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摘要:游戲教學,即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不知不覺的學到教材中的內(nèi)容。筆者以某市中心小學學生以及教師為調(diào)查對象,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學生中(尤其在小學中、低年級課堂)采用各種各樣的游戲形式進行教學,是必要且有益的教學手段。但是,游戲教學在小學課堂中實際應用卻得不到具體經(jīng)常的實施。針對調(diào)查結(jié)果,本文就加強游戲教學在小學課堂中的運用提出相應對策。
關(guān)鍵詞:游戲 游戲教學 教學形式 小學生
一、引言
據(jù)一項在部分小學生中進行的調(diào)查顯示,7成學生“快樂指數(shù)”不容樂觀。6.27%的小學生索性表示“經(jīng)常不快樂”。到底是什么讓學生不快樂,為什么我們學校教育卻不能夠帶給學生快樂呢?針對此現(xiàn)象,更多的教育者將注意力放在了教學方式上。針對學生年齡特征以及心理發(fā)展狀況采取有效教學方式一一游戲教學,即以主體性發(fā)展為核心,游戲活動為重點,興趣樂學為動力,師生互動為前提,由告訴式教學向探究式教學轉(zhuǎn)變、由認知性教學向交往性教學轉(zhuǎn)變、由抽象化教學向形象化教學轉(zhuǎn)變這一教學模式,是一個較優(yōu)的選擇。
二、學生對游戲教學的態(tài)度
2.1結(jié)果分析
(1)學生對游戲貫穿于課堂的期待度分析
從柱狀圖中很明顯看出,學生對于游戲貫穿與課堂的期待度是很高的,占到了57%。可見,游戲在小學課堂中進行是能夠被學生廣泛接受的。
2.2各年級學生對游戲貫穿于課堂的期待度分析
上圖顯示,認為游戲貫穿于課堂會十分興奮的,低年級學生占大部分。而認為游戲貫穿于課堂不好的,中高年級的學生所占比例近80%。由此可見,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更加期待游戲貫穿于課堂教學當中,他們對課堂實施游戲教學更加期待。
從本次調(diào)查中,我可以得出: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他們期待課堂上可以進行游戲教學,并且認為游戲教學對自己的學習效果有著積極的影響。筆者認為,游戲教學在小學課堂中實施是有必要的,尤其是針對低年級學生,更能凸顯游戲教學的優(yōu)勢。
三、游戲在課堂中運用的現(xiàn)狀
在對教師是否采用游戲教學形式中發(fā)現(xiàn),在課堂實際操作中,經(jīng)常采用游戲教學的課堂形式占9%,偶爾采用的占76%,從沒采用過的占15%。雖然我們得出,在小學課堂中進行游戲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可是在實際操作中,大多教師并沒有做到。教師在課堂中仍然采用講授法、討論法、問答法、練習法等常規(guī)教學方法。
3.1對游戲教學的誤解
從對教師進行訪談中,我們看出,大部分教師對游戲教學存在誤解。他們把游戲教學看作了是簡單的做游戲。所以,這是體育課、音樂課才應該做游戲。他們不認為,游戲教學方法也屬于教學法。
3 .1.1教師在課堂中的權(quán)威性地位
傳統(tǒng)的課堂理念下,教師的角色是課堂活動的絕對權(quán)威。學生學習什么,怎樣學習,學到何種程度,都有教師決定。[1]李皮特( R.Lippit)和懷特(R.K.White)對這樣的教師進行了研究,認為這樣的教師是屬于強硬專斷型。[2]在課堂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強調(diào)自己的權(quán)威性,考慮的更多的是自己,是對課堂的主控。課堂教學,就是要完成教師設計的教學流程,要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追求的僅僅是高的課堂效率,忽略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
3 .1.2課堂表演化
究竟教師什么時候會考慮游戲教學呢?從與教師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他們會在公開課時采用。許多教師,普遍將課堂分為家常課與公開課。家常課要的是效率,公開課要的是形式、創(chuàng)意,要完全按照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的角度出發(fā)。由此可見,游戲教學演變成教師公開課的表演工具。教師知道游戲教學是可以提倡的,但是他們僅僅會在公開課時采用,表演給他人看,而不是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fā)。
3.2從學生方面進行原因分析
3.2.1未積極配合任課教師
從與教師的交流中可知,教師認為課堂上一旦采用,就難以控制課堂紀律。可見,教師不是沒有用過游戲教學法,而是當采用游戲時,學生的自覺性差,不遵守紀律等不配合行為,使得教師放棄了這一教學方法。
3.2.2未主動與教師溝通
從調(diào)查中可知,學生們對游戲教學十分期待,并普遍認為游戲教學可以能夠給自己帶來好的學習效果。可是,學生并沒有將自己的想法及時與任課教師進行溝通。
3.2.3采用游戲教學法后,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不好
評價一節(jié)課的好壞,關(guān)鍵是要看學生是否達成了課堂目標的要求。當教師在課堂中采用游戲教學法時,學生注意力開始投放在游戲上,忽略對知識點的掌握,所以導致了課堂效率低下。所以,為了能讓學生順利掌握課堂知識點,教師不會采用游戲教學法來分散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四、合理安排建議
4.1對教師進行教學方法論等課程的培訓
針對教師對游戲教學法的認識不足,筆者認為,教師應當進行相關(guān)科目的培訓。通過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及時了解新的教學方法,如游戲教學法,從而對教育教學工作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4.2轉(zhuǎn)變教師角色,樹立新型學生觀
在與教師談話中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都十分強調(diào)教師的權(quán)威性,學生學習什么,怎樣學習,都由教師決定,從而導致了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教師并未采用。因此,教師要從居高臨下的權(quán)威轉(zhuǎn)向“平等中的首席”。
課堂是師生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教師的教,也是學生的學。教師應當走進學生中,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比如為什么喜歡游戲教學法;若采用了游戲教學法,學生應當怎么樣配合等。
4.3提高教師務實精神
針對教師課堂的表演化,筆者認為,課堂教學不應明顯分化出家常課與公開課。每一節(jié)課,教師都應實事求是,當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精心準備。是否采用游戲教學法,是本課教學內(nèi)容決定的,而不是取決于是否是公開課。
參考文獻
[1]夏風琴主編.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第328頁.
[2]付建中主編.教育心理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8):第380頁
[3]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第100頁.
[4]張英小學教師職業(yè)倦怠狀況及相關(guān)影響因素.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