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紅 呂長紅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農村教育的發展也越來越迅速。為了幫助學生突破英語閱讀難的問題,初中英語教師要對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革,將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成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指導策略,提高農村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徹底突破閱讀障礙。
關鍵詞:農村 初中英語課堂 教學有效性 研究
引言
通過先進教育理念的學習、高效教育方式的引進、和諧教育范圍的營造等等來使得英語課堂教學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促進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策略以及教學質量等發生質的改進,從而跨向一個更加高效的英語教學臺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是一直以來農村教育領域研究的一個重點,由于各種客觀環境原因的限制、影響等,導致在農村教育領域中,很多家長以及學生,甚至教師對英語教學的認知嚴重不足。比如有些家長會覺得英語教學并沒有什么實際用處,或者學生在通過一段時間的英語學習之后會覺得英語學習很難,加上周圍環境意識的影響,漸漸地也會降低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的認知。這些既影響了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又對國家教育領域的全面教育發展局面的打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針對以上提出來的這些問題,以下是對這些問題的具體解決的策略的一些探究與分析,希望能夠促成農村英語教學的進步與不斷發展。
1、初中英語的教學特點
語言,通常在文化和語言環境中進行使用,例如,漢字是在我們的民族文化和漢語環境中創造出來的。因此,語言作為一種文化的代表,需要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使用。由于受到環境的限制,學生在課下幾乎不說英語,沒有實際的應用環境,學生的成績自然很難提高上去。英語作為一門外語,代表著與我們國家不同的外來文化,因此學生在中文環境中學習英語,給英語教師的教學帶來了許多限制。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并不十分了解外國文化,這就導致在學習過程中,很多英文所表達的深層次內容理解不了,而這些都會使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受到限制。
2、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2.1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在農村的初中學校里,由于學校的建設、分布等原因,初中生大部分都是寄宿在學校宿舍里,這不僅僅對初中學校的教育環境提出了要求,也對初中學校的整體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等提出了綜合性較高的要求。由于初中生大多都是寄宿在學校,因此學校環境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接觸最多的一個外界環境,反過來說.也就是學校環境對于他們的影響是最主要的一個影響因素。在這個接觸最為密切的環境中,教師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個最主要的需要建立的人際關系的重點。由于在農村的生長環境中,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家長選擇外出打工來賺取基本生活所需,因此就會導致一部分留守學生的產生。在農村的英語教學中,因為教師要想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和諧的互動關系,就必須要對學生的心理特征、生長環境、學習生活習慣、客觀環境因素等等有一個綜合的了解分析,然后再通過一定的調研分析來對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互動關系的活動設計,并將英語教學內容中能夠被挖掘出來作為師生互動活動的一些教學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利用,借助先進的教育理念來使得英語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同時利用一些有效的教育手段或者策略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生動形象性與趣味性,使學生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與教師的關系和諧發展,促進師生關系向著更加和諧美好的方向發展。對此,在農村地區的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有很多種可以促進師生關系的方式,比如:對學生進行賞識性教育,即在英語教學中適時、適當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一定肯定性和鼓勵性的言語或者行為上的贊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提高,使學生的英語學習在這種有利的英語教學互動關系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2.2 抓好英語閱讀基本功的訓練
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從根本上提高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效率,教師不能夠把單一的側重點放在閱讀指導上,應該將聽說讀寫訓練結合起來,通過發揮彼此之間相互促進的關系來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具體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教學環節:第一,朗讀。朗讀是閱讀的基礎,想要全面了解閱讀篇章的含義,首先需要從朗讀開始。英語閱讀篇章的朗讀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英語語言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當中感受到英語語言的韻味和語言之美,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農村初中英語環境不足的缺陷。在朗讀訓練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精彩范文或者是鼓勵學生系統性和針對性地收集經典的閱讀段落。第二,聽與說。聽說訓練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也存在著極大的關聯,通過聽說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感,引導學生優化英語思維,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第三,寫作。英語寫作的過程也是學生應用英語語言的過程,通過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能夠讓學生的篇章布局能力得到培養,因而能夠讓學生在閱讀時把握好文章結構,進而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2.3 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條件有限,老師在課堂講解中,對學生進行學習拓展部分較少,學生的學習較為被動。老師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安排好課堂節奏,采用科學方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則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發揮個人的優勢和特長,這對于增強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是新課改理念下的基本教學要求之一,也是對學生英語能力培養的重要要求之一。老師在實施教學中,鼓勵學生的自主探究,讓學生主動學英語、說英語,對于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興趣、學習信心以及學科能力提升等均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結語
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整個過程當中需要有科學的教學策略以及師生的全程互動參與作為根本保障,同時還需要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推動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走向創新發展之路。農村初中英語教師要以全新的閱讀教育觀念指導閱讀活動的開展,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情和閱讀特點,抓好英語閱讀基本功訓練,加強學生英語閱讀過程指導,恰當安排英語閱讀教學步驟,引導學生掌握多元化的閱讀方法與技巧,讓學生完成閱讀知識內化和閱讀能力的遷移。
參考文獻
[1]于淳一.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探析[J].中國培訓.2014,
[2]劉佳宛.農村地區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交際,2015,(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