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冬梅
摘要: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開始更多的追求精神享受,繪畫、雕塑、音樂等應運而生。本文就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展開論述。眾所周知,音樂的出現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娛樂化,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歡樂,我們能從音樂中得到自我享受,在傷心的時候,聽音樂可以愉悅我們的心情:在開心的時候,音樂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音樂的生動之處,不僅在于它美妙的樂感,更在于我們在聽音樂時同音樂所產生的共鳴,我們會因為某句歌詞感到高興或傷心。音樂與旋律之中體現演唱者的心情,使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而對于小學生,她們的心智尚不成熟,雖然學生大多數都喜歡上音樂課,但是作為教師又是否能夠真正理解學生喜歡上音樂課的真正原因,她們大多數或許并不明白音樂中所體現的真摯情感,以及動人的旋律,或許他們僅僅是為了逃避語文的枯燥,數學的枯燥,英語的難懂,到音樂課堂上,或許他們只是為了尋找不用上課的樂趣。所以,大多數小學生對音樂教育中的情感不能得到充分把握,更有甚者,聽音樂只是為了一時興趣,只聽表面而不去了解其中的情感。所以本文就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提出以下幾點看法及對策。
關鍵詞:小學 音樂教學 情感
一、把握音樂情感的重要性
現如今,音樂不僅僅是音樂表面,音樂在漫長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與完善形成了現在較為完整的音樂體系,不少歌手通過對音樂的演唱得到內心的釋放,并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對于大多數如我們一般的平凡人而言,音樂的存在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一絲色彩,生活本就是一場漫長的旅行,在人生的列車之上,我們在不斷前行的過程之中,不免會遇到坎坷,我們或許會感到內心孤獨悲傷,但音樂的出現,讓我們在悲傷之時有心靈寄托,動聽的旋律以及深刻的歌詞之中,我們或許感同身受,又或許因為它的某一句歌詞而從悲傷中走出,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坎坷與不幸。當然,音樂不僅具有調節人們悲傷的作用,更能夠放松人們的心情,正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在自己開心的時候,不自覺的哼上一兩首自己喜歡的歌曲,這看似是一種自娛自樂的生活方式或者個人喜愛,但究其深處,是我們對歌曲愉悅性的把握,歌曲之中我們能昕出愉悅感,以此來放松我們自己,調節自我情緒。因此,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對音樂情感的把握。小學生由于閱歷較淺,以及心智不太成熟,都需要小學音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時,要在無形之中對學生進行音樂情感的教育。下面就如何對小學音樂教育進行情感教育提供以下方法。
二、對小學音樂進行情感教育的方法
1、注重運用多種音樂器材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對音樂的重視度也在提高,現在許多小學之中,鋼琴、二胡等各種音樂器材也開始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中,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之中應充分運用多種音樂器材,使音樂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讓音樂課堂充滿歡樂。此外,就是在音樂教學之中應該注重讓學生陶冶自己的情操,讓學生自主養成聽音樂,識音樂的良好習慣。不同的音樂器材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不同音樂的魅力,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去了解音樂,把握音樂的美妙。
2、對歌詞進行分析解讀
音樂歌詞中蘊含著演唱者豐富的內心情感,一首歌往往能傳遞出一個歌唱者的喜怒哀樂,一個詞語或者一句歌詞,就能帶動我們的情緒波動與起伏,所以一首歌的歌詞便是一首歌的靈魂所在,理解一首歌的內涵就要從它的歌詞入手,然后對它進行情感解讀。所以,音樂教師在教學生一首音樂之前,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歌詞抄寫,讓學生了解歌詞內容,了解她大致講述了一個歌手怎樣的內心情感,教師可以在學生自行解讀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解讀,最終學生能在進行自我學習的前提下大致把握其情感所在。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聽音樂的同時看著歌詞然后進行帶入,這樣能使學生能感受到歌詞所渲染的氛圍,讓他們自己體味歌手的喜怒哀樂,從而達到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
3、教師與學生進行適當互動
沒有互動的課堂是沒有靈魂的,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之中,教師應注重課堂互動。比如,教師可以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前對學生進行設問,問學生可以在歌詞中看到什么,又能在歌曲的曲調中聽出什么,讓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有目的的進行學習,而不是盲目的進行娛樂性學習。在完全進行完一首歌的教學后,教師可以將時間適當的留給學生們,讓他們進行分組,然后進行分組討論。最后教師應該進行適當的提問,看學生們在討論過程中對歌曲曲調以及內容的把握。
4、實施適當的獎懲制度
對于小學生而言,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做的優秀,能夠在全班面前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買些小玩具或者文具,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主動站起來回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對于回答優秀表達準確的學生應給予充分的肯定,而對于那些回答不太好的學生教師也不應該對其進行批評,而要對其進行適度的獎賞,以此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感。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上應做到獎懲有度,以此來達到表揚與激勵學生的作用,并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把握,并提升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
三、總結
音樂在我們生活中起著調節我們情緒的重要作用,而其前提是我們是否能對其中的音樂情感擁有深切的把握與認識。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不應該僅僅將音樂課作為教授學生如何唱歌的一個平臺,而應該從更深的層而去教會學生如何正確把握音樂曲調以及歌詞中的深刻內涵,以此來引導學生們主動學習音樂以及主動把握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教師是學生在對音樂情感把握上的引路人,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因此教師應該學會改變自我教學方式,懂得在教學之中運用多種音樂器材,其次,教師要懂得親近學生走進學生,以身傳教,教會學生正確把握音樂情感的方法,最后,教師應該懂得如何去調動課堂積極性,以此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傊處熢谧约旱囊魳方虒W中要合理定位,與學生保持和諧關系,在教授學生如何唱歌、放松學生、增加學生歡樂的同時,教師更應該自覺的引導學生理解音樂情感,讓他們懂得音樂的真正內涵,從而在不自覺中將學生培養成一個具有獨立思維,擁有個人情趣的人。
參考文獻
[1]顧衛娟.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情感教學探究[J].北方音樂:2011年09期.
[2]單紅妍.試論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 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