學生的求知愿望和實踐能力,在設置問題情境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
2.讓學生嘗試解答,引導學生學習課程知識
提出引導題后,讓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嘗試做出解答。由于引導題都是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事例改編而成,因此學生可以利用頭腦中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出解答問題的方法,進而通過自己的運算完成解答。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對問題的解答,便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與運用,利用舊知識來學習與吸收新知識,從而便于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
學生嘗試做出解答后,教師通過學生對解答方法與過程的闡述,了解到學生的不足,通過對不足之處的講解,讓學生了解知識原理,進而確保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在講解過程中,依舊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讓學生在解答完以后,各自講述解法與過程,然后教師再結合學生的解答,講解復合應用題的兩種思路,即分析法與綜合法,讓學生了解兩種方法的特點與區別,以及應用中的注意事項。通過教師的必要講解,讓學生將所學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
3.鞏固練習,學以致用
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進行系統的基礎理論學習之后,需要大量的鞏固練習。通過用各種背景不同、情形各異的訓練來深化學生所學的新知識,從而形成學生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發揮學生的個性與特長。針對應用題教學的鞏固練習,教師可采用課后習題或自己編題,來幫助學生理解與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便于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從而做出改進與調整,幫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理論基礎。
經過鞏固練習之后,學生需要進行最后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實踐教學,將所學的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在此環節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參與,主動創新,利用自己的特長,設計出獨特的風格,完成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學生在試講完后,其余學生發表自己的感受,教師做出點評,指出學生的優缺點,從而使學生的整體認識水平得到提高。
在小學數學教法課中,通過利用嘗試實踐教學法,了解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嘗試解題和嘗試教學,讓學生完成了學生和教師兩種角色的轉換,讓學生在系統掌握小學數學基礎理論的同時,也提高了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能力。當然,嘗試實踐教學法不是萬能的,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不能機械地照搬已有模式,而是要結合教學實際,做到對理論的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胡安波.嘗試實踐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法課中的應用[J].淄博師專學報,2006(04):49-52.
[2]謝祎.淺談案例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法課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6):127-128.
[3]呂景沫,趙麗娜.談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7(02):75-7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