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英++邱元雄
摘 ?要:內部審計委派制人員要具有良好的能力素質。人的能力素質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長期學習和工作實踐經驗積累的總和。提升能力素質要具有與時俱進的指導原則,要與《國際內部審計實務標準》、衛生行業的改革發展、與時俱進地做好醫療服務工作相一致,堅持知難而進的指導原則,且要要具有過硬的業務能力素質,應不斷明確提升內部委派審計人員的業務技術素質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內部審計委派制;業務能力;與時俱進; 提升途徑
人的能力素質和專業技術素質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長期學習和工作實踐積累的總和。當前各級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在提升審計人員的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黨和政府都采取了許多有效的措施,促進其素質與能力方面在不斷提高與攀升。
一、提升能力素質要具有與時俱進的指導原則
(一)強化內部審計機構能力素質的基本原則要與《國際內部審計實務標準》相一致
《國際內部審計實務標準》中指出“內部審計活動應該獨立,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工作時應做到客觀”,《 我國內部審計準則》也指出,“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應具有獨立性和客觀性”,具有獨立分析和處理審計業務的能力,是做好審計業務工作的前提基礎。這就要求委派的內部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不僅要具有良好的審計專業理論、業務知識、且能在任何時候都能審時度勢地準確把握國家的審計法規、吃透國家的政策精神,正確有效行使審計業務職能,充分發揮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的作用,在審計業務活動的開展和實施中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指導性原則是做好審計業務工作的前提基礎。委派的審計組織與審計人員要理解和把握國家衛計委對醫藥衛生戰線逐步實現內部審計委派制的重要性的認只,是為進一步貫徹與落實國際與國家的審計法規,獨立于各管理層,極大地發揮國家在衛生領域投資在宏觀和微觀方面的有效性和作用性。
(二)要堅持與時俱進地為衛生行業的改革發展服務的指
導原則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與發展,特別是大型公立醫院的營運發展情況時刻也在不斷變化,為確保大型公立醫院為人民的健康做好醫療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公立醫院的職能作用,這就要求對委派的內部審計人員要隨著情況的發展與變化就得與時俱進地轉變審計觀念,根據醫院的發展和國家政策的改變,要不斷更新審計理念、調整審計的指導原則、以適應服從和服務于大型公立教學醫院的發展和國家政策調整的需要,是做好審計工作的最終目的。隨著我國的經濟、文化、科技等市場的逐步開放,許許多多的新事物、新觀念、新思想、新技術將不斷涌入到公立醫院的改革發展中,這就在客觀上要求委派的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審計的知識結構,加強審計工作的法規與國家在每個時期的政策學習與研究,不斷打破常規的舊觀念,倡導消化新東西、不斷挑戰與提升新技術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具有與時俱進地知難而進的指導原則
在審計工作中要樹立有所為的新觀念、頂住壓力、克服困難、勇于創新,實現審計的方式方法、思想觀念和行為觀念的與時俱進,在審計工作的實踐中探索出一套適應新時期審計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確保國家衛計委對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委派制的跨越式發展。著力要解決與確立一個公正、公平、公認、科學的審計評價標準,要依據國家和各地域出臺的與審計規則方面有關的政策、規則、工程量計算標準、勞動定額框架標準、稅率標準、管理費用標準、利潤標準,規范統一一致的審計業務技術與審計方法,是確保審計業務開展工作的獨立性與權力性的有效保證。二是審計證據的收集要具有客觀實在性存在有難度性。審計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沒有統一的尺度與標準,特別是國家有許多腐敗案例它走的招標程序與路徑都是正確的,但只有在執行過程中對產品的品牌和對工程項目中合同工期及分項目的簽證發生了改變,因簽證的合理性而沒有合法性,給國家的投資額度的增大,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確實也有不少。投資方簽證的改變大多都是由被投資方的利益而引起的。各種變更簽證的動因有的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專業能力、業務能力不熟悉及對市場的了解不夠深入造成的是有的;也有的是審計人員與投資管理方及投資方勾肩搭背而造成的,有些項目是審計人員事先沒有參加,審計機構情況不明也有不少。若是后兩種原因是投資方的管理者出于是有目的活動,其審計證據收集的正確性是難以保證的,使得審計證據的取證增加了難度性;三是效益審計的標準欠缺統一性、方法性。
二、委派的審計人員要具有過硬的業務能力
(一)對被審計單位的情況掌握要明、要細、要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第十二條規定“審計人員應當具備與其從事的審計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委派的內部審計人員要具有過硬的業務能力是做好審計業務工作的基本功,這是對審計人員最基本的專業技術要求。也就是說委派制的內部審計人員對公立醫院營運情況、醫院法人的政策水平與觀念等情況及醫院職工對領導層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廉政、勤政意識的應相與公認度及反應情況是好還是差、是優還是劣,特別在醫院營運的管理上是否存在有偏差與問題,都要有一定的掌握和全面的了解,便于在審計業務開展活動中有駕馭的方法與能力,始終處于主導與主動地位;
(二)審計人員知識方面的能力要全面、要廣泛
首先要深刻認識到當代社會信息量大、傳播快、知識信息變更快、更新快、發展快,這就要求委派的內部審計機構與審計人員要適應時代的要求與發展,必須要以嚴謹求實態度,契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博覽群書、豐富知識、積累知識,為開拓審計工作的新局面適應時代的發展履職承職;二是對審計法規制度要熟悉。審計工作的法規制度是審計人員判斷審計項目是非曲直的一把尺子,依法審計是審計人員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這就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熟悉會計制度和審計業務工作準則及會計準則,并要掌握與審計相關聯的法律條文和行業規章,且能準確理解其基本精神,才能具有對審計事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經得起法規制度和歷史的檢驗;三是審計專業技能要精細。審計工作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領域,事項需要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層次呈現多學科、多領域狀態,才能有效適應審計領域深層次、多情況、多問題的正確處理,這就要求審計人員無論是審計和會計專業畢業生,還是其它專業人員出身,在審計戰線均有用武之地,就得不斷學習、深鉆細研、努力實現知識更新換代、能使審計業務工作在原專業上成為問不倒、難不住的專家型人才。
(三)創新科學的審計方法,提升內部審計質量控制要堅持與時俱進的指導原則
真實合法的審計是一切審計業務開展工作的基礎與前提,沒有真實合法的審計,發揮內部委派審計的作用也就無從談起[1],在審計的方法上要正確處理好效益、合法、真實三者的關系,就要大力開發和應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方法,迅速提高內審人員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開發設計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建立審計作業平臺,以審計方法的創新,來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內部審計風險。同時要深刻領會審計組織賦予對所有審計職能部門和審計人員明確審計的權限、職責,使內部審計人員直接歸屬上級內部審計部門的領導,由上級機構根據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表現進行相應的考核和使用,以確保內部審計在方法上所確立的結論和建議能得以有效執行,合符國家內部審計準則與要求。
三、委派的審計人員要具有扎實全面的工作能力
(一)在審計工作中要有嚴謹認真科學務實態度
在大型公立醫院的營運發展中、全面提升內部審計委派制的能力與水平是做好內部審計工作的基準,提高委派內部審計組織及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對于確保醫療衛生戰線的大型公立醫院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深刻認識審計工作委派制的特殊性,決定了委派的審計人員必須具有求真務實性、獨立性、權威性、客觀實在性的綜合素質,具有全面扎實的審計工作的業務能力及契而不舍的工作作風是做好審計工作的前提。在項目審計中要不折不扣、一絲不茍按照國家政策法規及審計行業法規貫穿在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嚴格按審計程序和審計章程辦事。也就是要在實施具體審計任務的過程中,委派的審計人員要放下架子、靜下心、專心致志投入到項目的審計中,按時、保質完成審計組織交結的任務,把項目存在的問題查真實、不留死角、不走過場,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委派制的作用。
(二)在審計工作中對審計工作要嚴謹、一絲不茍
項目通過審計后的數據的統計、不能有任何的差錯與不對,能經得歷史復查與檢驗。要深刻認識審計工作的復雜性、嚴謹性、客觀實在性、政策法規性。審計的主體和內涵主要是與人、數、事、物相融合,是一項既認真又細致且復雜繁瑣的工作,只要稍有疏忽,就會出現差錯,這就要求審計人員要有較高的把審計工作做細、做深、做透的綜合能力素質,做到在項目審計中一絲不荀、細致嚴謹。
(三)在落實審計結果與結論時要注意方法性、技巧性
注重運用先進的審計理念、審計方法、包括風險評估的重要性確定,正確把握內部控制制度的政策 度、科學性分析性與有效性,在審計工作中在與被審計單位在對話時既要敢于亮實情,做到誠實、公正、正派、可靠,又要注重在與其對話中的方法性、策略性、技巧性、原則性的把握是至關重要的,對審計查出的問題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對待,更要堅持原則性、把握政策性,基本做到一視同仁。
(四)要有提升與發揮團隊作用的能力
在審計業務的開展過程中團隊的作用發揮很重要,團結與合作就是力量。人們必須結合在—起,將個人的才能、創造力和精力投注到團隊中,才能有可能發揮最大的作用。①要認識當今的審計工作復雜、政策性強,個人的力量存在有相當的局限性。在審計業務中發揮團隊的執行力與創造力比單打獨斗的個人力量要大得多、強得多;②要建立能發揮團隊的影響力、作用力,達到高績效的審計工作團隊。審計工作是一項集體性工作,需要依靠審計人員的集體智慧。也就是讓審計團隊成員彼此合作,激發團隊成員創新審計意識,獲致獨到且具有一致性的審計工作成果與績效。在團隊中的分工協作,這就要求審計人員要明確自己所承擔的角色和任務,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立足崗位、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力爭在團隊中實現每個人的價值,拋棄利己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團隊意識。③審計組織中的每個成員要自覺服從審計組織及領導的工作安排。在審計實施階段,要根據工作進展和情況變化作好審計人員力量分工的調整,且審計組織中的每個成員要自覺服從、主動協助他人工作,相互之間要注意協調配合,齊心協力,共同為審計組織的整體利益與目標的實現而履職盡責。
四、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業務技術素質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抓好集中組織培訓
衛生衛計委直屬單位內部審計人員委派試點工作暫行辦法第一章總則要求“從委派的方式與方法、委派機構及人員的管理與領導、工資關系、考核辦法、人員交流的原則,以及牽頭的部門與單位、委派人員的時間及待遇”都做出了具體的規定與要求。特別對委派到的審計組織及審計人員都要集中3~6個月的審計業務技術教育培訓與學習。通過教育培訓學習能進一步熟悉審計人員委派工作的管理、準確掌握國家審計政策、審計法規、審計事項的內容、重大經濟事項和經濟政策變更、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大額資金支出、重大合同協議方案、重大訴訟情況、以及其它需要報告的事項形式與方法,審計報告及審計例會的形式,審計的職能與權限,且明確了在審計報告中的主體責任。對審計基本理論、審計組織內容、范圍、技術及內審法規準則等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內審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
(二)審計組織要不斷組織審計人員加強業務與技術學習
委派的審計機構及組織要科學掌握審計法規、吃透國家對審計的要求與精神,要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素質,每周得組織一次碰頭會,讓所以的審計人員匯報在審計項目的執行情況及履職水平,以及在審計項目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難點問題、凝點問題、關鍵點問題進行研討,針對存在的問題,是否受審計法規還是政策的影響、還是被審計單位的違規及違紀問題、還是國家的法規政策落實不到位的違規違章問題,以及是否是審計業務技術不到位出現的問題,正解查出所存在問題的來源及存在的根源,對問題的提出通過研討會進行分析與歸類,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的措施與辦法。委派的審計組織要每月組織1~2次審計方面的業務技術學習,不斷了解國家在內審方面的最新動態、先進經驗、審計技術與方法、上級組織相關文件精神及醫院各種文件方面業務學習,促使內審人員知識不斷更新,有利增強委派的內審人員相互間的溝通和交流的水平不斷提高。
(三)對委派的審計人員可采用走出去進行業務技術培訓與學習
要全面提高內審委派人員的綜合素質,走出去參加全國舉辦審計人員的學習培訓班,是有利于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有效方法。①通過培訓,對加強內審人員的后續教育,使他們能熟練掌握審計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方法,并可在培訓中通過互相研討與交流,可獲取許多審計方面的信息、并能為解決在審計工作中的難點與重點問題提供最有效的工作方式與方法;②通過教育培訓能擴大與提高內部審計的業務規范??茖W建立內部審計執業規范、實施三級復核制度,且以內、外部檢查制度的嚴格遵循,有利嚴格按程序執行審計;③通過培訓且能進一步熟悉審計、經濟管理、經濟法規等相關知識。提高內審人員的查證能力、協調能力及表達能力提供支撐與幫助;④通過培訓有利于建立一套審計質量考核指標體系。加強對內審人員及其工作質量的定期評比與考核,是增強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感、責任感、使命感的需要。
參考文件:
[1] 凌嫦娥,效益審計的思考與探素,湖南經濟干部學院學報,2006(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