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文嬌 陳達
摘要:本文分析了現階段婦女維權工作的主要特征,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合社會各種可用資源、加強各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建立政府統一領導下以婦聯系統為主體、其他助推力量并存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以婦女維權促男女平等的設想。
關鍵詞:婦女維權;整合;男女平等
深刻認識、全面把握婦女維權工作的階段性特征,深入研究、積極探索如何真正意義上實現男女平等,全面推進政府統一領導下以婦聯系統為主體、其他有效輔助力量并存的婦女維權工作的開展,既是我國現階段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迫切需要,更是政府履行社會保障職能的必然要求。
一、婦女維權工作的基本情況
隨著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利益的不斷調整,婦女維權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近年來,地方婦聯通過對婦女維權工作的不斷探索,堅持以發展落實維權,以維權促進發展的工作理念,發揮社會維權優勢,提高婦聯維權的效能,婦女權益得到了切實的保障。
據某縣統計數據顯示:一是婦女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以孕婦為例:孕產婦死亡率為0,孕產婦住院分娩率100%,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為961%,孕產婦HIV和梅毒檢測率均達到100%,婦女常見病篩查為9026%。二是在全面普及、鞏固提高素質教育下,女性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權利。2014年,女性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89%,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數中女生占469%,女性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724%,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三是廣大婦女在積極投身經濟建設的同時,平等參與社會的經濟交往活動,平等獲得經濟資源和社會有效服務。2014年,該縣女性就業人員達1825萬人,占全縣就業人員的48%;公有經濟企事業單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中女性所占比例達5411%。四是女性參政比例在不斷提高。截至2014年年底,該縣的14個鄉鎮班子配備女干部17名,縣級機關部門、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領導班子按要求配備了女干部。縣人大代表和縣政協委員中女性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14年該縣206名人大代表,其中女性65人,占316%;政協委員200人,其中女性50人,占25%。
二、婦女權益保護面臨的問題
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20年來,在市委和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該縣婦女維權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仍然面臨一些問題。
(一)維護婚姻家庭權利方面。夫妻雙方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在廣大農村和外來務工人群中間還有很多不和諧的現象發生。據上訪人群反饋的部分情況來看,該縣農村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口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比例的女性是在非完全自愿的情況下與配偶結合的,許多是由父母干涉甚至是直接包辦的。年齡層次越高,受教育程度越低,婚姻自由度越受限制。同時,婦女的婚姻保障權利受到限制。據該縣婦聯訪談筆錄顯示,有些農村家庭中丈夫在本村與別婦女私通,或者在外地打工成立第二個家庭,她們很多人選擇默默承受而不會選擇離婚。更為嚴重的是,家庭暴力行為仍時有發生,并大有從低學歷到高學歷人群擴大的趨勢。
(二)婦女受教育權利需進一步提高。自國家提倡九年義務教育以來,農村女孩受教育權利狀況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現在很多女青年仍然受不到很好的教育,很早就被家長勸說外出打工,很早就結婚生子。或者受到“女子無才便是德”“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等錯誤觀念的誤導,中高學歷人群中女性所占比例遠遠不及男性。
(三)婦女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活動方面。婦女由于生理、社會等主客觀因素,在健康、教育、權利等資源獲取上常處于不利地位,因此在就業、創業過程中也常常處于劣勢。同樣在政治生活領域,婦女尚不能充分自主參與基層民主管理,在政府機關的一些核心部門和關鍵崗位,女性干部的人數仍然不及男性。
三、對婦女維權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從過去的實踐中看,信訪工作是婦聯組織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重要渠道。因此,堅定不移地做好信訪工作是婦聯干部的基本職責。為了做好信訪工作,縣一級婦聯要充分發揮縣、鄉二級信訪網絡的作用,積極主動地與人大、政法委、公、檢、法和司法等部門溝通、協作,盡可能多地處理解決信訪和侵權案件,最大程度上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
婦女維權工作要以提高婦女素質為重要抓手,增加婦女自身維權意識。強化宣傳,優化社會環境是做好婦女維權工作的重要手段。加強普法宣傳教育,重點宣傳《婚姻法》、《婦女權益保護法》、《勞動法》等,積極開展家庭學法競賽、“不讓毒品進我家”、“爭創零家庭暴力社區”承諾簽字等活動,增強居民知法、守法觀念和依法維權的能力。同時要拓展婦女就業途徑。婦聯在日常工作中,要把為廣大婦女,尤其是農村婦女培訓勞動技能、引導廣大婦女創業、解決婦女就業作為工作重點,利用女子學堂,進行種養殖、手工工藝等技術培訓,使她們掌握致富技能。依托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發揮致富女能手、科技致富帶頭人和各級婦代會主任的影響力,帶領廣大婦女共同致富,增加婦女收入,使廣大婦女在經濟上能夠獨立,從而擺脫在家庭中的從屬地位,做到人格獨立,真正實現婦女權益的有效維護。
婦女權益的問題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光靠婦聯部門的每日接待是遠遠不夠的,可以一定程度上變“坐等上門”為“主動登門”,利用各種機會和渠道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一是“借會代言”,提升維權層次。利用人大、政協會議諫言獻策的有利時機,牽頭發動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會的優勢,推動黨委、政府制定和完善有關政策法規。二是“借媒體代言”,擴大維權影響。借助媒體的輻射和教育功能,通過報紙、電視等形式,宣傳婦女維權的意義,在報刊上登載依法維權、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預防女性犯罪方面的典型案例。三是“借事代言”,強化維權效果。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配合公安、司法部門開展打拐禁娼、拒毒防毒工作,定期看望受害、失足婦女,建立幫教小組,及時跟蹤幫教,為推進改革、穩定大局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王舒波.深化改革中的婦女維權[J].婦女研究論叢,1993,(1).
[2]李曉燕,婦女社會工作化與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網絡化的深層思考[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