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文 陳炳晗
摘要: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問題導學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融入到具體的教學情境當中,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本文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分析問題導學法如何更好的融入課堂教學當中,提升問題導學的時效性。
關鍵詞:問題導學 初中數學 教學策略
前言
初中階段,學生對數學學習普遍存在畏難的心理,也是學生成績提升的攔路虎。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有效適應數學學習的難度和數學學習的邏輯性,導致數學學習成績的下降,進而引發數學學習興趣的降低,不愿意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課堂表現不活躍不積極,影響綜合成績。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問題導學法的設計,通過問題導學的方式,為學生創造具體的學習情境,對數學課程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明確教學的內容和目標,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拉近數學學習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一、問題導學法應注重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問題導學法是為了更好的幫助數學“學困生”進行轉化,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后,數學學習難度的提升主要是數學知識邏輯思維的提升,部分學生無法適應數學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運算方式,數學學習興趣不高,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逐漸成為了數學學科的“學困生”。因此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問題導學法的實施必須將數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性,通過生活化場景的設計,幫助學生融入到課堂教學內容當中。
如人教版《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課程教學中,學生在上一節課已經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因此本節的內容重點在于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數量關系,利用相等關系列方程以及如何解方程。教師在《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課程教學中,在導學階段應注重問題的設計,讓學思考哪些生活中的場景可以用到一元一次方程進行解決,讓學生結合一元一次方程有關的內容進行思考和學習,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既可以是課前預習中,自身找到的教材問題,也可以是自身結合生活設計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來引導數學與生活的結合。此外,教師也應注重拋磚引玉,在導學階段可以結合生活化場景,設計幾個與一元一次方程有關系的問題,作為引子,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好聯想,舉一反三,實現內容與實際的結合。
二、問題導學法應注重情境設計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問題導學必須要注重情境設計,依托多媒體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數學環境當中。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采用多媒體的方式已經非常常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導學設計的情境內容,通過多媒體設計情境方式,既可以是小故事或小視頻的方式,也可以是數學科學史的發展等內容。問題導學的情境設計非常重要,好的情境設計可以更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難度,此外,情境設計也要考慮到初中學生接受信息的能力,應注重設計符合初中生的認識規律和認知習慣。
如人教版《不等式與不等式組》課程教學中,學生認為學習過程難度比較大。學生長期處于等式教學環境中,其習慣性了等號兩面相等和計算的邏輯性,在接觸到不等式特別是不等式方程組時很容易不知道如何計算,即便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不等式概念的指導,部分學生在不等式組的計算中也是頻頻出現邏輯性和常識性錯誤,影響學生成績和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導學的設計工作,不斷融入新的場景,幫助學生建立不等式的概念和內容。如教師可以通過動畫的方式,播放具體的不等式情境,動畫主人公為小明,其從學校到家的距離是固定的,乘坐公交車需要30分鐘的時間也是固定的,每次小明七點從家中出來,都恰好可以趕上公交車,但下車時間有時候是7點35分,有時候是7點29分,問產生時間差的原因以及7點35分到學校的車速快還是7點29分到校的車速快?這個動畫內容既與學生生活有一定的關聯性,也易于直觀進行學習,很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實際生活經驗得出了7點29分車速比較快,通過這種引導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相同路程下不同車速所消耗的時間是不同的,既有大于30分鐘的情況,也有小于30分鐘的情況,從而引入不等式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不等式的數量關系與不等式的概念。
三、問題導學法應注重知識總結和歸納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應注重對知識的總結和歸納,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教學內容。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擔心學生接受能力、學習能力不強,因此在導學階段以小故事、小場景的方式進行導學,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也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部分學生對小故事、小場景設計的導學方式產生了疲勞感,認為教師是在浪費課堂時間,不愿意參與到導學當中,導致教師導學內容結束后進入正常的教學課程的內容時,學生學習狀態還沒有調整,影響課堂教學的節奏,導致學生學習狀態的下降,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在導學階段應結合具體章節進行設計,應注重導學內容中對知識的總結和歸納,特別是數學知識的前后邏輯性比較強,在完成一個章節的學習時,如果下一個章節與上一章節的聯系性比較強,問題導學過程中應注重對上一節課的內容總結和歸納,同時點名本節課內容與上一節課內容的聯系性,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知識的理解。
總結
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問題導學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通過問題導學也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工作,將課前預習內容與導學內容聯系在一起,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和構建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張朝陽,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09)
[2]朱引蘭,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7)
[3]黃土金,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5)